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八佰》特效化妆谈战争电影中暴力美学的应用

2020-12-09吴亚楠

现代电影技术 2020年11期
关键词:风机尸体战争

薛 松 吴亚楠

(笨鸟视觉公司,北京 101400)

1 战争电影创作中的核心原则

1998年斯皮尔伯格拍摄的 《拯救大兵瑞恩》,重新定义了全球战争片最核心的创作原则——真实。包括《太极旗飘扬》《血战钢锯岭》以及中国近年的经典《集结号》等,这些战争片的口碑佳作,无不都遵循着一个原则——还原真实。2020年在影院刚复工不久便上映了一部现象级的战争电影 《八佰》,这部电影将战争以最真实的模样进行呈现,在制作技术上,把国内同类电影工艺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级别。

战争电影中伤效的创作需要基于三种真实,战争真实、艺术真实和技术真实。

图1 《八佰》电影海报

伤疤尸血是还原战争真实不可或缺的元素,对表现战场质感、强化战争氛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刻画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传达正确情绪的关键点。基于真实战争的模样去再现战争,同时也需要弱化感官上让人不适的血腥画面。在真实战场上不愿直视的死法比比皆是,电影是艺术,是精神写实而非记录写实,在伤效创作中要找到战争与艺术两者间的平衡点,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并且在最终的伤效呈现上所用的一切技术手段都必须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以电影为载体的战争暴力美学,经过电影艺术的加工处理后更具其独特美学功能,它不仅能给人强烈的视听快感,满足人们追求刺激的心理需求,同时也能恰到好处的拿捏真实与审美愉悦之间的矛盾点。

2 战争电影中的造型设定技法与暴力美学

在战争类型片上,刻画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传达正确情绪这三个原则是伤效创作设计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2.1 刻画人物性格

通过在演员身上增加老疤、新疤、新伤等手段,交待角色本身的经历,让角色变得有故事,让演员隐藏在角色之后,让观众能够感受到角色的张力。

图2 魏晨形象设计效果

在电影《八佰》里由魏晨饰演的朱胜忠是一个脾气暴躁且会画画的文艺生,但魏晨本身长了一张特别干净帅气的脸,为了贴近角色,特效化妆师在他脸上加了一块若隐若现的老疤,使其彰显出经常年战争杀戮折磨后蜕变的凶狠,但又保有角色在战前的艺术气质,人物性格的两种极端恰当好处的相融,一块陈旧疤痕隐喻一段硝烟故事,展示出战争最可怕之处不是肉体上的饱受蹂躏,而是灵魂上的严重摧残。

还有在影片中饰演雷雄的张承,起初他很质疑自己的形象演不了老兵,阳光帅气的大男孩怎么也无法跟杀人如麻的老兵联系在一起,但特效化妆师在他左眼眼尾处做了老疤处理,通过上妆技术把他原本的大圆眼,拉成了三角眼,再配合伤效质感的营造,上完妆后张承看着镜中的自己说了句:我相信我就是一个老兵了。

图3 张承形象设计效果

2.2 推动剧情发展

通过对群众演员的伤情设计,来丰富战争细节,提升战场质感,突出主角的戏份。影片中护旗那场戏,所有尸体的摆放位置和摆放姿势,被打得残肢断臂的伤效设计,演员的伤效、血效的呈现效果以及战争质感和氛围的营造要求非常高,难度也很大。这场戏特效化妆部门联合全组各个部门一同协作,采取了结合炸点的真人伤效、残疾演员断肢伤效和爆破用人道具,多种手段相结合,完成了这场令人震撼的视觉画面。

图4 护旗场景伤效设计效果

2.3 传达正确情绪

在电影里任何一个镜头,都应该传达出导演想让观众通感的情绪,对于死伤的设计,同样秉承这样一种原则,当观众看完一场死伤之后,应该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是同情? 是心疼? 是解恨? 还是难过? 不同的情绪传达,应有不同的伤情设计。影片中导演希望观众看到小七月的牺牲能产生心疼,有一种情感共鸣在里面。按照战争的真实以及剧本的描述,小七月牺牲时脸被打烂,这样在观众视觉感官上只会有惊悚和刺激,很难传递出悲悯的情绪进而引人思辨。从战争美学的创作角度出发,最终决定减轻血腥,调整方案让小七月被割到颈动脉而死,但经测试后发现血效的喷涌效果会喧宾夺主成为观众的焦点,而非聚焦人物本身,这与导演想要传达的情绪背道而驰。随后在进行了多次的测试修改后,最终采用道具玻璃、伤效假皮和埋管喷血的技术手段去完成,保留玻璃划破颈动脉的部分,但血被设计在碎玻璃下喷涌,弱化血效效果,既能使小七月面容完整也能让观众的注意力聚焦在小七月而非喷涌的血效上。看着影片中小七月负伤失重倒地,嘴里流着血,眼含疼惜的看着小湖北,慢慢失神,战场的灰烬飘舞,缓缓落在他的脸上,战场上的少年,硝烟下的成长,用热血坚守故土,在这一刻明白家园的意义,让人都倍感揪心与伤愁,目光不止处,唯心灵可达。

同样在欧豪饰演的端午牺牲的那场戏,为了保护演员表演情绪,让演员身处于真实场景之中,不再靠想象去演戏,特效化妆师设计了端午腰侧被击中后流肠的伤情效果,考虑到机枪子弹的口径,就算只是擦过,创伤口也足以大到流肠,所以采用了道具肠、伤效假皮和喷血装置去实现这个效果。其中端午用饭盒扣住肠子这个细节是战场上真实存在的,以前在战场上但凡受伤流肠,都会先用饭盒扣住肠子不让它继续外流,随后才开始包扎处理。端午这个角色不仅是为观众传递情绪的关键人物,同时还是让小湖北从在战火中的懵懂参与,逐步转变为内心坚定死守家园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只是口吐鲜血的话不足以撑起这份情绪,也把死因交代得含糊其辞。

锅炉三大风机为离心式风机,一次风机设计为入口挡板控制,二次风机、引风机设计为入口挡板、液偶联合调节方式,由于锅炉三大风机的设计裕量较大,存在一定的节流损失。对锅炉一次风机、二次风机、引风机进行变频改造采用“1拖1”工频/变频切换方案。即在每台风机电机与6kV开关柜之间加装高压变频器,拆除二次风机、引风机原有的液力耦合器,改为风机与电机之间用短轴刚性连接,风机变频装置与电动机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

3 战争美学中伤疤尸血呈现的技术要素

3.1 伤效设定中的真实人体医学借鉴

不管是特效化妆还是电影,都属于造假的艺术,只有熟知真实才能媲美真实,电影 《八佰》的特效化妆设计在真实素材的基础之上结合外科医学、法医学、军事医学、解剖学、血迹形态分析等理论构建了独立的伤效体系。

在医学领域创伤的范畴很广,仅只是表层可见的外伤也分皮下伤、浅创伤、开创伤、撕裂伤、枪弹伤、炸伤、烧烫伤、医学外伤、昆虫类和动物类造成的伤等;每一种不同类型的伤都需要把伤害武器、伤害力度、伤害速度、伤害位置、伤害时间以及周边环境等不同因素考虑在其中。

图5 俞灏明崩溅擦划伤效

在影片中设计的崩溅伤、擦划伤等就是基于对真实战场环境的考量,士兵的脸上除了炮灰和血迹外,应有在高破坏力打击爆炸下产生的石块、弹片以及碎玻璃碴,由于冲击力和高速飞溅的物理作用下,擦划伤和崩溅伤是战场中极为正常且高频发生的伤效,以及士兵们长时间处于战斗状态因缺水和战火长时间燃烧导致空气环境极为干燥而引起嘴唇干裂起皮的妆效。

图6 小七月刀伤

此外,片中还有小七月为了救谢晋元时留下的刀伤、日本军投入四行仓库内的毒气造成的毒气伤、老算盘被打断手指的断指伤、郑凯跳楼后手臂骨裂伤、老铁的脚部以及脸部被打中的枪伤、夜袭时日本士兵被动态割喉的血效、残疾演员的炸伤等。

3.2 超写实道具尸体尸块

尸体和伤效一样包含的范畴很广,尸体大范围的分类会包含有:机械性损伤造成的死亡、机械性窒息死亡、高低温及电流所致死亡、中毒死亡、急性死亡等。在电影 《八佰》中用到的尸体除了急性死亡没用到外其他的几乎都用到了,影片一开篇的焦尸、干尸、被炸断的尸体尸块、日军偷袭后从仓库内往外扔的高抛尸体、浮尸、战场上的陈设尸体、砍头尸体和演员接戏用的尸体等。

尸块主要会用在战场的陈设以及演员被炸断的瞬间,需要整个被炸断过程的动态展示画面。用在《八佰》的尸块数量有200种,被炸得血肉模糊的残肢断臂以及身体上下、左右分解的尸块等,在死时不同手势姿态上,尸块的长短上做不同程度的炸伤效果,不同种类的尸块越多越能丰富战场效果。

在影片里有个镜头是青年大学生阿邱被枪榴弹拦腰炸断,但人还没有死,要实现这个设计需要把演员真身藏起来,制作与演员本人衔接的被炸假体,在实拍场景中找到一个灯光孔,做好支撑,又请置景组协助完成假地面的制作,经过数次演练,效果可以满足拍摄要求。

图7 头部模型细节还原

3.3 满足IMAX6K 大特写级别拍摄

电影《八佰》的拍摄全程采用IMAX 6K 摄影机,所有的尸体道具不分景别必须按真人的高标准去制作,不能出现任何橡胶质感的尸体,所以特效化妆部门为此做了很多技术调整和技术创新,其中包含硅胶配方调整、上色技法、毛孔级假皮精度、超写实肤色处理、按真人毛发走向手工植毛,以假乱真的细节还原,完全能满足IMAX 6K 大特写的砍头效果。

3.4 符合全组各部门要求的血浆研发

通常在剧组凡涉及到血浆,都会有自己调配的血,每个部门需求不一样,对血的要求也会不一样,这也导致血浆色彩和质感不一致,为了追求血浆效果能完全一致,导演便把调制全组血浆的任务交到了特效化妆部门。参照好莱坞进口血浆色彩标准,结合各部门对血浆的不同要求开始自主研发,最终研发出的血浆在色彩和质感上都能媲美真实人血,并亲测在零下27°的严寒里血浆依然能正常流淌。

图8 调配血浆效果

3.5 喷、流、涌、溅、渗的血效营造

在战争电影中呈现战争的残酷不一定全是残肢断臂和尸体,血效的营造也是很关键的一点。不同的致伤武器、不同的伤害程度以及不同环境下对于血液呈现的效果也会有不同的要求,为此电影 《八佰》的特效化妆部门归纳总结出了五类常用于影视拍摄的血效营造:喷、流、涌、溅、渗。

血喷的效果大多出现在伤及动脉的创伤口,但动脉损伤也得区分是完全断裂还是部分破裂,完全断裂时会由于肌肉收缩导致管腔狭窄,会阻止部分血液流出;部分破裂时管腔不会变窄,血液会在压力的作用下大量喷出或流出。在 《八佰》中有一场砍头的戏,当头被完全砍下后,营造的血效是大量的血流,这点是基于真实专业的血迹形态分析原理去做的。

血流的效果大多出现在外伤,只伤及静脉的创伤。

血涌的效果大多出现在伤及肝脏和脾脏的区域。

血溅的效果大多出现在伤及动脉和高速打击暴力以及枪伤等,在影视拍摄上血溅的效果还能渲染氛围表达情绪,如一个人残暴的砸击另一人脑袋、砍头的过程等这些不宜表现的残暴画面,通常会通过溅袭击者一脸血以及对周围环境做不同血效营造,去表达情绪渲染血腥恐怖的氛围。

血渗的效果大多出现在创伤口衣物和包扎纱布上。

以上仅是基础判断,更多要根据现场拍摄和剧本描述来营造真实合理的血液效果,如血液的大小、形状、位置、浓度、分布、出血速率、医学方面导致的出血、外伤出血等。

3.6 烟火与爆破

在战争类型电影中,烟火爆破与特效化妆的结合,是最容易实现战争质感的手段。《八佰》特效化妆部门联合国内最著名的烟火爆破大师尹星云老师共同协作就人体炸断、动态中枪、爆头、残疾演员的假肢爆破等问题,做了大量实验测试,效果斐然,取得了一手的资料和数据。

3.7 低成本氛围伤效技术

在《八佰》拍摄现场,每个部门为了配合拍摄都严阵以待,特效化妆部门也不怠懈,为了在传统技法上压缩时间,提高拍摄效率,就得解决常规的上妆时长久、假皮不能重复利用等问题,在经过多次的研究测试后,独家研制了伤效绑片、伤效服,可实现5分钟交装、能满足近景氛围伤效拍摄的同时还能重复利用,这不仅大大节省了时间,也大大节省了制作费用,在伤效氛围营造上效果也很逼真。

3.8 战地救护

国内战争影片很少表现战地救护的场面,事实上,任何一场战斗,伤员的自救与救护都是必不可少的军事准备。为此剧组专门邀请军事医学院校的战地救护教师讲解战地包扎、战地救护、伤员抢运等知识。结合军事指导臧雷老师提供的专业资料为剧中战地救护场面准备了包括截肢、缝合、取弹片、止血等若干表现点,并提供了包括尸体、满箱的被截断肢、手术台断肢陈设等环境。

4 结语

真实的故事应该配以真实的血腥,这不是在宣传提倡、颂扬战争,而是以技术展现的实体特效让观众看到真实战争的模样,能对残酷的泯灭人性的战争产生深深的恐惧和厌恶。在镜头的震撼之余,更祈祷和平,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留给观众想象和思辨的空间,亦是观众对影片中战争暴力美学的自我延伸意识。

电影暴力美学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我们应该做的便不是批评与回避,而是站在相对客观的角度对暴力美学做积极的探索,在满足人性底层蕴藏的潜暴力时也为宣泄情绪做正确的疏导,升华艺术的欣赏。

猜你喜欢

风机尸体战争
轴流冷却风机电机频繁烧毁的处理过程及原因分析
基于自升式平台的某海上风电场风机安装施工方案
打败仗
背尸体的女人
船舶风机选型研究分析
生命的起源,也许只是一具尸体?
象牙战争
捡尸体
战争催生的武器
漳山600MW机组正常运行中单台一次风机停运和并列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