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矿山生产对井下资源的影响及水文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2020-12-09张君恺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3期
关键词:矿坑水文地质矿井

李 让,张君恺

(贵州地矿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0)

近年来,我国的能源产业行业发展迅速,不但全面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实力,还积极促进了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但现阶段的矿山生产建设等各环节还是存在一定弊端和隐患,这些不足之处往往对矿区周边环境带来诸多影响,在井下水文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1]。通常而言,相关企业和部门在正式启动某项矿山开采前都会综合考虑到环境保护相关措施,并且对项目进行系统评估,但在当前矿山开采的过程中,施工方仍旧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缺乏重视,经常导致井下水的水质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污染,并且不能够选取科学化的防范技术和措施来应对各类水文地质灾害。

1 分析矿山分布及其对水源水量、水质的影响

我国当前阶段的矿山生产过程能够产生诸多环境方面的负面影响。在这些影响中,对水源水量以及水质的影响极为值得重视和关注。在日常矿山生产环节中,矿坑排水以及采空塌陷无疑是影响地下水资源的两大主要因素。具体从概念上来讲,矿坑水通常就是正常天气降水、地表水以及地下水通过不同渠道和多种方式流入开采巷道以及矿坑中,不但对矿山生产安全产生不同程度的威胁,还可以对地下水资源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和消减,情况严重时会产生较大污染;采空塌陷通常指的是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不断挖掘造成上部岩土层失去稳定性,在一定的自重作用下所产生塌陷。采空塌陷在某种程度上会让矿区周边井下水系统的排泄以及径流条件发生改变,对井下水动态平衡产生极为严重的破坏[2]。与此同时,矿山在整个开采过程中会产生诸多的矿坑,矿坑中长时间积累的水质在排出过程中必然对地表水产生一定污染,造成水质受到严重影响。笔者认为,现阶段对于上述两种影响所采用的最佳解决方式为:在矿山开采前一定要科学化的设立相应的水质、水量监测点,及时记录和统计水质指标相关数据,一旦发现超标现象,第一时间停止供应居民的生活用水,并采取相应维护措施。此外,项目正式施工时还应当全面加强对区域内水资源以及水文地质单元完整的各项保护措施,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监管工作何处罚力度,力争让开采过程中对井下水源的污染以及浪费降低到最低标准。

2 防治矿山生产过程中水文地质灾害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的能源开采率高、开采周期短且蕴含巨大资源。但在客观上分析,现阶段的露天开采的地质情况非常复杂,并且储量不集中、储量逐渐减少,这些情从况无疑对整个开采工作带来巨大难度。据笔者了解,在过去的开采过程中,由于过于重视经济效益以及工作效率,导致地质灾害的各项重要防范工作经常被忽略,透水事故以及其他事故发生率较高,不但对人们生命财产产生巨大威胁,还严重阻碍了整个能源开采行业前进的步伐。鉴于此,当前阶段的矿山开采整个过程中,关于水文地质灾害的相应防范工作必须得以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要“全力以赴、一丝不苟”的做好各项防范工作,确保矿山开采的安全系数达到最高标准。

3 有效提升现阶段矿山生产中水文地质灾害防治的三大措施

3.1 全面加强地下水防治思想

首先应当做到全面提高和加强防治思想,科学的制定一个全面的环境保护政策,并且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在某种程度上不但对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积极影响,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矿山开采过程中所引发的不同程度上的井下水污染,必然会对环境产生较大负面影响,一旦发生井下水污染所导致的安全事故,其造成的人员伤亡以及重大经济损失不可预计。鉴于此加强防治思想,将安全生产观念落到实处,堪称是当前整个矿山开采地下水文地质灾害防治的首要任务。

3.2 严格遵守井下水污染的防治要求

端正思想态度后,应当对现阶段矿山生产过程中的水污染的防治各项要求,进行深入落实和加强。在这一环节中,首先要做到端正心态。矿山开采工作正式实施之前,相关企业必须要端正心态,加大地下水防治的资金投入和人力、物力投入,确保整个防治工作万无一失。其次来讲,在开采过程中,项目的技术指导者应当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预防工作经验,还要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防治经验,不断对技术知识更新改进,采用合理化、科学化的专业防治措施和方法进行水资源保护。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要在作业期间定时、定点对井下水水质情况进行全面监测,一旦发现超标问题及时上报,并且在第一时间制定方案,采取应急措施进行治理。举例说明,在遇到地下水水质超标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采用石灰乳、石灰石为中和剂法以及微生物法等对一些酸性矿井水、铁含量较大的矿井水进行处理,能够让矿井水的沉渣不断减少,有效及时的改善开采地区的井下水水质。

3.3 科学选用水文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防治技术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井下水探放技术。这种技术在当前阶段较为常见。水文地质等基础学科全面发展让整个矿区水文地质研究水平不断提升,该技术的核心内容为对矿井水来源、突水机制以及分配比例进行一定程度的科学化定量分析,根据数据精准、精确的选取出矿井涌水量的相应计算方法;②矿井水的隔离以及堵截技术。这种技术通常应用于水源的有效隔离工作。具体方式为,在受水威胁的地区保留一定厚度或者宽度的矿柱进行有效隔离。在矿井发生突水时,堵截工作必不可少,工作人员在开采地区的巷道固定位置合理化设置防水墙以及防水闸门,能够有效对采掘过程中突然涌水而造成的“淹井事故”进行预防;③矿山排水技术。这一技术的核心内容是在矿井下科学化的设置排水设备,排水设备中应当具备专业的工作水泵、备用水泵以及检修工具。一旦发生渗水险情,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可以在20h内排出整个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为抢救和维修争取更多的时间;④排水疏干技术。这一技术在水文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较为普遍和常用,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在调查以及探测到水源之后,预先将井下水源进行全部或者部分的疏放工作,确保整个开采过程能够安全、顺利的进行。

4 结语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灾害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矿山开采业全面发展。

相关企业在正式施工开采之前必须要做到统筹规划,深入研究调查矿区水文地质情况,并且提出合理化的各类灾害防范措施,还要长期定时、定点的对矿区地下水资源实施全面监测,发现污染状况及时汇报、及时治理,依靠完善的水文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力争让我国矿山开采行业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矿坑水文地质矿井
基于抽水试验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分析与确定
基于GPRS实现自动化水文地质抽水试验
基于转移概率的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划分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煤矿矿井技术改造探讨
访小龙潭煤矿
矿坑
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有效应用
预应力锚固技术在矿坑边坡支护中的实践研究
混凝沉淀法处理含铅矿坑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