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2020-12-09方锡顺
方锡顺,王 雷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早熟马铃薯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我国北方哈尔滨地区也在加大早熟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并不断提高栽培技术水平。
1 选良种、选良地
选择优质的早熟马铃薯品种是栽培马铃薯的关键之一,对此,应重视选种,并对马铃薯进行脱毒处理,也这是实现马铃薯高产的前提。在选择时,应考虑哈尔滨地区的自然地理因素,综合选择品种。由于当地维度高、温度较南方温度低,为保证所选的早熟马铃薯能在露地种植模式下实现高产,多选择的品种如“东农303”、“克新12”、“克新16”等,这些品种具有出苗早、根系发达、抗病性强、增产潜力大等特点,适合当地的种植环境。
一般马铃薯多种植在海拔高度不高于300m的土壤肥沃、弱酸性土壤、高有机质的河谷或平原地区。这样的地理位置马铃薯能在生长时期获得充足得光照和水分。实则马铃薯对土壤要求不高,但选择上述的种植地点将有效提高马铃薯的种植产量。但是应注意的是前茬作物不宜为茄科作物,否则会影响马铃薯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而前茬以豆类、萝卜、大白菜等则不会影响马铃薯的种植需求,还能增加其抗病害能力[1]。
2 科学育苗
2.1 育苗时间的选择
按照我国哈尔滨地区的气候特点,为进行早熟马铃薯种植,育苗时间多选择在年末或次年开年,而此时该地区正处于一年温度较低时期,幼苗易受冻害,对此可以利用大棚育苗,通过调整育苗温度,减少自然温度对苗的影响,实现提早结薯,进而保证接薯率。而播种过晚,薯块发芽时高温度高、湿度大,易使得薯块出现腐烂、感染病害、影响养分积累等问题,进而影响马铃薯的产量。
2.2 整地覆土处理
马铃薯为根系不发达作物,只有疏松土壤才利于其根系发育。对此需要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整地覆土处理,以提高其保肥、蓄水的能力。整地处理时采用起垄宽窄的栽培方式,要求:1m垄距、60cm宽垄顶、15cm高垄,这样的整地处理利于提高土壤的透气性,进而为早熟马铃薯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加速其生长,提高其产量。
2.3 切块处理
为促进马铃薯重茎尽早发芽,在种植时,科学合理的切块能有效提高薯种的生长率。但是,在对原薯进行切块处理时,不当的切块会引发烂种或缺苗等问题,进而影响品种的品质。对此,需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消毒处理。对切块用具进行消毒处理,避免各薯种间传播病菌;二是,纵切处理。以保证切块顶端都能有芽眼;三是,淘汰病烂薯。为实现马铃薯防病并高产,淘汰病薯、烂薯,提高马铃薯的育苗品质。
2.4 育苗摆种、催芽
育苗时易选用40g大小的薯种,按大小进行整薯摆放,摆薯种时芽眼朝上、脐部朝下,将间隔控制在1cm左右,如较大的薯种需向下按,使得薯种保持在同一平面上,以保证保证每一株薯种获得同等的生长养分。在进行催芽处理时,需将在播种前20d左右将薯种进行通风、凉水洗汁、晾干等处理,用堆积三四层的湿润沙土覆盖催芽,并合理控制温度。当芽长到0.5 cm左右,取出晾晒在室外阴凉处炼芽,进行起垄播种。
2.5 起垄、施肥
起垄按照单垄方法,种植马铃薯。垄距控制在70cm左右,并在各单垄间开20cm左右的施肥沟。由于早熟马铃薯栽培周期短,对此只需对早熟马铃薯进行一次性底肥肥料处理[2]。
3 田间管理
3.1 肥水管理
由于早熟马铃薯生长时间短,加之底肥足,追肥较少,结合早熟马铃薯的涨势进行合理施肥。如开花初期,施十到十五公斤左右的尿素;在植株生长中后期;叶面喷施0.2%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两次,防治营养过剩,造成马铃薯早衰。
3.2 科学用水
哈尔滨的春季特别干旱,可进行1到2次的灌水。也可以结合其不同的生长周期科学用水浇水,具体情况是:播种时浇水,以保证土壤底部水分;而幼苗阶段一般不浇水;在长植株阶段,需水量较大,需进行适当补充水分;而在植株长大长高后,需控制水分,便于其顺利进入结薯期;结薯阶段,需水量较大,以保证土壤能处于温润状态,加快薯块生长速度;收获前,停止浇水,否则影响其品质,甚至不利于贮藏。
3.3 病虫害的防治
马铃薯的病虫害种类较多,而有效的防治措施,能有效降低损失,促进马铃薯高产。如早疫病,为提高抗病能力,科学合理进行水肥供给;深耕灭茬,减少翌年早疫病染源,并使用百菌清进行杀菌,每隔10d喷施1次,共喷3次。如晚疫病(块茎表面呈现凹陷的紫褐斑)。该病危害严重,哈尔滨地区晚疫病多发生在开花前后,对此,开花前后定期进行杀毒矶可湿性粉剂喷施杀菌处理,根据天气状况,可每隔一周喷1次。
4 结语
综上所述,马铃薯因适应性广,已经在我国北方实现大面积种植,而鉴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会有影响其早熟品种的产量。而相信通过上述提及的早熟马铃薯种植技术,定能提高北方种植早熟马铃薯产量,为农户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提供更加科学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