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领导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领导制度
2020-12-09李妍妍
文_李妍妍
(作者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 范丽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把党的领导制度纳入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领导制度的高度,要求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和体现到各方面制度安排中,统领其他12个方面的制度体系。这是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的一次制度创新,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贡献。对于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关键在于党的领导。历史经验证明,无论是搞革命还是搞建设、改革,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在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从实践需要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只有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全国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破浪前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那样:“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一、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是为了更好实现党的领导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党的领导制度具有统领地位,是根本的领导制度。只有坚持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才能顺利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
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旨在将全体党员的理想信仰和价值追求转化为制度力量。这是新时代切实加强党的建设的要求,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力量源泉和价值立场。建立这一制度,要紧扣“为了谁”和“依靠谁”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中,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要以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为标准,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旨在将中国共产党转化为国家治理中最坚强、最核心的力量。这不仅是从制度层面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的政治要求,而且对开创和完善国家治国理政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依规管党治党,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制度规章,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确保政令畅通;另一方面,“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强化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作用,完善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落实机制,严格执行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确保令行禁止。健全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组织制度,形成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是在制度上维护中央权威的保证。
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旨在将体现中国共产党政治主张和政治意志的制度体系转化为完整有力的国家治理体系。马克思指出,共产党是革命事业的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中最有战斗力、最有觉悟的先进部队。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落实到各方面各环节的体现。党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要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坚持党中央对党和国家工作的全方位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架构,调整机构职能,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旨在将中国共产党执政宗旨转化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方式。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执政为了人民,因此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实行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党治国理政全部工作之中”;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执政依靠人民,要坚持“人民为中心”的人民主体论,通过完善制度来保证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地把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旨在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能力和水平转化为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邓小平把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问题与党所面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联系起来,注重从领导制度和工作机制上着手解决问题,强调要“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作为执政党,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健全相关决策机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完善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从制度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有利实施,使人民当家作主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
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旨在将中国共产党的队伍转化为高素质、专业化的治理主体。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是永葆党的政治本色和蓬勃生机的制度保障,它从制度层面要求共产党人时刻肩负起自己的政治使命,成为高素质、专业化的治理主体。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党的领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立健全国家治理体系的过程中,国家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完善、国家治理制度的设计与创新、国家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都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治理队伍。要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的根本遵循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作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重要内容来强调。在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过程中,要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最根本的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维护党中央权威是方向性、原则性问题,是党性,是大局,关系党、民族、国家前途命运。只有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从制度层面加强党中央权威,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把全党的思想、意志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上,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服从大局、维护大局。新形势下,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就能保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就不会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才能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
最重要的是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在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中,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要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力量。在改革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中,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所急所想所盼,广泛听取、征求群众对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意见、建议与要求,将群众的合理意见、建议融入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设。同时深刻总结基层群众治理的新鲜经验,不断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促进各项制度体系日趋完善,不断实现国家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运行。
最核心是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使党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地拥护,拥有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增强执政本领,是应对能力不足,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们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未来社会的发展注入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对于执政党来说,依然面临着“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依然面临着长期复杂环境的考验和锻炼,要不断适应互联网条件下群众工作的规律,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内涵、方式、对象的变化,不断增强执政本领,提高组织动员、团结引领、联系服务群众的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都要努力增强本领,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只有全党本领不断增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
必须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切实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必须强化制度执行力,确保各项制度落地生根,切实保障贯彻执行。各级领导干部要下气力狠抓制度落实,把党的领导制度落到实处,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做党的领导制度的有力执行者,使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发挥出治国安邦的最大效能,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