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信息技术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2020-12-08邓丽娟

数码设计 2020年15期
关键词:作业信息技术语文

邓丽娟

摘要: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条件、教育水平也有了相应的提高。现代技术为教育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作为教师,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学会在课堂上灵活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为学生呈现不一样的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中获益。

关键词:

小学语文;信息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9129(2020)15-0291-01

以网络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创造最佳的契机,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感受,真正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的知识,引领学生把学科知识延伸到课外,推动课堂教学创新的实施,赋予课堂崭新的面貌,为不同学科的教学带来更具活力的内容,注入强大的力量,真正吸引学生,以保证教与学的协调发展,实现课堂教学的完善、优化。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对其进行合理地整合,发掘出有效的教学资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丰富学生语文学习的范畴,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努力克服传统教学中的弊端,更高效地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以达到学生综合素养的不断提高。下面就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就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状况,以及整合的有效策略,进行如下探索:

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开始和课堂接轨,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要积极地推动多媒体走进课堂,丰富传统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进行视频、音频的播放,以此来丰富课上学习的内容。相比较于教师单纯的讲解,音频、视频能够给学生呈现更多的内容,并且视频、音频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在播放视频、音频的过程中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内涵。

1运用互联网进行课后的监督,提高作业质量

作业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辅助工具,通过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能够反映出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把握程度、临界程度。教师在为学生布置作业后,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线上的监督,规定时间让学生在线上进行打卡,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教师也能够直接看到学生作业的反馈,并进行线上的指导,既提高了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也减少了第二天的工作量。比如让学生利用手机录制自己背诵古诗文的视频,然后发送给我,进行检查。在学生默写的过程中由家长进行监督,规定在晚上八点之前进行作业打卡。在刚开始的时候有的学生打卡的时间会比较晚,并且也会出现忘记的情况,坚持了一个星期之后,学生逐渐习惯了这样的学习模式,养成了按时打卡的好习惯。每天的作业都能够按时完成,而且保证质量。学生养成了习惯,在其他的学科也取得了良好的表現。

2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设计课堂问题,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

问题的设计,是一个不断递进和完善的过程,能够把学生的疑问发掘出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促使学生层层深入地解答问题,领会问题的主旨,制订出合理的学习方案,有计划地进行语文学习,及时地进行反馈,突出重难点问题的本质,然后借助网络和课件设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随时掌控学生的学习情况,把问题进行整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意识,真正把学生打造成知识的创造者、资料的搜集者、课堂的主宰者,以达到课堂教学改革的优化。

3利用手机进行课前自主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成了非常普遍的一个事物,手机的存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教师可以利用手机在相关的学习软件上发布课前自主学习的资源,让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己进行思考、分析,在上课的过程中也能够听得更加有针对性。并且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有益于语文这一学科,也会给其他学科带来一定的有益的影响。

4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导入,开启学生学习语文的大门

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主要是凸显出学生的个性化特征,真正把学生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以全面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课堂导入环节的设置,是展示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引领学生进行学习的有效途径,特别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更能为学生带来不同的体验效果,彻底改变依靠黑板滔滔不绝的讲解方式,促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实现课堂导入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有效地改善教学环境,把抽象的语文知识,以形象的方式,在课堂导入,进行科学化的引入,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一步步地把学生带入到每节课的新知学习中,指引学生运用感官去学习语文知识。

结语:总的来说,信息技术的注入,为活跃课堂气氛,感染学生的情绪,带来深远的影响。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全面解决信息技术运用的问题,在以上教学策略的引领下,一步步地布置教学过程,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深入到课堂实践中,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统一,多角度思考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情况,互相渗透、相互影响,体现课堂教学的优势,展示信息技术的魅力,把学生真正带入到深层次的语文学习中,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的重组和整合。

参考文献:

[1]张博洋.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J].学周刊,2019(21):114-115.

[2]百晓庆.探究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8(8):164-165.

猜你喜欢

作业信息技术语文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快来写作业
作业
我想要自由
我的语文书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