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中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价值

2020-12-08余小卫

数码设计 2020年15期
关键词:人脸人脸识别公共服务

余小卫

摘要: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智慧城市已经成为未来地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智慧城市能够运用大数据、物联网、智能AI、人脸识别等关键技术开展公共服务,使城市智能化、高效化,这样的改变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管理成效和市民生活质量,为后续建设规划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对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中人脸识别技术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

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人脸识别技术

中图分类号:

TP39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9129(2020)15-0070-02

人脸识别技术成为了城市公共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通过人脸精准识别身份,现已得到广泛的应用。2014年8月29日,我国出台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确保健康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步入了发展时期,各类公共服务也逐渐完善,从传统的“跑腿自助服务”已发展到“一门式”服务模式。

1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中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要点

智慧城市是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其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将城市各个系统及服务进行整合、集成,促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进而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在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中,需要借助其他技术完成公共服务交互,以此发挥出该技术的效果,具体应用要点如下。

(1)需要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人脸识别数据信息的传递,通过使用物联网传感器进行识别过程中的数据传输工作,主要目的是在获取人脸识别信息后进行上传,从而发挥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效果。

(2)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与大数据分析、数据库筛查有着密可不分的关系,大数据可以为人脸识别提供参考,系统可以根据结果作出决断,在人脸识别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智慧城市公共服务离不开人工智能,且人脸识别技术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简化,如服务中无需人力资源操控识别,可通过人工智能自动开展人脸识别,以此处理相关服务信息。

(4)AR是人脸识别技术的核心,其能够将虚拟数据与现实相融合,通过三维建模、传感以及智能交互将数据明确化,通过AR完成人脸识别的检定,提高公共服务的速度和质量。

2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中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价值

人脸识别有相似性和易变性,可以基于脸部特征进行识别,虽然不同环境、角度下,人脸成像会存在差异,但人脸识别技术依然能够精准识别。同时,该技术能够将已获取图像与数据库中图像进行比较,即图像“是不是你”,且能够辨认图像,将图像存储至数据库,即“你是谁”,在现阶段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中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价值具体表现在:(1)智慧景区: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在智慧景区中发挥作用,如刷脸入园、本市居民打折、VIP通道等,能够提高入园效率,构建智慧景区;(2)公共交通:公共交通的发展离不开人脸识别技术,如火车、高铁等公共交通都是通过身份证件配合人脸识别进入,使信息识别更加精准;(3)便民服务:传统的公共服务需要到社区申请,需要携带大量的证件,如身户口本、驾驶证等,人脸识别可以省去证件,使服务更加简洁。

3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中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前景

3.1结合其他生物技术。人脸识別技术在未来需要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混搭应用,利用人脸识别、声音识别、指纹识别、RRD技术等进行完善,将单一算法过渡到混合算法,以此进一步提高人脸识别的准确度。同时,人脸识别技术需要与基因标识融合发展,通过人脸识别算法,将成像转化为人脸特征数据,得到相似度数值,使其能够应用在高等级服务中,促进技术的发展。

3.2人脸识别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属于神经网络技术,有着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将深度学习模型与人脸识别技术融合,能够开展人脸样本数据训练,使算法模型与现实世界结合,使其能在高层次识别中识别抽象特征,将特征学习融入到了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在满足特定条件的应用场景下,能够超出人类所能理解的形状、角度、比例、肤色等特征,达到超高的识别精度,但数据量巨大。

3.3实现人脸信息共享。人脸数据信息共享能够使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变得具有独立性,通过服务端口将人脸系统数据共享给不同的业务系统,以此作为其它业务系统的数据库,实现数据库共通。同时,在共享建设中需要人脸识别系统结构化,合理利用云存储、分析挖掘,以此对数据保存并实施更新,构建智慧城市独有的公共服务体系,在服务链下构成“一门式”服务,实现服务自助服务。

3.4架构数据信息服务器。人脸识别能够确定个人身份,大大提高智慧城市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城市现代化发展。人脸识别在采集成像后,需要通过大数据系统进行核对与筛查,避免重复录入信息,不仅可以满足各类公共服务系统的需求,且由于人脸识别设备造价较低,可以有效节约建设成本。同时,人脸识别系统可以减少身份证查验,市民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提高群众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增加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结语:智慧城市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能够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质量,需要合理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创新发展,如将各类生物技术与人脸识别技术融合,不断发展现代技术,为智慧城市建设做好铺垫。同时,还应当建立完善的应用管理机制,并建立统一的应用标准,避免因使用人臉识别而出现各类风险问题。

参考文献:

[1]郑华昌.人脸识别技术在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19,003(005):172-173.

[2]姚玲.人脸识别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深度应用[J].中国安防,2017(10):44-49.

猜你喜欢

人脸人脸识别公共服务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研究
玻璃窗上的人脸
人脸识别的“国标”来了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中科视拓开放商业版本人脸识别算法
智力考场:有趣的图片测试
荣耀畅玩7C:人脸识别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对策
“领家系”可爱脸VS“高冷系”美人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