机遇与挑战:马克思主义视阈下中华传统文化身份认同研究
2020-12-09衡若冰任连军
衡若冰 任连军
机遇与挑战:马克思主义视阈下中华传统文化身份认同研究
衡若冰 任连军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绵阳 6210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物质生产的高速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新时代的文化发展与繁荣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目前,一方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呼求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另一方面是中华传统文化表现出良莠不齐的现象,且在近现代大多处于被批判、甚至被严重破坏的历史现实。这种矛盾与冲突导致部分群众对中华传统文化身份认同存在困惑。在新时代,中华传统文化迎来了高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和挑战,通过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相结合”三个原则,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身份转变,是解决民众对中华传统文化身份认同困惑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传统文化;文化认同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努力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1]。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其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就传统文化提出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具体要求,中华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引下如何开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但作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前提之一,学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研究相对较少。
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前提,是人们对其所属的文化和文化群体形成承认感和归属感[2]。因历史进展、全球化发展及传统文化自身的原因,目前社会中有相当数量的民众对中华传统文化仍缺乏认同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的缺失,一方面使中华传统文化失去了滋养人民群众并和时代一起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在社会层面上导致文化不自信,使得西方文化及其价值观影响力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政治自信”产生负面影响。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一部分,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在新时代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历史文化虚无主义,探讨群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缺失,必须回归到传统文化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去。1920年,列宁在《共青团的任务》中指出:“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3]348同样,对中华传统文化身份认同困惑的研究,也要深入到历史背景中加以分析。
一、“何去何从”:中华传统文化身份认同困惑之现状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放眼于世界文化史,中华传统文化就像一个巨人,站立在世界文化的高峰。它有着刚劲有力的轮廓,但同时也有部分如散发恶臭的“裹脚布”,从历史的深处蹒跚走来。从中国有历史记载起,中华传统文化起源、发展、繁荣,最终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融合释、道等思想,涵盖哲学、文学、历史等类别,辐射到政治、经济、道德、风俗等领域的一个文化大系统。在清政府灭亡前,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滋养或者桎梏着国人。
(一)中华传统文化阶级属性带来的认同困惑
马克思主义工作者在面对中华传统文化时,想要拥抱它并非易事。在封建阶级基础上诞生,由中国古人通过社会实践发展起来的传统文化,其身上既有诗、词、歌、赋等文学珠宝、也蕴含着“修、齐、治、平”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思想气质。与之同时,在其光彩的另一面还散发出封建地主阶级落后思想的阵阵余味。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因不同的阶级属性而代表不同的意识形态,这样的矛盾使中华传统文化身份很受质疑。中国共产党从五四运动至今,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大致经历了消极否定——批判继承——弘扬发展三个阶段。时至今日,传统文化的扬弃仍未完成,对其批判的不彻底,导致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步伐停滞,中华传统文化这位巨人仍然未能摆脱枷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针对怎样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这一问题,在指导思想和实践层面,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中国共产党多位领导人都有过指示和论述。历史中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有过对抗,有过交流,在曲折中向前发展。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生产力和物质的需求上发生转移,优秀的传统文化供应不足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的矛盾凸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复兴,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马克思主义展开进一步对话的现实要求更为急迫。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下社会实践中缺位所带来的认同困惑
进入近现代直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面临着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三条道路的选择。道路的选择一方面是历史现实情况的客观诉求,另一方面折射出的是对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所蕴含的价值观选择,中国人民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乡土社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文化对社会实践的影响越来越弱,以至于人民群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局限于教科书上的知识点,而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身份认同的困惑。另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愚昧落后的思想及观点让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如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让人们避而远之,加之封建社会社会生产力落后、自然科学发展滞后、物质资料贫瘠等现象也致使中华传统文化蒙上阴影,几乎成为腐朽的代名词。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失去实践的土壤,加深了人民群众对其身份的认同困惑。
(三)西方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冲击所带来的认同困惑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对人民群众产生了较大影响,也加大了人民群众对中华传统文化身份认同的困惑。在全球化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的今天,在多元的文化及价值观的冲击下,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与腐朽的部分一起,被部分群众未加分辨地归入了历史的垃圾堆,将中华传统文化视为落后、愚昧、无知的代名词。与此同时,也有部分民众热爱中华传统文化,但在践行过程中缺乏将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封建属性的、落后的部分甄别出来的能力,如前段时间兴起的“女德班”,就体现出传统文化中落后、腐朽的部分。这样不加分辨地践行传统文化,反而降低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大众心中的认同度。民众对外来文化的追捧,特别是在部分年轻人中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盛行,进一步加深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
综上,群众如若缺乏对本民族的文化身份认同,对“文化自信、道路自信”都将产生负面的影响,也势必影响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上所述,中华传统文化在“意识形态、实践层面、外来挑战”三方面受到影响而使人民群众产生了文化认同困惑,但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下来看,中国近现代史的曲折发展并没有给中华传统文化一个平稳过渡及发展的时机,这或许是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缺乏的主要原因。
二、中国近现代史的曲折发展是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身份认同困惑的主要原因
当下中国的时代问题,不再是物质生产是否丰富的问题,而是精神文化生活是否丰富的问题。就整个世界文化发展史来看,中华传统文化并没有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而是脱离了时代的发展。在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影响下,民间“国学热”兴起,良莠不齐的现象突出,社会影响褒贬不一,中华传统文化的身份认同困惑已经成为时代课题。为什么中华传统文化未能紧跟时代的发展而产生了身份认同困惑?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受中国近现代史的曲折发展的特殊历史状况的影响。
(一)清末民初时期,新文化运动对中华传统文化矫枉过正,中华传统文化被部分知识分子抛弃
1840年,以鸦片战争作为标志性事件,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美梦被洋枪、洋炮震醒,在强势的西方文化面前,中华传统文化似乎变得腐朽不堪。陈寅恪先生曾指出:“以儒学三纲六纪为代表的制度性文化已经不可救疗。”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北洋舰队的溃败标志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彻底失败;《新青年》杂志的诞生,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陈独秀、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对封建制度及封建制度所体现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所代表的封建制度开展彻底批判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基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特殊情况,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矫枉过正的情况突出。当时就有学者注意到了这种“物极必反”的现象,认为应该把文化视作“国性”,即国家和民族的“特质”,予以特别重视,如章太炎提出“大凡一国存立,必以其国性为之基”,“夫国无论文野,要能守其国性,则可以不殆”,“凡一国之立于天地,必有其所以立之特质”[4]101。如果中国近现代是一个和平过渡的历史进程,或许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会与日本“明治维新”后传统文化发展的道路相似,不会脱离时代的步伐。而事实是在封建势力残留、帝国主义入侵及北洋军阀混战的历史现实下,中华传统文化矫枉过正的事实,并未得到整个社会有效的反思,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代和人民的距离逐渐增大。
(二)新民主主义时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使中华传统文化站到人民的对立面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作为一股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其先进、科学、真理的本质,引发了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追随。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快速萌芽、发展的时期,也是在这个时期,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展开了第一次对话。
回顾这一时期,“有破才有立”。由于对革命胜利的需要,中华传统文化因其具有封建社会的阶级属性,主要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下接受批判和改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第一次交流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在革命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开启,最显著的成果就是诞生了毛泽东思想。虽然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破旧立新”是主流,但毛泽东并没有隔离中华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带来的新文化,正如他所说:“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5]708另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同时,红色文化诞生了。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结合中国革命实践,同时也吸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艰苦朴素、拼搏奋斗”等文化基因,为取得革命斗争胜利而诞生的文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顾这一时期的革命历史,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现实要求,中华传统文化虽有一部分思想在革命实践中得到传承和发展,但主体部分如儒家思想等大都处于被批判的地位,正如毛泽东谈道:“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主要是封建时代的文化。”[6]225中华传统文化落后的阶级属性被凸显和放大,这与革命时期的特殊情况是分不开的。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物质发展对文化发展全面超越,中华传统文化明显落后于时代发展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至今,中华传统文化的曲折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同步进行。其中,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批判否定——批判继承——弘扬发展的变化轨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发展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华传统文化也在这个时期迎来了新的机遇。从1956年至今,中华传统文化发展有三个重要时期:1.“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中华传统文化发展遭受巨大挫折的时期,是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不可回避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华传统文化几乎受到全面否定,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封建阶级属性受到了极大批判,同时中华传统文化中合理的部分也一并被唾弃。这一时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全面否定,至今仍然影响着部分人民群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2. 改革开放初期,时间段为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十九大召开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伴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大讨论,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步伐。这段时期在经济建设为纲的指导下,中国经济取得高速发展。生产力落后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主要矛盾,虽然包含了物质、文化两方面,而现实是物质的发展超越了文化的发展,硬实力的增长映射出软实力发展的不足。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良莠不齐,在满足中国人民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上力量单薄。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十九大召开后,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现实相结合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迎来了新机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7],对中华传统文化提出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纵观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中华传统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几经波折,在经过批判——全面否定——批判继承——弘扬发展后,历史车轮滚动至今,面对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其面貌让我们熟悉又陌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多次重要论述及中国民间“国学热”的悄然兴起,一是反应了自上而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二是中华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占主流意识形态的当今时代,与中国人民群众存在一定距离的现象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中华传统文化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三、从“中华传统文化”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变,是解决传统文化身份认同困惑的主要途径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实践,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使其身份不再让人困惑,继续为国人提供精神食粮,是马克思主义工作者急需解决的时代问题。中华传统文化转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和继承的结果,回答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华传统文化的身份和何去何从的历史命题。
从“中华传统文化”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身份的转变已具备了充足的历史条件。自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同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多次理论论述与实践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学术词语已然确立。习近平同志提出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建设指明方向的同时,也让马克思主义工作者思考如何开展从“中华传统文化”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有的纬度和内涵。解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命题,一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去除中华传统文化腐败、落后、陈旧的部分,还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求下中华传统文化应该具备的精神内核;二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和继承。
正如上文所述,中华传统文化如同一个“巨人”,不仅跨越了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而且整合儒、释、道等多家哲学思想,同时横跨历史、文学、哲学多个领域,既有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士大夫文化,也有世俗街井的群众文化。完成“中华传统文化”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扬弃,需要马克思主义工作者们持续不懈的努力。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8]本文认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通过批判和继承,完成中华传统文化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变,需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原则: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原则
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核心就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9],文化作为上层建筑本身极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在封建社会土壤上所产生的中华传统文化有很大部分包含封建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维护其社会稳定的工具之一,这也是国人对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推进中华传统文化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变的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和扬弃的基本原则。
1. 在国家意识形态层面上,坚持对封建阶级思想进行彻底批判。马克思主义思想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是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科学理论。成长在封建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其意识形态核心是维护封建阶级统治,“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愚民、轻农、鄙商、三纲五常、君权神授”等阶级思想在封建社会形成国家意识形态,以借此意识形态实现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实现对农民阶级的剥削统治。此类“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的封建私有制所体现的文化,是需彻底批判与抛弃的。在该意识形态下体现的儒家部分思想也必须坚决予以丢弃,而其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民贵君轻的思想,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可以继续发扬。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对封建文化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和扬弃,使中华传统文化摆脱封建统治阶级的阴影,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才能得到净化,将传统文化意识形态中“以人为本”的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念相融合,使中华传统文化超越时空,得到新时代民众的认同。
2. 在社会文化层面上,把握好文化与科学的关系。在中华历史长河中诞生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这些社会文化可以理解为是抛开统治阶级意识,人在面对自然、社会关系时所产生的一切文化,包含文学、哲学、历史、宗教、民俗等多个方面。虽然封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总是渗透于社会文化之中,但很多社会文化依然超越了时代的束缚,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在面对庞杂的社会文化时,对其科学的分辨、对待、扬弃,是拨开中华传统文化迷雾、使其重现活力的重要手段。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科学地对社会文化进行引导,形成制度并进行有效管理,对于不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求的要及时给予纠正。对待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要科学地抛弃其封建意识形态部分,单就文学部分进行探讨与传承;对待历史、哲学部分,要站在历史和哲学的科学观上进行研究,积极吸取历史、哲学对当代有价值的部分;对待宗教,要在遵守当代法律的基础上,科学地发挥宗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进行科学的宗教管理,使得宗教部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适应;对待民俗文化,更要科学谨慎,民俗植根于广大民众的生活习惯、日常行为中,影响非常广泛,民俗上的封建迷信和部分违背科学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属于传统文化的糟粕,必须坚决予以清除,使其在新时代失去可以践行的社会环境。处理好文化和科学的关系,是中华传统文化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变的前提,是传统文化能否在新时代继续滋养民众的关键。
3. 在个人行为规范层面上,对“礼”进行充分扬弃。有学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就是“礼”的文化;有学者将传统文化“礼”对整个社会的约束所形成的现实,上升到宗教化层面,成为“礼教”。从有记载的历史也能看出“礼”对国人具有非常强大的行为指导、行为规范的作用。“礼”在实践上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因此笔者将其放在个人层面进行论述。“礼”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美德,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礼仪已经进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服饰、衣冠、仁厚、孝悌、入学、长幼、祭祀、婚嫁等领域,指导、规范古人的一言一行。中华传统文化要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变,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下对“礼”进行充分的扬弃。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部分要进行发扬,如尊师重教、团结和谐、诚实守信、尊老爱幼、修身齐家、克己慎独、艰苦朴素、礼尚往来等美德,要结合新时代社会要求,进行弘扬;对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不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礼”要坚决抛弃,如三从四德、愚忠愚孝、过度丧葬等行为要坚决抛弃。对“礼”的扬弃,是从中华传统文化实践上进行的正本清源,是传统文化优秀礼仪可以在新时代得以践行的前提,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变的必由路径。
(二)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原则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科学指导思想,同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的指导思想,是党在新时代深刻把握传统文化基本特征和文化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判断[10]。中华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而是随着社会不断进步、自身不断更新而发展的文化。在历史的进程中,在华夏大地上,优秀的思想家们总是不断地促进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面临着整个近现代史中最好的发展机遇,这个过程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原则。“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一个统一的、综合进行的过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 对于国际社会中的先进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方克立提出可以用“马魂、中体、西用”来处理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这是基于张岱年的“综合创新”文化观提出来的,为新时代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开阔的视阈,也被多数学者所认同。笔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在自身的基础上吸收国际社会中其他文化的先进部分,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以使得中华传统文化能走向世界。首先,与国际优秀文化交流是可行的,任何文化都是在交流中发展的。中华传统文化在魏晋南北朝时也与西域佛教文化有过交流。历史上,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也带来了文化的交流,交流带来文化创造性的转化,一成不变的文化终究缺乏生命力。其次,封建社会所孕育、诞生、发展的中华传统文化也有不足之处,需要借鉴外来文化加以改,如传统文化“重道德轻法制、重仁义轻制度、重文轻自然科学”等。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法制与制度建设,从某种意义上给传统文化建设带来了启示。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就必须从传统来到当代,成为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的主要部分。最后,中华传统文化与国际先进文化交流,进行创造性转化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基本准则,就是要秉承“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这里要去除国外文化中所携带的意识形态部分,特别是西方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三权分立”的宪政思想、个人享乐主义思想等等,充分做到“中体西用”,科学地融合,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做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继续发展,消除传统文化在民众心中的隔阂。
2. 对于传统文化中部分内容要进行创新性发展。诞生于封建社会的传统文化是与当时的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在当时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但由于时代的变迁在当代已然失去了实践作用,这部分文化该如何处理应该引起学界的关注。笔者认为将这部分文化结合新时代要求进行创新性发展,可以成为解决该问题的思路之一。这部分内容如科举文化,本是封建社会维持其统治的重要手段,但另一方面又体现了中华民族“重文、好学、穷理、拼搏”等民族文化精神;“孝悌”文化,在封建社会是维持整个社会运作的重要文化支撑,在当代再提“孝悌”无疑显得有些不适当,但其中所包含的尊老爱幼、长幼有序、集体精神、中国式家庭观念等都具有传承意义;最后,就拿整个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儒家思想来说,也需要进行创新性发展,去除其封建阶级意识形态部分,而保留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部分,如“仁、义、礼、智、信”和“修、齐、治、平”等。要将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注入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符的价值观,使该部分中华传统文化获得新的生命与使命,从而促使其实现从中华传统文化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变。
(三)坚持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同时也是文化发展、创新的主要手段。中华传统文化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变的过程是理论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必然是实践的结果。传统文化身份认同的缺失与当下传统文化实践土壤的缺失有很大关联,一种文化如若失去实践的属性,这种文化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生命力。在当下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下,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应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相结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协同发展。传统文化在实践的过程中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创新,一些不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部分自然会在实践中被抛弃,一些新时代需要的部分也必然要得到补充与发展。这一实践的过程实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变,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走进民众生活,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最基本、最深层的文化力量。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要在哲学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一方面来自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具体实践,另一方面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无论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还是“修、齐、治、平”“克己复礼”的个人层面的道德修养,抑或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人与自然生态观,中华传统文化都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得以体现。这些“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己、人与自然”的哲学思想都能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中得以推广与践行,得到弘扬与发展。其次,要在文学与艺术领域紧跟时代步伐,践行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博大精深的文学与艺术作品,这些文学与艺术作品涉及“诗、文、词、歌、赋、画、书、曲”等多方面,体现了古人的精神世界和对美的追求,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要求下,国人有义务传承和发展该类文化。一是在实践中传承,要遵循古法、古制,体现古典美。二是要在“法古”的基础上,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创新,使传统文化能在新时代散发新的魅力,焕发新的生命力,得以继续发展与延续。三是要在民俗文化上增强“仪式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中华传统文化。民俗类文化包含了民众生活多个方面,有些甚至带有迷信色彩,需要辩证看待。民俗文化与民众的距离更近,影响更为深刻,对民俗文化的践行更能使传统文化得以发展与创新。在全球化与城镇化的影响下,民俗文化遗失现象比较严重,各类传统文化节日氛围及影响力已出现低于西方节日的情况,这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认同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增强传统民俗的“仪式感”迫在眉睫。如何践行民俗文化,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国家层面的提倡、社会机构的完善、居民社区的强化等多层面,分级促进民俗文化走进民众生活中,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促进民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为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大众平台。
[1] 习近平.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8-12-19(2).
[2] 金德楠.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建构逻辑[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6(2):179-183.
[3] 列宁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章太炎:救学弊论[C]//章太炎. 章太炎全集:第5卷.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5] 毛泽东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 毛泽东文集:第8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2017-10-28(1).
[8] 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5-05-17(1).
[9] 晏振宇,孙熙国. 习近平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基本遵循[J]. 山东社会科学,2019,(6):123-129.
[10] 赵丽媛,翟继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三重维度[J]. 学术交流,2019,(11):94-101.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A Study on the Ident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m
HENG Ruobing,REN Lianjun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 621010,Sichuan,China)
After entering the new era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terial production needs the corresponding social culture.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the new era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nourish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t present,on the one hand,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calls for the retur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hows the good and bad are intermingled. Besides,traditional cultures are mostly criticized in modern and even seriously damaged. This kind of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 leads to some people's confusion about the ident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the new era,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facing the historical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rapid development. Adhering to the three principles of“Marxist ideological guidance”,“creative transformation,innovative development”,and“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and practical innovation”as well as promoting the identity transformation from“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to“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are the important ways to help avoid people's confusion about the ident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Marxism,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cultural identity
G414
A
1672-4860(2020)03-099–08
2019-12-27
衡若冰(1982-),女,四川绵阳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任连军(1982-),男,四川绵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感谢匿名审稿人对本文的建议,作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