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视编导的结构表述
——以《流浪地球》为例

2020-12-09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流浪地球编导段落

严 波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应用艺术设计学院,上海201209)

0 引言

电影和电视都是根据“视觉暂留”的原理,将单张画面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连续播放,电视每秒播放24张、电影每秒25张,保持画面镜头的视觉连贯性是它区别于其他静态艺术形式的特点。视觉连贯性问题倒并不取决于摄影机,而在于掌握摄影机的艺术家。以自然形态代替艺术形态的作法,按照齐白石老人的“画论”而言是一种“媚俗”,没什么艺术价值。如果电影仅是一些自然形态的反映,那无疑降低了影视编导的作用。

电影、电视始终是一门实践的艺术,而电影剧本是一部电影总体的纲要和细节表述。电影剧本和电视剧本的差异在于:电影往往结构更加紧凑、严谨,一般时长为是90、120、150 min不等,因此影视编导在进行纲要和结构表述的时候,必须要有很精确的“时间”观念,启、承、转、合在时间设定上也必须有预判;但电视却不同,有时为了拉长片集,故意使故事结构变得松散和冗长。影视剧本是影视编导对整部影视作品的阐述、构思、风格定位。一部影视作品是否成功取决于影视编导运用电影语言对整个剧本的把控和诠释[1]。即使同一个剧本在不同影视编导手里,经过不同的构思、阐述后,得出的最终艺术效果也是大相径庭。

当下新媒体制作更多强调其经济类节目,拍摄内容往往也要具有实用性,体现真实的价值。其目的是把这些让人借鉴、操作的东西清晰可见地传递给观众,观众中的消费者、生产者、工程师、研究人员可以从这些实实在在的实用价值中获取不同层面上的教益。

作为影视编导要有摄像、艺术、节奏、剪辑、造型等全方位的眼光。影视中的某些风格元素是编导在剧本阶段就有设计的,这种设计有的时候是相当具有目的性的,而且某些风格是可以建立在对某种电影方式的尝试这一基础上的。作为整部影片艺术创作的领军人物——影视编导,既要考虑影片的全局,还要考虑整体和局部间的关系,一部优秀的影片离不开优秀的影视编导。

1 编导剧本的结构确立

影视艺术的视觉表现形式区别于雕塑、绘画、舞台剧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它是通过摄影机拍摄记录下近乎现实生活的活动画面,利用视觉暂留原理使人产生画面的连贯性。遵循视听语言的语法结构进行剧本结构确立,最后运用蒙太奇的剪接手法使得影片得以呈现,并由此来描述事件、抒发情感、阐述哲理[2]。而编导在进行剧本结构创作过程中,通常会根据主题思想要求对素材和题材进行适当相互交织的处理,在不同的剧作者之间,或是同一个作者在写不同题材的影视剧本时,情形也都会有所不同。主题思想和素材的先后顺序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有时候在生活中收集到一些当下关注度高的素材,然后在此基础上产生主题思想,如关于当下垃圾分类的现象;有时先定了主题思想,然后去挖掘相关匹配的素材,如关于非遗的关注上升到文化自信的主题;有时主题思想在搜集素材过程中突然意外地迸发出来;当然也有主题和素材没有直接关系的偶然得之,凡事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

影视编导在进行剧本结构确立时候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1 剧本的主题必须明确

除了纪录片、专题片等特定类型的影片以外,一般叙事题材的影片都需要确定一定的主题,表达编导的观点或者表达一个社会或者文化现象。以纪录片为例,我们在进行主题确立和主题选择时要考虑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联,具有新闻性的特点。而电影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应该有一些基本的功能:记录社会面貌、表达艺术家情感、彰显时代审美意象。社会发展需要共同的历史记忆、情感维系、文化寄托和生活载体,从本土的文化现实出发来进行文化传承、建构和发展公共艺术价值观,并将其最终推向世界。而剧本作为一剧之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主题的明确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人物的设置:不树立英雄人物,从小人物入手;②情节的展开:不需要过于严密的逻辑关系;③特殊的方法:与拍摄的更紧密的联系,非职业演员的介入,剧本写作前场景的熟悉。

作为影视编导在进行剧本结构表述时,首先要考虑写什么,也就是题材的选择问题,它不是不重要,而是异常重要。

剧本的编写必须有所指向性,也就是传达一定的价值观:

① 社会价值。主要研究国家主流价值观、人文价值观、大众情怀等体现正能量的价值取向;

② 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剧情结构设置、具体人物刻画、整体和局部的对比等方面。

③ 商业价值。是否关注热点、是否娱乐、是否提高点击率、是否有卖点、最后是否产生商业效益等。

影视编导在考虑和平衡好这三方面关系以后,“写什么”和“怎么写”的层次关系就非常明白了,剧本的“怎么写”(创作技巧)其实仅仅是在艺术价值的一个维度上,而“写什么”(题材选择)是在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双重高维度上。

文化需要传承和发展,它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文化需要发展,而且是多元的、互动的。而地域性文化在发展过程当中可能会转化为世界性文化。比如说西方的欧洲文化经过文艺复兴,经过近代化的工业革命,现在占领了世界文化的主流前沿,现在就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再如好莱坞梦工厂产业化的生产模式,本是美国本土区域的商业制作模式,因为其运营管理科学有效而被世界接受、认同和推广。受此影响中国也在横店、无锡等地建立了影视城对电影进行产业化、工业化探索和尝试,其归根结底是一个话语权的问题,它的核心是文化的问题。《流浪地球》影片就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工业化科技电影的一次完美的融合。

1.2 剧本的确定框架

剧本结构确立就像造房子一样,先要确定房子的造型,然后再进行具体施工。而在施工的时候首先要给房子确定框架,也就是主体结构和承重墙。如果说剧本的主题是房子的造型,那么剧本框架就是房子的承重墙。通常先确定剧本的主题,然后再确定剧本的框架。什么叫确定框架?依据起、承、转、合的剧本编写格式,对整部影片的结构做一个大致的设想,主要表现在叙事形式(顺序、倒叙、插叙、补叙等)、段落划分、剧情设置等几个方面[3]。所以说框架在某种程度上讲,也就是编导的思路。

1.3 本结构层次划分

编导确定了整部片子的框架以后,接着对剧本结构层次进行划分。层次是指影片安排的顺序,通常层次之间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不同层次利用蒙太奇的剪接手法根据一定的顺序排在一起表达主题思想,一个层次在思维逻辑表现上相对完整和相对独立[4]。不同的影片在进行结构层次处理的时候,往往会采取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线性的单一层次递进式、有横向交叉平行式层次安排,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层次安排,都要遵循整体结构的合理性、逻辑性。

安排层次有以下几种结构形式:

1.3.1 纵式结构

影视的主题思想在层次顺序安排上沿着纵向的线索去发展。也就是从层次安排的顺序和电视节目的思想内容上都是沿着某一线索向纵深发展。这种结构还可以分以下几个小类:

首先,按照时间的变迁或者推移来表达影片的内容,这种结构层次的安排比较容易掌握,时间、顺序随之递进故事情节得以发展和有序呈现,效果也比较好。

其次,按事物或者事件的形成过程来安排层次的脉络,如港珠澳大桥的宣传片就是从最初的论证、勘探、确定方案、桥、岛、隧道具体施工等多方面结合,到最后大桥的最终呈现,脉络清晰,结构简洁明了。

第三,按事理的层递关系安排层次。这种层递关系包括主从、因果、种属等。请示、报告、命令等文种常用这种方法。如从非遗宣传片到最后提升到文化自信的高度,其内容层层深入、有表及里、说服力强。

1.3.2 横式结构

横向安排影视结构层次的内容,在具体操作时又分为以下两种形式:一是条款式安排,这种结构多用于规范性文种,如条例、规章、制度、规定等。它把同类问题归纳在一起,独立成章。而同一类中又分若干条、若干项,条与条之间、项与项之间相对独立;二是块块式安排,常用于工作总结、专题报告、会议纪要、决议等。其特点是把完整的故事情节或者主题思想分成几个部分来表达,每个部分又会从不同的角度对整体的主题思想有所指向性,而所有的块状结合刚好是编导对影片思想的全部外延和诠释。

1.3.3 纵横结合式结构

其特点是把纵向时间、事物发展、使理的层次递进安排和横向的内在联系和思想外延有机的进行叠加和组合,这样的组合可以是纵横交错,也可以是经纬结合的结构形式。

1.4 剧本结构的段落划分

段落是更进一步的剧本层次划分,它是文字剧本中最小的单位,而画面中最小的单位是镜头。段落一般表示视觉上的停顿、转折、强调,在具体运用上对应的是“黑场”“白场”“渐隐”“渐显”等特技。段落和层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层次主要表现影片的主题思想,而段落着眼于视觉表达的需要[5]。

影视编导在段落划分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首先,我们会采用统一而完整的段落表达形式,一般在段落的首句就显示出段主旨,给人以鲜明而突出的印象;

其次,注意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通常情况下要叙述一个故事往往需要两个或者更多的段落,而每个段落又都有自己的指向性,这时要处理好故事的个体和整体之间的关系,既要考虑单个段落的意思,也要考虑段落间的逻辑关系,也就是段落之间的衔接问题;

第三,在进行段落处理的时候,需要考虑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节奏把握,单个段落既不能过于冗长,也不能过于言简意赅,正所谓点到为止、欲言又止。

1.5 影视编导对段落之间的结构处理要严谨

按照一定的思想把一系列的场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连接,形成一个个段落,而段落之间的连接也同样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和逻辑顺序,按照故事的开始、发展、高潮、结束的顺序把诸多动作、人物等按照特殊的方式加以安排,用画面讲故事最后运用视觉手段呈现出来。

段落是电影剧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故事的发展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去进行,而每个段落所表现的思想表现和戏剧动作单元必须按照这样的逻辑关系,进行递进式相连[6]。如《千与千寻》中父母贪食、无脸人给予千寻金豆、千寻拯救白龙等段落都是为影片的主题思想服务;《我不药神》中药价贵、卖假药、被捕等段落的串联就很好地突出编导对社会良知的呼唤。

文化通过建立起解释自身生活世界的意义框架定位了它之于社会生活的立场,同时也找到了与电影文本的关联关系。《流浪地球》在借鉴好莱坞大制作的同时,更多地反映了地域的文化,同时它又要面对复杂的国际电影市场和潮流问题,导演更多尝试了传统文化元素如何在当下活化。活化,不只是一些传统形式元素的简单拼贴,而应该是能够契合于现代社会的时代生活方式。商业电影制作契合于时代的潮流,同时也需要找到一个合理的表达方式。地域性的东西要被国际社会接受需要一定实力。票房率是检验商业电影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在这一点上,该片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 编导进行剧本编写的基本要点

电影、电视作为一门以试听语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更多强调画面的试听效果,电影、电视是一种连续的、具有造型性的视觉艺术。作为一门独特的语言就会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语法,同时语法就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叙事的递进、画面的连贯等,也就是影视编导心中要有画面感,在着手进行剧本编写的同时,对将来最终的影片呈现有一定的预期效果的把握[7]。编导在剧本编写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2.1 好的编导必须会讲故事

我们邀请养鸡专业户来分享养鸡致富的心得,农户说他家鸡下了一个三两大小的鸡蛋,电视机前的观众可能对三两鸡蛋的大小概念不是很强,但是,农户接着解释说这个鸡蛋相当3个普通鸡蛋的大小,这样观众就能明白了。鸡很大吗?不大,跟平常的鸡一样大。再讲一个科学道理,这样就把人抓住了。然后主持人通过具体细节的采访得到一个科学养鸡的结论。如果是这样,这个节目的结构就是好的,就是对的。也许主持人最后想突出科学管理的养鸡,保护环境避免盲目养殖的污染,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中央精神。但是首先必须从一个小的故事入手,层层递进,娓娓道来,也就是编导在讲故事的时候,思路必须清晰。

2.2 好的剧本离不开好的铺垫

古典派说:“最难的是很好地铺垫剧情。”弗兰西斯?维博也表示:“这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铺垫”一词有两个不同的含义,明确这一点十分重要。从严格意义上讲,它指的是叙事的第一个时间段。但只是要分析一部电影或一台戏,我们就会发现,在整个叙事过程中,有关人物或者事件的信息不断出现,在《西北偏北》中,读者只是在剧情关键阶段结束时,才知道谁是真正的爱娃?肯达尔,为什么她会接受联邦调查局的要求。在《日落大道》中,当剧情进入结束阶段时,观众才知道仆人马克斯实际上是诺玛生活的导演,也是她的第一个情人。在《精神病患者》中,倒数第二组镜头才揭示巴特夫人的真实情况。因此,不能把“铺垫”和“连续铺垫”的功能相混淆,尽管有人为了方便起见,将它们都统称为“铺垫”。

2.3 影视编导对剧本的详写和略写要把握适度

详写和略写都是相对的,详写一般都是表现在细节刻画上,对故事主人翁的外界刻画、内心描写、社会关系表述等,而略写一般只是在主体外观上一笔带过,在具体运用上要视情况而定,决定影片结构的详略基本原则,大致来说有以下几点:

(1)根据故事剧情需要。一般和主人翁的命运发展相关的必须详细,有足够的铺垫,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可以一笔带过,适当的略写。

(2)快速把观众带入进来。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必须详写,这样让他们了解故事的背景和环境,进而全身心投入到影片欣赏中。

(3)要考虑片种的需要程度。针对具体影片结构处理时,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一方面要讲究变化,要灵活运用详略相结合的原则,使影片最后效果疏密错综有所变化。另一方面要用笔适度,详写不是事无巨细,全部发于笔端;略写不是松散浮荡不明不白。过详电视节目冗赘;过略节目会有疏漏。

2.4 编导对剧本细节也要有要求

影视编导在剧本中涉及的一些细节问题,需要做具体的导演阐述。如在制作人物专题宣传片的时候,对人物的发型、服饰、举止、语气、表情等都有一定的细节处理要求,在塑造公众形象的时候要确立朴素、大方、亲切、端庄、大气等荧屏形象[8]。

3 视听语言、蒙太奇手法在影视编导中的应用

影视编导在进行剧本编写的时候,必须了解电影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的属性。不同的属性决定了所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电影作为近代一个新兴的产业,有属于自己的表现形式和自己的表现语言——视听语言[9]。作为影视编导必须熟练掌握并运用好这门语言,在进行剧本编写的时候,必须考虑镜头的调度、拍摄的角度、镜头之间相互的衔接、声画的处理等,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构思和处理。

3.1影视编剧在处理视听语言时需要考虑感官冲击

3.1.1 试听语言艺术表现所带来的感官冲击

电影艺术是对生活的一种升华,将生活中的矛盾现象通过富含戏剧张力的改编,传达事件本身含有的强大的内蕴,把这些搬上大屏幕,观众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美的体验,更能够抽丝剥茧得到一些感悟与感慨。而《流浪地球》影片除了强大的三维技术的运用,在视听语言艺术处理方面也做到了精益求精!

3.1.2 视觉效果凸显画面张力

《流浪地球》是由我国动作明星吴京领衔主演,吴京本来就是武打明星,所以精彩的动作给观众以感官上的刺激,借助视觉的冲击来吸引观影者的注意力。同时紧凑的剧情编排,宏大的场面调度,极快的节奏感,全片以大量驾驶、跳跃、攀爬等镜头带来强烈的视觉效果。特别是姥爷被困电梯井、刘培强出太空舱、蒂姆营救户口时挂在空中等惊险镜头,给观众带来很强的带入感和真实性。

同样导演也深刻意识到色彩的基调对于电影的作用之大。影片多次拍摄“北京地下城”的内景和外景,同时也多次切换“航空站”的内部结构和外部整体造型,影片最后算是高潮中的高潮,刘培强为了拯救地球一边和户口说话,一边驾驶“航空站”撞向木星而壮烈牺牲,进而升华了刘培强高尚的人格魅力。导演郭帆在遵于真实和艺术之间作了很好的平衡,既没有浮夸航天英雄神威,亦未掩饰父亲对儿子的思念与爱。影片采用仰拍再现了木星神秘而复杂的地理环境,这种对于视觉效果的细致处理,让电影有一种更为深入的吸引力。同时和影片开头相呼应,“只要你扬起头数1、2、3,我就会出现在你眼前”,再次对人性中大爱进行升华。

3.1.3 拍摄角度对情感演绎

叙述视角是指叙述语言时观察故事的角度。视角是传播主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工具。采用文字叙事、电影叙事或者在别的媒介的叙事时,相同的故事若叙述时观察角度不同,则产生完全相反的表达。《流浪地球》主要场景都是通过三维建模和后期的渲染来完成的,因此在镜头处理上有别于传统摄影机拍摄,更多是虚拟场景和实拍人物的合成处理。所以更多的机位是在三维软件中设定好,然后路径动画设定好,最后和实拍人物进行合成处理。从户口带朵朵到地面砂石厂的镜头切换到刘培强画面就是用一个长镜头来完成的。由车里—车外—北京—全国—地球—太空—航空站,在传统拍摄中,根本无法完成这样的镜头,但是借助三维虚拟场景就可以实现,当然后期的渲染对机器的硬件要求很高。

影片在强调环境时(即叙述环境大于交待人物角色)多次进行全知视角的使用,这种拍摄角度可以灵活地转换视角,更全方位地描述事件的发生地点,增强电影的真实性、艺术性和表现强度。而在人物细节的刻画塑造时,导演则采用内聚焦的拍摄方式,聚焦于角色本身的细节,通过借助角色的视角去传达某种情感。这种内视角拍摄可以更加轻易地将观影者带入人物的视角。特别交待上海浦东全景第二次地震所产生的雪地塌方,就是采用这样的叙述镜头,表现人类在自然灾害来临时的无助和渺小。

贝拉巴拉兹指出:“人们的视野跟剧中角色的视野融合在一体,于是我们思想情感也就得到了融合。我们完全用他们的眼睛去看世界,我们没有自己的视角。[4]”在电影中韩子昂和户口驾驶运输车的拍摄则多用这种内视角拍摄,将人物性格展现在观众眼前,因此即使是灾难片的题材却也同样具有充沛的情感表达,摆脱了很多电影中的脸谱化,使电影兼具灾难的宏大景观和细致的情感表达,受到一致好评。

3.2 影视编剧对蒙太奇表现技法的运用和把握

广义蒙太奇的概念是电影独特表现方式的总和,主要包括镜头内容与表现形式、拍摄技巧、剪辑方法、声音和画面处理等,同时还要考虑电影理论和观念、镜头内容与形式、镜头拍摄、镜头剪辑、声音与画面关系、剧作中的电影叙述方式,以及相关的电影理论与观念[10]。狭义蒙太奇概念即苏联式剪辑方法。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将镜头进行连接,这里的顺序可能是线性的时间顺序,也可以是按照故事本身所发展的逻辑顺序。蒙太奇作为一种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在影视作品中被广泛运用,它可以把毫不相干的素材A、B连接在一起,产生C的艺术效果,同时这样的表现手法也决定着作品的节奏、情绪以及作品情节的连贯性。

蒙太奇作为一种剪接手法,不但能促进影视作品的和谐统一,同时也构建电影的重要思维方式。随着数字时代的日趋成熟、5G网络的进一步投入使用,蒙太奇在影视编导中的应用和表现形式也得以更新,慢慢延伸至其他视觉艺术中,它对影视编导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思想蒙太奇具有一种充实的代入感与真实感。在电影开头,一系列电视新闻的紧急播报,让观众清楚地了解到危机即将到来,顺利地将观众带入了剧情之中。同时,交叉蒙太奇贯穿整个影片,一面是以刘启为首的救援小组在地球进行的一场激烈救援,另一面是身处宇宙空间站的刘培强对“Moss”的反抗,这两条线索齐头并进,营造出紧张的救援感,体现出编剧刘慈欣高超的想象力和令人赞叹的智慧,也展现出中国人的智慧和家国情怀。蒙太奇的巧妙运用,使得电影叙事更加完整,影片中所表达的情感也更加深厚,时刻抓住观众的眼球。

作为影视编导从职人员,我们在了解视听语言属性的同时,也要充分理解蒙太奇的表现技巧。只有把这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巧妙地运用到剧本的编写当中,才能指导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4结 语

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塞尔·马尔丹的名言:“电影是一门艺术,又是一种语言;是一种语言,又是一种产业;电影是大众传媒,视听语言是符号编码系统;电影是文化,视听语言是文化现象;电影是艺术,视听语言是艺术创作手段。”近几年,随着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事业的高速发展开启了荧屏的新时代,对相关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大。作为影视编导如何面对大众传媒时代的新挑战、把握好新机遇都是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影视编导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前期的人才储备和院校培养经验上都有不足的地方,但也正是由于这样的需求缺口才给更多年轻工作者提供了机遇,不管什么专业的开设或者人才培养都是以服务社会为前提,影视编导在对影片剧本做结构表述时无外乎从文化的传统性、当时艺术语言的时尚性、视听语言独特的个性等几个方面去考虑。影视作品的主题思想往往是通过人物形象及其相互关系来反应的,通常是通过一系列小的事件来反映人物的生活,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最后通过后期剪接的呈现来表达影视编导的真实意图。所以,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影视编导,除了掌握起码的视听语言的表达方式以外,还需要去看大量文学书籍,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提升,需要深入生活,对生活中一些喜闻乐见的画面做艺术提炼,一旦艺术家失去对文化演进的准确感受,艺术的民族特性几乎可以说必然地要变成僵死的装饰,变成对凝滞不变的风俗习尚的民俗学复制,变成对“古已有之的”和“永恒的”民俗的临写。至于编导,每个人都说编导是节目的灵魂。要把复杂的概念和想法说成大家听得懂看得懂的故事,是编导一辈子要做的事!

猜你喜欢

流浪地球编导段落
趣味•读写练 答案
试析新时期的电视台编导工作
阿里文化的使者——访阿里地区象雄艺术团舞蹈作品《甲·宣》编导白芨、《果沃情》编导次旦达瓦
【短文篇】
心理小测试
刘慈欣作品《流浪地球》首登银幕
刘慈欣《流浪地球》让外媒期待
夏天,爱情的第四段落
论电视编导艺术的创新
刘慈欣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的悲剧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