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20-12-08杨荣奇

数码设计 2020年15期
关键词:教师应心理健康文章

杨荣奇

摘要:

语文科目是小学课堂的重点内容,对学生的心理以及学习情况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内可有效加强学生的学习心态,指引学生通过良好的教育树立基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营造课堂内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9129(2020)15-0271-01

前言:现阶段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严苛,国家对人才的选拔也要通过全方位的理解才能聘用。但在目前的语文阅读课堂内,学生对阅读的興趣不断下降,无法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为此,教师应认识到小学阶段是学生的重点时期,不断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语文基础内容,发挥领导人的作用,逐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推动学生向前发展。

1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知识在日常的生活当中随处可见,出现问题时也要通过语文知识进行解决,因此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为实现阅读课堂的教学成果,传播新思想、新方法时,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加强学生的道德素养与语文内涵,进而促进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2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根据国家教育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要求,心理健康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要认识到心理健康对语文阅读课堂的意义,在课堂内不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开拓眼界的同时陶冶情操,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促进学生对语句的正确认识。并引导学生具体描绘读后感想,形成学生自身的价值体系,让学生以积极阳光心态不断前进。

3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策略

3.1探究课本内容,挖掘有用知识。因为教师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导致课堂的氛围枯燥乏味,学生没有积极的学习兴趣,无法有效加强学生的知识含量,拓展课外的内容。为此,教师应发挥自身的知识,逐步引导学生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情感,让学生主动表达对文章的认识。而后采取丰富的教学活动,像是辩论、合作探究等,带领学生进一步挖掘文章的内容,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培养的学生优秀的品质。

3.2利用实践内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上,因为教师对心理健康的教育理念没有清楚的认识,导致学生的思想层次无法提升,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所以,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文章的阅读时,可采取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运用实践活动的特性有效指引学生进行学习,以此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并且教师还要在课堂内顺应学生的性格特点,提供学生更多实践的舞台,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比如在学习《草船借箭》时,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通读全文,增强学生对每个段落的理解能力,而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周瑜对诸葛亮会产生嫉妒的心理,带领学生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其次,在说明完文章的知识内容后,教师应让学生对以下词语进行解释,并配上不同的语句,从而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或者教师可让学生自主解决课后习题,使学生明白事情的前因与结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学生冷静、执着的性格特点。

3.3通过角色扮演活动促进学生对文章情感的体会。有效的角色扮演活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灵活运用角色扮演活动方法,让学生仔细揣摩文章中主人公的形象,加强学生的表演能力,利用情感的带入引导学生不断体会文章的思想,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行为模式,从而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推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3.4利用情境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学。情境教学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对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为此,教师应从以下途径实现情境教学法,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1)利用生活与语文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2)采取实物演示情境内容,帮助学生快速理解的文章中心思想;(3)运用图画的方式重现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4)借助多媒体技术的音乐功能的,渲染课堂气氛,营造轻松愉悦的语文课堂。

3.5延伸课外阅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根据著名人物来说,语文知识不仅要体现在课内,更要体现在课外。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心理问题,将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堂外部,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学生的阅读效率。在具体的课外阅读中,教师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不断强化学生的思维,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指导。而后选择教育意义比较大的书籍供学生欣赏,继而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3.4利用写作工作,建立学生的心理防线。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不仅以阅读方法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依据文章中的比喻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此,教师应带领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并引导学生具体说明阅读感想,构建学生的心理防线。而后在学生写作的文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避免触犯学生的不良情绪。并且还要依照学生具体描述的事件,与学生在课下积极沟通交流,逐步改变学生消极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不断积极向上,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4结语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所以,教师以在课堂内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加强学生对阅读方法的掌握,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不断引导学生在优良的环境中认识到行为的对与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之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7,(2).11.

[2]梁学祥.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小学,2016,(11).275.

[3]黄丽兰.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考试周刊,2016,(18).29-29.

猜你喜欢

教师应心理健康文章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