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泽州县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2020-12-09王慧先
姚 磊,来 媛,王慧先
(1.山西省泽州县农业农村局,山西 泽州 048000;2.山西省晋城市农业农村局,山西 晋城 048000)
1 优势所在
1.1 生态环境优越
最近几年,泽州县政府和领导们都比较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也先后获得了20多项荣誉。泽州县森林的占地面积达到36.84%、绿化占48.17%。境内有一个猕猴桃自然保护区、珏山森林公园一座、泽州龙王山森林公园一座。
1.2 农业基础扎实
全县总面积2023km2,辖14镇3乡,434个行政村(社区),4.98万hm2耕地,53万人口。目前,有彤康、五谷养生、伊健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2家,建成省、市"一村一品"专业村344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620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22家、市级78家、县级30家),有以规模种植为主的家庭农场130个。"三品一标"认证主体43家,认证基地面积1.29万hm2,认证"三品"农畜产品60个,及泽州红山楂、巴公大葱、泽州黄小米、义城红薯4个地标产品,成功创建了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1.3 发展氛围浓厚
一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健康、休闲养生"的休闲旅游不断兴起,短时短途、轻松自在的乡村休闲游已成为人们的首选。二是今年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并将选择晋城市作为整市推进试点。三是我县部分乡镇前期已开展了一些工作,如北石店镇司徒小镇、南岭生态养老小镇等一批有文化印记、地域特点的特色小镇建设已具雏形,成为乡镇转型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
2 存在问题
(1)产业融合水平低。泽州县的产业融合发展属于利益驱动性,整体水平较低,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力比较弱,要开发的新产品、新产业能力的很少。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的融合离不开互联网,目前泽州县多处村级存在供水、供电网络等设施落后,这也成为了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 思路举措
围绕南北两大区域、两条主线布局发展:
(1)西北部区域依托两河流域治理、工商业集聚区优势,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线。
包括巴公、高都、金村、北义城、东沟、川底、大阳、下村、周村、北石店镇等10个乡镇。此区域工业发展较快、经济基础较好,同时又拥有丰富的人文古迹和自然资源,晋宏实业、川底小庙岭种猪场、旭胜养殖、彤康、伊健、双丰、天天鲜等农业企业及农业园区已初具规模,鲁村小米、彤康山楂、北义城红薯、巴公大葱等农产品小有名气,丹河湿地已经成为居民休闲游览的首选目的地之一,泽州县下属乡镇都应以这个为基础,以点带面,带动周围乡镇的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加强农业设施的建设。构建一个以长河、丹河流域为主的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娱乐一体的产业带。
(2)东南部山区围绕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发展以文化旅游为主,特色种养为辅的生态农业,打造"农旅一体"产业线。
包括柳口、晋庙铺、山河、南岭、犁川、大箕、李寨7个乡镇。柳树口围绕玛琅卡斯特地貌、愚公山等景点,发展农耕采摘体验园;晋庙铺围绕孔子回车、聚寿山等景点,建设猕猴桃、樱桃等干鲜果种植采摘体验基地;山河围绕山里泉、道宝河等自然风光景点和李河、东土河等红色旅游资源,建设晚秋黄梨、核桃、辣椒基地;南岭围绕名人故里特点,建设以南岭酥梨为主的林果基地;犁川利用南部山区地理中心优势,建设农资产品交易集散中心;大箕围绕"松林积雪"等景点,建设无公害蔬菜、核桃种植基地;李寨围绕望头梨园祭祖、实践教育基地、沁河峡谷景观等,建设油菜、中药材、干鲜果基地。各乡镇要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资源,以乡村游、生态游、"农家乐"为支点,打造"农旅一体"发展新格局。
总体上要以"精准布点、串点成线、连线为带"的思路,使17个乡镇形成一个环形圈,通过"以点带面"、"连片开发"的方式,最终形成全县"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带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4 政策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要做好调查,便于制定具体计划和方案,抓好调度实施。充分认识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将产业结构转变为发展模式,促进农民增收,加强领导、积极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2)出台优惠政策。各部门在现有相关扶持政策基础上向项目倾斜,整合资金项目,形成合力,同时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特定的配套优惠政策重点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