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设计扶贫的模式研究
2020-12-08李燕刘元寅
李燕 刘元寅
2018年8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设计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提出实施百校千人设计互助计划,动员高校设计专业师生力量与贫困地区企业设计师开展设计互助行动,建成并免费开放千万数量级原创设计素材数据库,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扶贫路径。
关键词:
脱贫;艺术设计;教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J5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9129(2020)15-0169-01
1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进行设计扶贫的背景和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决胜时期,国家对设计扶贫的支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牵头制定设计扶贫计划、出台各种保障措施、颁布各项鼓励设计扶贫的政策。结合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实施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设计扶贫的策略,可以充分发挥艺术类学科的优势,将设计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将设计扶贫的理念注入精准扶贫项目,立足于农村产业升级,在创意和设计过程中深化产业链条,为当地产业或品牌塑造新形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充分体现高校智力驱动价值。
高校艺术类专业设计扶贫的策略既是助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必要举措,也是实现艺术类专业技能应用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协调发展的有效方法。将高校艺术类专业对接贫困县城或村庄,保护和利用当地文化,以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扶贫,通过设计创新助力扶贫攻坚。
2高校艺术类专业设计扶贫的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
2.1实施现状。目前国内的高校艺术类专业正逐步响应国家号召,试图探索高校设计扶贫的模式,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燕山大学、四川美术学院、华南理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等高等院校在设计扶贫工作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燕山大学将设计扶贫的理念注入精准扶贫项目,立足于农村产业升级和互联网+新农业,为贫困地产业或品牌塑造新形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充分体现高校智力驱动价值,并且取得了阶段性实验成果。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建筑景观设计专业教师和学生与江夏区湖泗街山城村结了设计扶贫“对子”,根据地方特色结合建筑景观专业学生所长,设计了“民俗文化园”,通过民俗展示区、艺术DIY区和果园采摘等项目,为当地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2.2存在问题。目前高校的设计扶贫策略还没有形成系统化,多停留在推出某一件设计来解决落后地区某一生活问题,关于系统性的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与升级优势产业、以设计带动经济发展,利用高校的设计资源进行设计扶贫的具体策略还没形成。
3高校艺术类专业设计扶贫的方法与途径
3.1艺术设计是文化扶贫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的专业优势,用艺术设计起到包装当地的产品的作用。高校艺术类专业涵盖了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和建筑設计等多个专业类别,不同的专业在设计上都有所侧重。
(1)将产品设计、包装设计专业用于农产品的外观设计。目前贫困地区的农副业产品中,有些产品销量不高,与这些产品的外观设计缺乏特色有一定的关系,例如酒、食品等,原生态的产品没有好的产品造型设计,使其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不够引瞩目,因此,可以利用高校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的优势,为其进行当地农副产品的外观设计,设计出具有当地特色的产品外观和包装,既可以提升产品的外观形象,同时可以提高当地的知名度,达到促进销售,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在宣传和销售的同时,树立自己的品牌和形象,提升附加值。
(2)将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用于贫困地的乡村规划。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旅游者,会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会对周边产品起到很好的销售作用,利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专业的优势,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人文、风土民情等,设计具有当地特色和创意的乡村规划,通过平面设计、网络等形式的宣传,打造特色游,让游客感受风土民情。在保留一定原始特色的基础上,也需要对其进行不同创意的设计,例如不同风格的民宿设计,达到更好的旅游体验。结合旅游纪念的设计以及当地特产的销售,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3)以平面设计、影视设计提升当地的形象。产品销售、旅游业发展离不开宣传推广,通过当地形象设计、视频、纪录片等对当地进行宣传。以多种媒体形式进行推广,例如网页、网站等,也包括一些新兴的媒体形式如抖音等。
3.2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高校艺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通常是以理论学习和案例制作为主,缺乏一定的实际应用和实践,将高校的人力、物力、设施等各方面的优势用于扶贫中,可以引入实际的项目案例,加入到课程体系中,对农村扶贫进行优势互补,对高校的教育实践工作也是一种很好的促进,同时定点扶贫基地可以发展成为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接受德育教育的教学实践基地。
4总结
如今我国在扶贫的重要阶段,高校有着较好的人力、物力资源,将高校艺术类专业结合贫困地区对口扶贫,利用艺术类专业的学科优势,针对当地的现有情况进行调研分析,设计出有利于当地发展的规划方案,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这对于高校课程体系的改革,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代亨丽,任萍萍.艺术设计课程置入扶贫项目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92.
[2]任萍萍.艺术设计课程植入扶贫项目的教学创新[J].教育观察,2020,9(06):134-136.
[3]王文凤.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社会服务职能在精准扶贫中的实践探索[J].包装与设计,2020(02):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