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草地贪夜蛾的特性及防控技术
2020-12-09高雪平
高雪平
(宾阳县宾州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广西 南宁 530400)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害虫,在美洲大陆广泛存在。2019年1月份开始出现在中国,之后迅速蔓延到多个省份,群体作战能力强,繁殖速度快,同时寄主众多。草地贪夜蛾主要威胁禾本科植物,玉米、水稻、马铃薯等多种植物都能受到其危害。如果玉米受到草地贪夜蛾的侵害,可使玉米减产10%-20%,严重的话会造成大面积减产,或者绝收。
1 为害特征
草地贪夜蛾主要是以幼虫危害作物,1~3龄幼虫在夜间活动频繁,主要取食叶片背面,被其取食的植物叶片会呈现半透明状。另外,低龄幼虫还会吐丝,在风力的辅助下继续转移在周边的植株上危害。4~6龄幼虫对植物的危害更加严重,食量增大,吸食植物的叶片,叶片会形成不规则的长形孔洞,严重的话会将整张叶片取食干净,造成植物死亡,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2 形态特征
2.1 成虫
草地贪夜蛾成虫约32~40mm,其中雌虫灰色或灰棕色,雄虫前翅深棕色,有黑斑和浅色暗纹,雄虫的后肢呈灰白色。成虫的寿命能够达到14~21d。雌性成虫能够多次交配产卵,能够产卵900~1000粒。在适合的温度下,经过3~5d能够孵化成功,如果在温暖的条件下,可以产卵6~10块,每块产卵数为100~200粒,而产卵数随着天气的变化改变。
2.2 幼虫
草地贪夜蛾幼虫主要为6个龄期,有时也为5个龄期。幼虫初孵化时全身绿色,身上有斑点。随着时间的生长,逐渐变为浅黄色,同时有黑色背中线。需要注意的是,草地贪夜蛾高龄幼虫有两个明显的形态学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头顶部有倒“Y”字型的纹;第二个特征是背部倒数第二节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个黑点。
3 生物学特性
3.1 寄主广泛性
草地贪夜蛾为多食性,可为害80余种植物,尤其对禾本科植物的危害比较严重,对玉米危害最重,还可以对水稻、小麦、大麦等作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3.2 危害严重性
草地贪夜蛾主要侵害玉米,影响玉米的健康成长。相关的报道显示,多个非洲国家的玉米种植区已经受到草地贪夜蛾的入侵,每年的玉米损失产量可达840万~2000万t,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26亿美元到62亿美元。
3.3 生态多型性
草地贪夜蛾威胁植物的不同类型,可以将草地贪夜蛾分为玉米品系和水稻品系两种,两种类型的草地贪夜蛾形态一致,前者主要危害玉米、棉花和高粱,后者主要危害水稻。
3.4 迁飞能力强
草地贪夜蛾成虫的迁飞扩散能力强,在几百米的高空中借助外力的作用可以飞行,尤其可以进行远距离的定向迁飞。有的的数据研究显示,草地贪夜蛾成虫每晚能够飞行100km以上,尤其是成虫在产卵之前能够飞行500km以上,如果外力风速风向适宜的话,草地贪夜蛾的迁飞能力更强。
3.5 适生广泛性
适合草地贪夜蛾发育的温度为11~30℃,如果温度条件允许的话,28℃条件下经过30d能够完成一个世代。如果在低温条件下,经过60~90d能够完成一个世代。
3.6 昼伏夜出性
一般情况下,草地贪夜蛾喜欢在夜间迁飞,交配和产卵等活动也在夜间,在温暖和潮湿的夜间最为活跃。在白天,草地贪夜蛾主要在叶片的背部隐藏,有时候能够藏身在叶片的基部部位。此外,草地贪夜蛾的成虫有趋光性,但是使用灯光诱杀草地贪夜虫的效率比较低。草地贪夜蛾的繁殖能力很强,在夜间进行繁殖和产卵活动,主要在叶片背部产卵。
3.7 防控难度大
草地贪夜蛾能够危害多种农作物,主要威胁玉米、高粱、小麦、水稻和甘蔗等作物,尤其是对一些农药存在抗体的幼虫,使用聚酯类农药防治效果不是很好。此外,因为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外来的物种,在我国它的天敌还很少,所以增长速度非常快,给防治工作造成一定的难度。
4 草地贪夜蛾防治目标及策略
4.1 目标任务
在防治草地贪夜蛾的过程中制定目标任务,坚持前期保苗、中期保心叶、后期保穗的原则,减少该类害虫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制定的总体目标是防治效率能够达到90%以上,防治效果在85%以上,同时危害率控制在8%以内,避免农作物造成大面积的减产。
4.2 防治策略
采取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坚持长短结合和标本兼治的原则,采取科学的监测控制手段和农业防控措施,做到理化诱控和药剂防治相结合,将草地贪夜蛾的危害降到最低。首先,做好春季作物的成虫理化诱控工作,掌握病虫害发生的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其次,做好夏季作物的苗期管理工作,减少幼虫的基数。最后,宣传病虫害防治技术,让更多的农民认识到草地贪夜蛾防治技术的重要性,一旦发现害虫,及时扑杀,将害虫灭杀在摇篮中。
5 草地贪夜蛾的综合防控措施
在防治草地贪夜蛾的过程中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协调使用农业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和生态调控技术,缓解草地贪夜蛾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首先,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可以提前播种;选择早熟品种。其次,做好害虫的监测工作,结合虫害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药物防控措施。因为草地贪夜蛾具有一定的抗药性,在选择药物的过程中,结合不同龄期的幼虫交替使用不同作用的杀虫剂,禁止长期使用同一种杀虫剂,禁止频繁用药,按照说明书适量喷施农药。
5.1 监测预警
派遣专业的人员加强对草地贪夜蛾的监控,制定出预测预报分析报告,坚持及早发现、及早报告和及早预警的原则。在玉米种植区,采取调查的方法或者设置监测点进行害虫的重点观察。此外,还可以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在害虫活跃期间,分析成虫的数量、交配情况和产卵情况等结合分析的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5.2 成虫诱杀
在草地贪夜蛾的成虫阶段,可以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或者使用性诱剂,保证雌虫和雄虫不能正常的交配,减少繁殖后代的基数,降低种群的数量,达到防治的目的。该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安全无毒、使用方便和绿色环保等。
5.3 幼虫防治
首先,化学防治是现阶段防治草地贪夜蛾比较有效的方法。采用化学防治的关键时期是卵孵化期和1~3龄幼虫高峰期用药,需要注意的是,在清晨和傍晚用药,草地贪夜蛾幼虫主要在心叶部位定居和危害,使用农药时,主要对准心叶部位喷药。玉米在长出雌雄穗后,穗部也是进行重点防治部位。要提高防治的效果,选择高效低毒的药剂,灭杀1~3龄幼虫,可以使用一定浓度的氟氯氢菊酯,或者使用虫螨腈,效果比较好。灭杀4~6龄幼虫,可以使用一定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在玉米喇叭口处点施。其次,生物防治措施。在草地贪夜蛾孵化初期,可以使用植物性农药苦皮藤素和苦参碱等,或者使用微生物农药白僵菌和多杀菌素等,采取叶面喷施的方式。如果和豆类、薯类等农作物间作套种的话,可以建立生态阻截带,利用害虫的天敌进行防治。
5.4 蛾卵防治
为了提高防治的效果,杀死草地贪夜蛾卵很重要,可以使用杀卵活性杀虫剂,使用丁醚脲,将这些药物和植物精油混合后喷施,直接将卵块杀死。
5.5 加强田间管理
在防治草地贪夜蛾的过程中,重视预防为主。在具体预防中,保证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坚持科学配方施肥,不能过度施用氮肥,提高作物的抗性。还有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如果禾本科作物间种其他作物的话,能够减轻草地贪夜蛾的数量。
5.6 加强虫情普查
采取科学的田间虫情普查能够及时了解草地贪夜蛾的危害情况,保证第一时间掌握害虫发生的情况,及时上报,为采取有效的措施奠定基础。此外,还应该加强应急防治体系的建设,建立层级防控指挥调度机制,保障药物和器械的安全使用。成立专业的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专家指导组,对草地贪夜蛾发生规律和监测防治技术进行研究。相关的还应该加大农药市场的监督抽查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药的行为,保证农民放心用药。
6 展望
在我国,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外来迁飞性害虫,在草地贪夜蛾发生规律、生物学特征、监测预警和防护措施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完善。首先,研究草地贪夜蛾是否存在杂交合体的演化趋势,采取科学的田间监测措施。其次,研究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学特征及发生规律,为科学预报和预防提供依据。再次,研究不同环境下草地贪夜蛾所造成的危害,以及草地贪夜蛾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最后,加强对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技术的研究,采取因地制宜的防控措施,将生物防控手段、化学农药防控手段、物理防控手段相结合,将草地贪夜蛾为害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保证我国的粮食能够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