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市矿山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2020-12-09陈恒昌
陈恒昌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地质队,广西 钦州 535000)
广西北海市矿山主要在石康镇至常乐镇一带,横跨花岗岩岩体和志留系两大地质单元,主体构造两侧分别为那车垌岩体西部新生代断陷一热效率拗陷盆地和北东部的云开台隆动力变质带。
具有关资料显示,广西北海市矿山部分区域已经有明显的矿化特征(较多为高岭土矿化),所以此次对广西北海市矿山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为广西北海市矿山开采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 广西北海市矿山地质特征分析
北海市位于南康盆地的西隅,地表出露地层比较简单,除北东部有少量的志留系地层及加里东晚期侵入花岗岩岩体出露外,其余均被第四系沉积层覆盖。志留系以深海一半深海相碎屑岩为主,具类复理石韵律,岩石轻变质。第四系为检散的砂砾层、砂层、粘土层。岩体呈北东向分布,延长大于50Km宽2Km~6Km,岩石片理化、糜棱岩化尤为发育。
构造以北东向为主,总体受合浦一博白一岑溪褶断带控制。那车铜岩体的西部为新生代断陷一拗陷盆地;北东部为云开台隆动力变质带。次级构造主要为十字路-红花根逆断层、那车垌度棱岩带。
本市的韧性变形构造比较发育,尤以花岗岩受动力构造作用的现象最为明显。对于本市内花岗岩风化壳高岭土矿床的形成顿有影响。韧性变形构造发育比较普遍,但强弱程度不一,表现为花岗岩塑性变形、部分矿物细化,面理构造比较普遍,形成矿物定向排列分布、眼球状构造、片麻状构造、初糜棱岩化甚至糜棱岩等一些特征,常形成宽十米至数十米的花岗糜棱岩、初糜棱岩、糜棱岩化花岗岩。其中,见那车铜矿区枪联金矿产于糜棱岩带中。
2 广西北海市矿山找矿潜力分析
2.1 交通位置优越
北海市是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广西对外开放的龙头和窗口城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南濒北部湾,地处中国大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各国内出外进的重要枢纽位置。有北海港、铁山港等天然良港。交通便利,是我国大西南出海通道。
2.2 气候条件有利
北海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温、光、雨源充沛,该地的年平均气温22.9℃,年平均降雨量1670mm。温暖潮湿的风化淋滤环境、低缓平坦的地形以及有利的地下水条件,为形成风化型矿物提供了有利的次生成矿条件。
2.3 矿产资源比较丰富
北海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以非金属矿为主,目前已发现有钛铁矿砂矿、金、石膏、建筑石料用灰岩、水泥用灰岩、建筑砂岩、玻璃石英砂、建筑用砂、砖瓦用页岩、高岭士、陶瓷土、泥炭、矿泉水、油页岩及稀土等47个矿种。其中大型矿床17处,中型矿床14处,小型矿床、矿点、矿化点183处(不含石油、天然气、地下水)。开发利用价值较大的矿种有高岭土、石膏、水泥用灰岩、玻璃石英砂等。已查明高岭土矿山11处大型矿床,查明高岭士保有矿石量8.42亿吨。
2.4 地质条件有利非金属矿成矿
北海市北东部的加里东晚期侵入花岗岩岩体,受博白-岑溪大断裂带多期次断裂活动影响,导致岩石变形强烈,碎裂化、糜棱岩化发育,并伴随钾化、云英岩化、绢云母化及早期的混合岩化等热液蚀变变质作用,对岩石及其矿物成分起到碎裂和破坏作用。
花岗岩由于韧性变形构造发育,岩石破碎,有利于水介质下渗、流助循环,加速岩石的风化分解,对风化壳和高岭土矿床的形成、矿液的运移、贮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花岗岩体长石含量达60%~70%,Fe2O3,含量为1.39%~1.42%,Ti2O为0.03%~0.07%。具有比一般花岗岩的长石含量高和铁钛含量低的特征。
广西北海市矿山主要为花岗岩风化壳高岭土矿床,高岭土矿床成因类型一般划分为风化型、热液蚀变型和沉积型。分析认为,本市高岭土矿床成因类型为花岗岩风化残余型,矿床成矿母岩为加里东晚期的那车垌钾长花岗岩。
因此,在那车垌岩体且同处博白一岑溪断裂带的钾长花岗岩区域内,找风化型高岭土矿床具有很大潜力。
2.5 化探异常提供找金属矿依据
区内据Sn、Au重砂异常4处,单独Sn异常3处,单独Au异常1处,其中1处Sn异常,化探异常较为发育,可进一步工作。
3 结语
收集、综合分析研究前人相关地质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对广西北海市矿山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潜力进行了分析,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由于此次研究时间有限,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广西北海市矿山找矿前景分析,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广西北海市矿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