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爱“留守儿童”,情建温馨家园

2020-12-08刘顺招

数码设计 2020年15期
关键词:亲情留守儿童儿童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产生了我国现阶段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

湖北省麻城市盐田河镇中心小学处麻城东南山区,由于地理环境因素,农村小学学生中,有2/3是留守儿童。鉴于此种情况,学校始终把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领导学校工作的核心,朝着“让学校成为‘留守儿童温馨的家,让每一名‘留守儿童都绽放生命的光彩”这一目标努力奋进。

关键词:

留守儿童;关爱;温馨家园;案例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9129(2020)15-0205-01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掌握思想动态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团市委、镇团委引导少先队组织为学校的“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包括性别、出生年月、家庭地址、家长去向及联系电话,代理监护人姓名及住址、联系电话等,分年级分班登记造册。

建立“留守儿童”资料库,有利于对他们进行个性化管理。学校辅导员可以利用档案逐一分析他们性格、特长及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管理,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成立关爱队伍,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为了使“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消除孤独心理,学校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组,校长刘顺招同志担任组长,成立“代理家长”队伍,由留守儿童所在班级的班主任与任课老师担任,为寄宿在学校的留守儿童安排专门的生活辅导员,当学生的“代理家长”,做学生生活的关照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

2.1深入了解情况,扎实开展关爱行动。

(1)定期安排班主任、科任老师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在家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与帮助。

(2)通过学校设立的热线电话,引导学生每个礼拜与家长通一次电话,向家长汇报自己在家的学习与生活情况,让他们了解父母在外打工的辛苦,加强亲情的沟通。

(3)安排教师经常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为他们解决遇到的难题。

(4)督促学生每月给在外打工的家长写一封信,用文字的方式进行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感受到浓浓的亲情,从而得到心灵上的慰藉。

(5)在学校里做到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

(6)以乡村少年宫活动为载体,培养和发展留守儿童各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从小培养他们勤动手、善思考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在活动中增长才干,同时可以通过少年宫团队活动转移留守儿童专注点,化解他们的孤独感。

2.2针对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学校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学校专门聘请了专职保育人员,与他们同吃同住,全天候给予关心照顾,对他们的生活起居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

(2)学习上给予关注。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全天在校,学习上做到课堂上多关心,课后多辅导,并且安排了专门的老师对他们的学习进行督促与指导,安排好晨读与晚自习,老师们有针对性地对每位留守儿童一天以来的学习进行复习,督促他们完成作业,为他们补缺补差,努力让他们在校学得好,学得牢。

(3)亲情关爱,心理上给予指导。因留守儿童长期见不到自己的父母,难免会感觉到亲情的缺失,为了让他们感觉到远在天涯的父母近在咫尺的关爱,学校专门设立了免费的亲情电话,每周三晚上开放学校微机室,让学生通过QQ视频和父母聊天,为他们提供联络亲情的平台;学校心理咨询室门口设立知心信箱,给他们一个倾诉的空间,学校安排心理教师给予他们抚慰与疏导,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学校的浓浓“亲情”。

3构建关爱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仅仅依靠学校微薄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学校重视与家庭、社会的合作,努力构建关爱网络,以形成关爱合力。

3.1加强与家庭的沟通与联系,号召家长开展亲子教育活动。学校引导家长平时多给孩子写信打电话,多与老师沟通,多了解孩子在学校、家中的情况,关心他们心灵上的感受等;不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特别是家庭与学校如何配合好进行经验交流;学校不定期致家长一封信,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情况;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努力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3.2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学校设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对学校的留守儿童给予多方面的关注,经常深入到学校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及心理状况,深入家庭了解实际情况,对困难留守儿童开展救助。

3.3各班建立家校qq群或微信群,及时和家长通报学生在校生活、学习、行为习惯、安全问题等方面的情况。

4依托班队组织,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

生活的照顾,学习的关心,亲情的沟通,让广大留守儿童们有了“家”的感觉,但作为成长中的儿童,他们空闲时间如何安排,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

学校要求学校辅导员、生活老师要做到“五多”:多一缕注视、多一声问候、多一丝微笑、多一次拉手、多一份宽容,把“留守儿童”当作自己的子女,让浓浓的师生之情荡漾在彼此胸中,镌刻成永恒的记忆。

学校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加班会、队会、书画展、文艺演出等活动,班队活动中,有他们的身影;读书活动中,有他们的声音;文艺活动中,有他们的歌喉;同时学校還组织开展“父母打工多辛苦”“爸妈挣钱为了谁”的讨论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之中受到教育,学会感恩,学会包容。

在节假日之际,学校少先大队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在六一组织“文艺汇演”活动,师生同乐;在重阳节,组织他们开展去敬老院慰问老人,让他们在得到关爱的同时也学会关爱别人,传统节日,学校都会组织他们聚在一起,让他们体验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教育是爱,关爱是情。我们将继续倾注情和爱,让“留守儿童”心中真爱长留,童真永存。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构建“留守儿童”温馨快乐的家园,共同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参考文献:

[1]周兴国,林芳.爱的缺失与补偿——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象学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1(1).

[2]孟一江.李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2009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

猜你喜欢

亲情留守儿童儿童
亲情的滋味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增进亲情的项目推荐
爱的内涵
假如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