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2020-12-08沈夕钰

数码设计 2020年15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生活化科学

沈夕钰

摘要: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科学和理解科学,小学科学教学更应与小学生熟悉的生活相联系。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在不同的生活体验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小学科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9129(2020)15-0266-01

新课程标准要求,科学课程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小学科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基本策略:

1教师要善于提问激疑,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增长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这不仅能使学生体会科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还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生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生活中处处是科学,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科学现象先学会问为什么?比如:妈妈擦皮鞋时,抹一点鞋油擦一擦,原来的旧鞋子就一下子像新买的似的,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鲜花都在春天相继开放?为什么马路是沥青为原料?每当学生解开每一次为什么的谜团,他们的兴奋与自豪溢于言表。

2运用生活化练习,学以致用

运用生活化练习,学以致用,就是要合理设计课后练习,避免枯燥和不符合生活实际的“题海战术”,重在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不要求学生走出课堂参与实践。要实现小学科学的生活化教学根本落脚点还是要回到生活中去,应改变过去教学评价以科学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纸上谈兵的后果就是学生的应用能为低。学生只有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才能自如的运用课堂中学到的科学知识来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能够把科学知识学致用。

小学生天性爱玩好动,科学课堂学习效果也会因人而异,因此设计合理适量的科学练习是巩固学生科学课堂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然而如今的小学生课业负担偏重,练习也都重复单调乏味,学生丝毫没有快乐可言,作业成了学生厌恶的对象。练习的设计要避免陷入纸上谈兵的误区,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科学应用能力,因此应该运用生活化的练习让学生学以致用。生活化的练习还可激起学生科学学习的热情,学生不再把科学练习当成是负担,而是快乐的科学学习的一部分。

科学是一门同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而且它的本质就是去解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一些疑问。在解决科学疑问时,很多时候需要学生做出一些推断,并通过动手探究,来证明自己的推断,这往往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课堂上的教学时间都是不能完成论证过程的。《科学课程标准》中也说到:“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教学四年级下学期《养蚕》这一课时,在课后要动手去养蚕,认真做好养蚕日记,然后师生一起作比较,再总结出蚕的生长过程。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符合小学生好奇心强、动手欲望强的身心发展特点,更会让学生发现科学其实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3提供运用知识的实践机会,回归生活实际

提供运用知识的实践机会就是要运用科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走出课堂深入生活,重在学生的参与实践。在实际的小学科学教学中,许多人都对科学持有偏见,认为学习科学知识没有多大的用途,课本上的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差太大,这种想法导致很多学生对科学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学好科学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和升学,没有真正发现科学的应用价值。教师要突破课堂的束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既动手又动脑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科学知识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实践是知识的来源,通过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科学问题。科学教学最终的结果应该是教给孩子们学会科学探究的精神和科学探究的方法。所以光是掌握知识是不够的。在进行了一定量的学习之后,要开始训练学生学会去发现、去总结、去解释,然后试着进行一些研究性的活动。

例如:四年级上《我们的身体》这一单元孩子们学得很快乐,不管是实验还是体验活动等等让课堂变得很丰富。在学完了最后一个课时后,我问到大家:“同学们学习了这个单元以后,都有哪些收获呢?如何让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来为我们服务呢?”学生们纷纷动起小脑筋,开始回顾一个单元的收获,“我们要加强锻炼!”“我们的饮食要均衡!”“吃东西的时候要细嚼慢咽,还有不要吃过多的甜食,以正确的方法刷牙!”虽然这只是复习的一个手段,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但是这样的选择也是有目的性的,正因为是贴近生活的,学生才会这么感兴趣,当然我的目的还在于当他们有一定总结的能力以后,能够自然而然地让所学的知识为生活所服务。

总之,学生经过努力自行获取新知后,要求能運用新知去判断事物,能解释一些现象。如学习了《光与热》后,能解释为什么太阳能热水器要设计成这个样子,甚至能自制一个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在学习了《电磁铁的磁力》后,能解释为什么电磁起重机一次能吸起数吨的废铁了。这样联系实际的教学,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既深化了科学知识,又解决了实际问题。当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用来解释生活现象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在无形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代维维.《科学课堂生活化教学对策》[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02

[2]孙青.《关于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课堂的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9.12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生活化科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饮料瓶中的云
探析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
科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
梦想中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