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质测量中的应用

2020-12-09江灵强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23期
关键词:栅格测绘摄影

江灵强

(广东省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广东 韶关 512000)

数字化测绘技术是依据信息化科技对工程测量工作进行简化操作,在提高测量精准度的同时也能为工程测量范围的扩增给予助力,确保地质测量工作事项得到有效落实。据此,应结合地质工程项目的测量要求制定科学的测绘规划,并善于借助数字化测绘技术促使地质测量行业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由此改善传统地质测量现状。

1 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优势

1.1 自动化

传统意义上地质测量采用的测绘方法常在野外测量作业期间出现测量误差大、测量效率低等问题。而数字化测绘技术是依靠先进的测绘技术、智能化测绘软件针对地质工程予以测量,最终可生成数字化测量图像,保证整个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而数字化测绘技术相比之下自动化特征明显。它可在计算机技术辅助下实现地质勘察,并经由数字化测绘软件对地质信息予以深度分析,便于判断地质条件是否符合工程开发要求或是否违背国家建设标准等,由此运用自动化测绘手段削弱人力对地质测量的不良影响。

1.2 高准度

与以往采用的地质测量方法相比较,数字化测绘技术精准度更高。同时,它还可实现多点测量,即在多个不同地形条件的地质工程中对地质状况予以测量,由此在建模操作中全面还原地质场景,进而增加地质测量信息的准确性,避免出现较大的误差影响后续地质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度。此外,还可适当释放人力负担,促使地质测量效率更高。至于在点位测量上,在GPS 技术辅助下,可对地质平面进行有效测量,防止频繁进行野外测量作业,造成测量结果误差偏大。

1.3 直观性

数字化测绘技术由于减轻了人力操作负担,故而可凭借数字化设备对地质测量信息予以采集。之后可结合地质测量结果中具体的地形特点、水文条件等数据绘制数字化测绘图像。同时,在3S 测绘技术参与下,还可直观了解测量区域的地质环境,便于制定科学的开发规划。由于在数字化测绘操作中所形成的测量信息具备共享化特征,故而测绘图形与实际测量结果匹配度更高。据此,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质测量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可为地质测量工作趋于数字化方向转型给予促进作用。

1.4 易于存储

地质测量中所涉及到的数据种类繁多,故而要求测量数据具有广阔的存储空间。而以往多保存纸质版测绘图像或者相关文本资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纸质版信息的存储难度日益增大,并且在测绘信息共享方面也存在较大的阻力。因此,应有效应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它可将测绘信息转化为电子数据,将其存储于数据库中,无论是存储时长还是保存质量,或是传输速度,数字化测绘技术都有着突出的存储价值,值得引起测绘测量人员的高度重视。

1.5 高保真性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实践应用中耗时较短,无需过多人力予以参与,这就导致最终测量结果保真性更高,尤其对于地质条件不佳的测量场地,若运用数字化测绘手段予以测量,可避免受外界因素影响造成测绘结果出现失真现象。所以,数字化测绘技术是现下地质测量工作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依托,理应强化其实践效果[1]。

2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质测量中的应用要点

(1)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作为地质测量中常见的一种数字化测绘技术,它的应用不但可增加测量准确度,而且也能提升测绘有效性,促使数字化测绘方法能够为测绘人员增加对地质条件的了解度。其中地理信息技术是指针对地质测量区域内的地面建筑物以及地理环境进行整合处理,并绘制相应的测绘图像,最终可借助数字化测绘结果为地质测量工作后续步骤的实施提供可靠依据。

地质测量也常作为地质灾害防治设施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以“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为例,在活断层地质测量中,经由地理信息技术可对建设区域内的地质位置进行测量,由于周边相关城市数量高达20 个,为了避免地震局所选防震设施建设点位对周边城市正常生活秩序产生不利影响,故而专门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城市周边150km范围内的地质情况予以精准测量,以此扩大了测量范围,避免超过50km 目标范围外的地质环境不佳。在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可对本工程项目中包括水井、河流、沟渠、滩涂在内的地理位置进行确定,通过绘制坐标点、水系点保证后期抗震设施布置到位。因此,若在地质测量中善于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可有效提升测绘工作的有效性,并且也能防止出现测量资源损耗等不良问题,造成测绘效率下降[2]。

(2)GPS 测绘技术。GPS 测绘技术也是数字化测绘技术中的重要类型。它最早应用于军方定位场景中,而后将其应用于地质测量工作中,因其具备24h 实时监控功能,故而可保证地质测量结果的高精准度。一般情况下,在实践应用中,GPS 测绘技术可通过对地质测量区域内地质条件、水文环境等多项地质信息予以准确测量,之后将测量结果反馈给计算机设备,经由测绘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精准分析,绘制出测绘图像,由此快速知晓地质测量结果。相比人工野外测量作业,无论是时效性还是准确性上,GPS 测绘技术有着突出优势,并且不会加重成本负担,促使地质测量项目的经济性有所提升。此外,由于以往在GPS 测绘技术下采用的静态测量法常需要设置长达60min 的测量周期,造成测量效率有所降低。据此,为了满足现今地质测量要求,还可依据快速静态测量法对原有GPS 测绘方法予以完善,扩大GPS 测绘技术的应用范围。快速静态测量主要是借助两台GPS 接收机作为参考基站实现测量区域内地质信息的精准采集。但由于GPS 测绘技术常需要获取GPS 信号,故而若所处测量位置GPS 信号弱或者位于山区内,GPS 测绘技术将无法体现出真正效用。此时,可以其它数字化测绘技术为首选。从GPS 测绘技术的实践成果中可发现:此项技术在矿物质勘测工作中适用性更强,它可针对土层结构予以分析,进而全面掌握该地区的土层特征,为今后工程建设与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便捷条件。

(3)数字栅格技术。数字栅格技术主要是通过绘制地形矢量图与三维图像的方式,实现地质区域的有效测量。测绘人员在地质测量阶段需要做好地勘工作,联合计算机设备以及测绘设施对地质测量区域内的地质图形进行绘制,并对地质资源、地理位置进行集中管理,之后可与初始测量图加以比对。数字栅格技术主要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它的存储空间较大;二是它在地质测量数据处理上效率更高;三是它能对测绘图形进行数字化转化,进而运用多个数据格式,实现测绘信息的合理传递。比如大庆市曾依靠此项技术对当地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进行精准测量。根据当地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专门依据数字栅格技术设置了20 项测量指标,并依据GIS 测绘平台,为栅格数据的采集创造了数字化条件,最终经由数字栅格空间为当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带来了全新的指引方向。因此,数字栅格技术在地质测量中的应用可实现地质信息的有效整合。

(4)数字摄影技术。数字摄影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 实际60 年代,而数字摄影技术的推广不但可降低摄影成本,而且还具备环保特征,经由数字摄影技术可将地质测量过程中形成的影像资料转化为电子数据,之后可妥善保管在存储卡中,因其在影像拍摄中无法借助胶卷等材料,进而削弱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另外,在其存储卡中存储的影像信息可满足测绘人员的自由下载、修改需求,甚至可在多个移动设备上快速传输,由此提高了测量信息的利用率。因此,将其应用于地质测量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从以往使用的测量摄影装备上可发现:原有摄影装置价格较高,并且在信息共享上存在一定的阻力。而今可运用数字摄影技术实现地质信息的精准测量,并对测量图像加以追踪,由此为测绘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由于数字摄影技术还能凭借三维地形图绘制测绘图,故而它的应用还可改善传统测绘作业中的精准度。因此,需进一步强化数字摄影技术的实践效果,促使地质测量趋于数字化测绘发展。

(5)数字遥感技术。遥感技术也是实现数字化测绘的重要技术手段。由于遥感技术在空间场景地质信息的测量中有效性更高,故而它常应用于地下工程地质测量环节,尤其对于管线的布设或者地下设施的布置等,均可运用遥感技术对静态物体以及动态物体进行精准定位,并形成遥感图像,以此为测绘人员直观的呈现地质测量结果。首先,测绘人员在开展地质测量工作时,需固定好遥感平台,便于在地质测量范围内快速将测量信息反馈给遥感接收站;其次,在遥感技术实际应用期间,还需要引进预处理系统,它可通过磁带等材料传递遥感测量信息;再者,经由地面实况科学调查,可掌握地面物质光谱特征,之后可在电磁波辅助下实现地质测量;最后,在遥感技术数字化测绘过程中可对遥感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便于找到关键信息,保证测绘结果更加可靠。基于此,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质测量中有着突出价值,值得予以推广,并以此为基础为地质工程建设以及防震抗灾项目的开展提供高精准度地质测量信息,由此改善测绘现状。

3 结论

综上所述,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质测量中有着显著优势,它是运用高新测绘手段与数字化测量设施对地质信息予以采集、分析,并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据此,应从地理信息技术、GPS 测绘技术、数字栅格技术、数字摄影技术、数字遥感技术等方面着手,促使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为地质测量工作提供新指引。

猜你喜欢

栅格测绘摄影
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测绘质量的措施
栅格环境下基于开阔视野蚁群的机器人路径规划
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中应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3D SLAM在农房不动产测绘中的应用研究
超声速栅格舵/弹身干扰特性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反恐防暴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栅格地图中激光数据与单目相机数据融合的车辆环境感知技术研究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