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盆底重建术联合悬吊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2020-12-08周传亚

临床医药实践 2020年10期
关键词:重建术肌电障碍性

周传亚

(濮阳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濮阳 457000)

盆底功能障碍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妇产科疾病,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以及慢性盆腔疼痛等,其中以盆腔器官脱垂最为常见,约占48%,临床常表现为阴道块状物流出、腰骶部酸痛及下坠感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1-2]。既往临床常采用盆底重建术或悬吊术治疗,两种术式均取得良好疗效[3]。本研究旨在探讨盆底重建术联合悬吊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106 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 例。对照组年龄为(60.45±5.86) 岁,孕次(2.73±0.54) 次;脱垂分度:Ⅲ度32 例,Ⅳ度21 例。观察组年龄为(60.41±5.87) 岁,孕次(2.76±0.52) 次;脱垂分度:Ⅲ度31 例,Ⅳ度22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4]中有关盆腔器官脱垂相关诊断标准;子宫脱垂Ⅲ~Ⅳ 度;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阴道伴有不规则出血或宫颈溃疡等症状;合并子宫以及附件病变;手术禁忌证;子宫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精神类疾病;心、肝、肺等器官功能障碍;中途退出本研究或未完成随访统计;参与研究依从性较差。

1.3 方法

1.3.1 常规治疗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盆腔器官脱垂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盆底肌锻炼以及体液补充等。

1.3.2 腹腔镜下子宫高位骶韧带悬吊术

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子宫高位韧带悬吊术。指导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将下肢屈曲并外展,连续硬膜外麻醉并行常规消毒铺巾处理。麻醉生效后于骶韧带外侧顺骶韧带切开盆腔腹膜,上推膀胱,取坐骨棘水平折叠处采用1-0不可吸收线缝合骶韧带,并将同侧阴道顶与主骶韧带复合体处固定。

1.3.3 盆底重建手术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盆底重建手术,具体步骤如下。术中采用盆底康复治疗系统(深圳市科瑞康实业有限公司,型号:AM1000B)和妇科组织修补片、网片植入工具以及网片收回器。第一,前盆底重建手术步骤:取尿道外口双侧4 cm左右处穿刺进入闭孔,而后沿坐骨棘穿出,紧贴两侧耻骨内侧经阴道膀胱间隙穿出;取上述皮肤切口下缘2 cm处穿刺进入,于闭孔下缘穿刺坐骨棘下缘从阴道膀胱间隙穿出,而后取妇科组织修补片铺平于阴道前壁膀胱下方。第二,后盆腔重建手术:取肛门双侧外下缘3 cm左右处作切口,于坐骨棘下缘沿骶韧带穿出直肠,穿出点为距阴道口5 cm左右处,而后取妇科组织修补片铺平于直肠上缘。术中若切除子宫,则将妇科组织修补片紧贴于阴道前后壁即可。两组术后均予以抗感染治疗并随访1个月。

1.4 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手术指标以及术前、术后6个月盆底肌电水平及盆底功能障碍情况。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以及排气时间。盆底肌电水平采用盆底康复治疗系统测定。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评分(PFDI-20)评定盆底功能,满分为80 分,得分与盆底功能障碍呈正相关。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少,尿管留置时间及排气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2.2 两组肌电水平与PFDI-20评分比较

两组术前肌电水平与PFGI-2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肌电水平上升、PFDI-20评分下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肌电水平与PFDI-20评分比较

3 讨 论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指的是因多种因素导致的盆底结构薄弱,引起盆腔器官移位,进而导致各器官功能异常,以盆腔器官脱垂最为常见[5-6]。目前临床常采用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但此术式对患者机体创伤较大且术后复发率较高[7]。近些年盆底重建术与悬吊术逐渐应用于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中,二者均取得较好疗效[8-9]。本研究将两种术式联合用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观察其对患者手术指标、盆底肌电水平及盆底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相关研究表明患者盆底肌电水平对于盆底肌功能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盆底肌电水平越高代表患者盆底肌功能越好[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出血量较少、尿管留置时间及排气时间较短;术后1个月两组肌电水平上升、PFDI-20评分下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大,表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采用盆底重建术联合悬吊术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康复,改善肌电水平与盆底功能障碍。此外盆底重建术通过植入妇科组织修补片,起到恢复盆腔解剖结构的效果,而修补片可增强前盆腔耻骨宫颈韧带、盆腔骶棘韧带以及中盆腔盆筋膜腱弓,最终起到全面修补盆底的作用。因此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1个月肌电水平恢复较优、PFDI-20评分较低。吴宏[12]研究结果显示,将盆底重建术联合悬吊术用于盆底功能障碍性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肌电水平,并改善盆底功能障碍。此结论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这可能与盆底重建术联合悬吊术治疗增加操作难度有关,可通过提高医护人员操作熟练度来减少手术时间。此外,由于纳入样本量较少,未研究远期复发情况,导致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还需扩大样本量并研究远期复发情况,保证研究的全面性。

猜你喜欢

重建术肌电障碍性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观察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青少年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脑功能重塑的功能核磁共振观察
经皮神经肌电刺激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时间选择
女生穿运动鞋与高跟鞋步行腰背肌电比较
假体置换联合LARS韧带软组织重建术治疗肱骨近端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