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教主义和儒家思想对比研究
——以富兰克林《自传》与《论语》为例
2020-12-09侯雪楠皮茂荣徐华超
宋 阳 侯雪楠 皮茂荣 徐华超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成都 610041)
清教主义和儒家思想在中西方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两种文化因其特有的形成、发展背景而产生了形态及特征上不同变化,而分别作为其代表作的富兰克林《自传》和《论语》也为两种文化的对比研究提供了完美的素材,
王学良教授认为富兰克林是“第一个最为重要的中国文明爱好者”,他对于中国的研究非常深入。《论语·学而》中有云:“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其中的“俭”和“让”与富兰克林十三美德的第五条俭朴以及第十三条谦虚相对应。《论语·子路》中有:“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可见,“恒”与十三项美德中第六条勤劳(不浪费时间)有异曲同工之妙。以上举例表明,富兰克林的清教主义思想和儒家思想存在相通之处。此外,儒家思想中道德修养的目的和通过习惯来达到修养提高的方法在富兰克林《自传》中体现的很明显。但其所体现的清教主精神绝不是简单地借鉴儒家思想,他将其置于本民族的文化语境中,把清教主义和儒家思想理性地结合起来,如美德第三条“生活有秩序”和第十条“清洁”,都是他对美国精神面貌改变的渴望。
显然,儒家思想对于富兰克林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每个民族的文学都不是异己文学的简单拷贝, 而是产生于本民族文化语境中,并对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15~16世纪时,随着新航路开辟,大量清教徒极力摆脱英国国教和天主教旧制度,清教主义得以升华,也为当下美国主流思想奠定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勤勉节俭:新大陆上清教徒勤奋劳动,他们坚信通过个人奋斗才能收获成功。富兰克林《自传》也反复强调这一点。这是美国人民多年以来保持勤勉节约优良传统的重要原因,也为后来美国革命成功和美国梦奠定基础。(2)个人主义:但非绝对的只顾自己不顾他人,而是互相尊重,有绝对自由的宗教信仰。这源于《五月花公约》中体现的“自愿,法治原则,公共利益优先”精神。这种精神在《独立宣言》得到了充分的凸显并渗透到美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3)重视教育:当时人们大力推崇对《圣经》的研读,而如果不识字就无法与上帝对话。当下的美国依旧高度重视教育。
儒家思想自两千多年前至今对中国人思想、生活等也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勤俭持家:儒家思想中“勤俭持家”等为中国多年来优良传统的形成奠定扎实的基础,在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强调个人修养:孔子等人强调礼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受儒家思想影响中国从古至今乃礼仪之邦,强调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强调学习重要性:“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高度崇尚学习观念,这也使得我们国家时刻强调国民教育的重要性,提倡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
作为各自民族文化中的主流思想,清教主义和儒家思想对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的生活皆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二者在世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也日益显著。
而关于文化对当代国际关系的作用明显上升这一话题的产生,我们大概可以追溯到美苏冷战结束时期。这一时期发生了很多冲突,绝大部分涉及种族冲突、宗教战争等,且这一时期经济全球化,各国依赖程度变高,产生文化激荡的可能性剧增。为了理解和避免冲突,学者和专家们进一步认识人们的身份认同和文化心理。
其中,20世纪90年代后文化身份问题成为文化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话题,Stuart Hall的文化身份理论在诸多文化理论中确立脱颖而出。它提倡建立起一种平等共享的“在异之同”的新文化身份观,即各文化身份之间可以在接受差异的前提之下和平共处、共享互利,旨在倡导各文化平等互利,且产生向好影响。
另外在20世纪末,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也一度成为敏感话题。他认为冷战后的世界冲突将是以文明为基础的冲突,9.11事件似乎证明了他预言性的论断,但其基本思想——“差异性意味着冲突”,其推导逻辑值得商榷。且亨氏“儒家-伊斯兰的联合以对抗西方”的说法,并不被众多学者认同,这也是其理论在我国被认为是“结论失当”的原因。汤一介先生就认为这“表明他对儒家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完全不了解”,事实上,以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来应对“今日世界的纷争”和“文明差异性”的问题“正符合当前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由此,我们不难发现重视文化的作用。避免文化冲突,进行友好平等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不论是儒家文化还是清教主义,他们所共同提倡的和谐、平等的文化态度以及勤俭节约、重视教育等优良传统都应为我们所重视和倡导。
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广泛认同,在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若使真正具有多样性的“世界文学”模式变成现实,我们必须以平等的心态聚同化异,尊重承认两者界限且寻求其相似性,深入探索其民族性、世界性,更以此坚定中华文化立场,纠正国际对中国的偏见,力求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