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必要性与存在问题分析

2020-12-08玄志振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9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必要性

玄志振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基层生态环境信息化在支持环境管理科学决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层环境信息是环境数据的主要来源,推进数据资源整合、信息化工作协调、环境数据建立与应用、信息资源目录建立等措施,加强基层环境信息化建设,实施科学决策。

【关键词】基层;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必要性;问题

引言

信息时代对社会各领域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建立基于环境信息的大型信息平台,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环境信息的产生是基于云计算、人工智能、建模、环境数据和信息分析,环境质量评价、生态安全评价和生物多样性评价为生态建设提供了依据。

一、基层环境信息化的必要性

环境信息主要包括地面观测数据、卫星遥感数据和社会统计数据。通过环境监测系统获得的地面监测数据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例如,作为环境空气质量的自动化监测,污染物在线监测和地下水监测,环境信息化包罗万象、连贯性强、规律性强,基层环境监测信息关联性强、时效性强,而且在精确的环境管理中起着有效的、主动的、精确的作用。同时,基层环境资料,包括环境污染统计、环境评估许可证,污水排放许可证、放射源等,是环境信息的基础。以上信息是一个信息分析和数据应用的平台,进行环境质量判断的研究,污染源等。

二、基层环境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统一的信息传输系统

现阶段,我国基层生态信息和数据复杂多样。数据传输系统各不相同,没有整体协调。每个系统独立运行,在协调监测和支持决策方面很难充分发挥作用。

(2)缺乏发达的基础设施

目前,我国基层缺乏统一的全生态信息化模式,也缺乏统一的采集、整合规则和标准。在一些基层地区,生态信息学改造改造是通过轻管理、推进生态信息学建设,但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生态信息学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3)缺乏合格的专业人员

在基层,在环境管理部门,资讯科技专业人员的数目不多,现有的信息技术不能满足系统管理的实际需要,生态信息学及相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受到限制。在一些基层日常工作场所,缺乏综合运用环境保护知识、法律知识的专业人才等。

三、基层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1)信息系统顶层设计的建立和完善

在进行基层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顶层设计,对现有资源的进行整合。在生态环境信息化系统的顶层设计中,首先需要设定科学的战略目标,构建科学、智能化的信息系统,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根据现阶段社会文化环境,构建生态环境动态管理体系。同时,政府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家战略发展目标,全面实施顶层设计工程,建设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系统,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的原则,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为建立环境信息提供基本条件,并按照法律法规提供当地生态信息。

(2)建立和改进综合数据信息中心

在基层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主要数据进行深度整合。为了有效的提升数据的实用价值,需要做好对数据信息的处理。从宏观上看,首先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构建数据云平台。通过构建云平台,国家可以对环境保护和管理数据进行集中收集,并确保高效的数据集成和反馈。构建云平台还可以为生态环保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提供基本保障,进一步提升数据整合和管理更新模式调整的积极价值。基于云平台构建、建设和完善综合科学数据中心,构建智能动态数据中心,克服传统数据采集任务的不足。为了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在对数据中心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整合数据监控、集成、筛选、共享、智能化等多种因素,构建智能化的数据中心。智能化数据中心的建设需要以数据为核心,兼顾智能需求,进行科学规划。在数据中心中,构建内部数据库时,必须从各个方面考虑实际操作的难度和可行性,并充分认识到提高数据定位和管理的价值。

(3)基础工程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技术创新的不断加快,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对基本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及技术和发展的各个方面和要求的整合。环境保护和管理必须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基础科技项目建设的要求和标准。第一项任务是改进网络的基本功能。这也是本阶段动态数据监控的基本要求。有效提高本地网络的实际接入效率,提升网络运行的稳定性。还需要构建完善的物联网基础设施体系,能够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地集成,并为普及部署提供必要的物联网测试基础设施。

(4)构建多维平台协作机制

生态环境治理包括很多方面。信息系统的价值在于全面的互联网、工具化和效率。对于信息系统的建设,通过协调系统的管理,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实施的标准化。同时,由于不同城市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差异比较大,过去很难对数据进行交互和整合。应在各级建立有能力的服务机构,地方政府应共同构建环境保护机制。通过数据资源的标准化部署,打破数据壁垒,构建合作基础能力。不同地区在生态环境方面都有相应的技术能力和技术对策。通过信息化建设,形成最大的技术解决方案,在各种突发事件中利用技术协作,是十分必要的。

(5)资金充足

节能和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系统建设,目的是让信息系统在节能和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作用和影响。所以,在信息系统建设的初期,也需要保证充足的资金,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使节能与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的建设得以进行。

(6)专业的工作团队

拥有专业的工作团队,朝着团队多元化、人员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目的是保证工作团队的综合能力,员工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充分了解节能减排的内容、要求和标准。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政策的规范执行,从而影響节能和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的实施。

(7)改善基础设施,降低设备故障率

无论是节能减排工作还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都需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所以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改进基础设施,包括机械设备种类、性能,和应用方法。此外,建立“专人专管”项目,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让每一个基础设施都由专业人员监管,定期对基础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并记录相应信息。根据每次记录的信息和数据分析,为基础设施的引进、维护和更换提供有利条件。此外,在完善基础设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引进和应用环保设备设施,为环保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要求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完善,避免影响后续工作的质量。

(8)加强能耗监测,严格控制能耗

目前,我国最大的能源消耗是电力、汽油、柴油等能源。还要注意节能和生态环境保护环节的能源消耗控制,建立独立的管理模块,加大对能源消耗的控制力度。仍然受先进技术的影響,可以在PC、手机应用程序等上随时监控功耗,并可以设置功耗统计账户。账目信息要求真实准确,具有财务凭证的含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定期监测能源消耗情况,选择月度、季度、年度表格等汇总生成能耗监测报告,更有利于能耗监测。

(9)保证环境监测信息和数据的准确性,为环境保护提供重要依据

环境监测信息和数据的准确性,不仅直接影响环保工作的质量,也是落实环保工作的重要依据。环保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对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整理成表格或专业报告,上传至外部监测机构进行跟踪,最终形成科学的监测报告。环保部门只需在管理平台上运行,即可完成环境监测报告工作。专职环保节能管理人员负责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记录的增、改、删、出。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各部门相互配合,确保环保法规的顺利实施。就我国环境污染的保护和有效解决及相关问题开展工作。

结语

总之,在基层环保信息化建设中,要明确生态信息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基层生态环境信息化的建设,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推动环境信息化与环境管理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董玉红,刘世梁,张月秋.大数据在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与问题[J].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2017,(3):20-28.

[2]赵海凤,李仁强,赵芬.生态环境大数据发展现状与趋势[J].生态科学,2018,37(1):213-220.

[3]王建民.《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政策解读[J].环境保护,2016,44(14):12-14.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必要性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