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寒假期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2020-12-08胡梦楠邱晨希

魅力中国 2020年24期
关键词:寒假王某心理健康

胡梦楠 邱晨希

(山东警察学院,山东 济南 250200)

一、案例背景概述

自从担任山东警察学院治安系2019 级四大队的大队长以来,学生心理健康和思政教育一直是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统计,在75 名学生中,独生子女42人,占56%,非独生子女33 人,占44%,其中有弟妹的9 人,占非独生子女的27.28%。父母务农或无正式工作的有29 人,占38.67%。寒假期间学生长时间居家,难免会对其生活状态、身心健康状况造成一定的影响。调查显示,假期居家时大学生焦虑和不安情绪发生率会有明显上升,焦虑与抑郁呈高度相关。

学生王某,寒假期间每日多次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不当言论,言语间流露出其对生活的不确定感和一定程度的紧张心理状态,初步判断该生已出现心理问题。

二、案例原因剖析

王某出现的心理问题,既不是由单纯的社会原因所引发,也不是单纯的个体家庭环境所致。所谓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个体与生长环境、生活环境之间长期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王某形成了亚健康心理状态,从而在此期间出现了心理问题。

(一)问题始于家庭贫困带来的心理缺陷

案例中的王某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其父母无固定收入,长期务农,年收入微薄,且有较多外账。王某平时与父母的交流较少,其心理负担重、思想易波动,逐步形成如下心理缺陷:缺乏自信。作为贫困生,王某自幼便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他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进入大学后,这种心理更是有増无减。长期亚健康的心理状态逐步内化为其特殊性格,使他难以适应和融入新的环境,不敢面对困难和压力,因而遇事便恐慌而退缩。紧张焦虑。贫困生面临的经济困难有很多,每学期的基本学费书费和日常生活费的来源都是需要极力想办法解决的,因此他们会一直处于一种焦虑不安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的消极状态当中,其心理状态易发生波动,以致其出现非常行为。思考问题不够客观。贫困生在经济长期困难的环境下逐步丧失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看问题易带强烈的主观色彩,遇事不够沉着冷静。

(二)缺乏社会支持系统使其负面情绪没有出口

在学校,性格内向的王某在队内并不活跃,也没有交心的朋友,当其遇到不快时会选择与室友交流;而在寒假期间,由于与外界疏于交流,相对密闭的环境加重了其自身的孤独感和对生活的不确定感,久而久之,王某因心理压力而产生的负面消极情绪无法得到释放,从而导致其种种不良心理的产生。

(三)独立意识增强导致家庭关系紧张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目前处在一个渴望自由和独立的特殊成长阶段,希望自己能得到成人式的对待。所以在此阶段,不少学生可能会感到自己和父母的关系逐渐紧张。以往,离开父母在学校独立地学习和生活,能或多或少地缓解与父母的紧张关系。而在寒假期间,本身与父母交流较少的他,现在却与父母几乎朝夕相处,无意间诱发了家庭问题,强化了家庭关系的紧张程度。

(四)不良情绪的堆积导致该生陷入心理危机

对于公安院校的大一新生而言,寒假实习是接触公安实践工作的第一次尝试。根据学院安排,王某寒假期间在当地派出所参加一个星期的公安实习任务,实习结束后又志愿加入春节安保的队伍。自春节假期开始以来,公安机关配合各部门承担了繁重的安保任务,高速路口车辆人员信息登记、危险路段交通指挥、处置违法违规人员等。与此同时,网络等媒体上不断涌现涉警舆情信息,从而引导舆论导向。紧张的安保任务本就使王某的情绪和心理出现波动,加之实际工作中遇到了大大小小的阻力,以及网络涉警舆情信息的出现,对王某自身未来的职业规划产生了些许影响。

三、案例解决过程

(一)及时联系家长,全面了解实情

为进一步了解关于学生王某的相关细节,我第一时间与其父母取得了联系,将王某近况告知,引起他们对王某心理问题的充分重视。随后我对王某近期的生活状态和生活习惯进行了详细地询问,并与其父母对王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关解决对策展开讨论,力求父母与校方配合默契,全面、及时、高效地扭转王某心理现状。

(二)适时与本人沟通,做好思想工作

在进一步了解王某产生心理问题的相关具体情况后,找准时机和侧重点,及时准确深入地与王某进行了交流谈心,使他的情绪有一个宣泄的出口。起初王某对该问题多有避讳,回答问题时无法完全敞开心扉,不愿进行深入的交流。在一步步引导之下,王某逐渐敞开心扉,开始将其内心所思所想以及其对生活的态度进行分享。根据情况灵活应对,找准时机,对症下药,并对其进行了心理疏导。

(三)加强社会支持系统,及时关注其情绪反应

王某性格内向,朋友较少,寒假期间几乎没有同龄人的交流和陪伴,内心的想法和态度得不到及时分享和交流碰撞,以致其情绪得不到宣泄,久之在心中郁结。因此,组织队委及其室友成立关于王某的心理干预小组,日常及时观察王某的心理波动,做好相应的反馈工作,并主动与他进行经常性的沟通交流,给他强有力的关心帮助和精神支持。

(四)安排心理咨询,进行专业诊治

在与王某沟通商讨,并征得其同意后,及时联系了校内心理老师,对王某的心理状态进行反复多次地咨询和做出专业评判,并对各阶段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专业的疏导,并鼓励队内同学与其多多沟通交流,力求使王某心理危机得到科学及时、精准高效地干预和解决。

在校方统一部署、多方通力协作等默契配合下,王某的心态出现明显积极变化,他删去了个人社交平台上的言论,开始发布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文字,并主动与老师交流谈心。鉴于所采取的措施相对及时奏效,我们便对王某进行了心理问题的持续干预和疏导,实时观察,精准反馈,及时干预,并以此事件为契机,积极引导王某树立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学会自觉主动地观察自己的情绪及心理状态,并科学及时地调整情绪、解决问题。

四、案例相关对策

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全面转型升级,当代大学生的竞争压力明显加大,各种心理问题和个人情感方面的困惑和矛盾也就随之增多。学生在大学期间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全新环境的适应、人际关系的处理、择业就业的选择等,无可避免地会不断萌生思想困惑、焦虑和心理纠结。这些问题一旦产生,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应对或应对欠妥,很可能会酿成难以挽回的悲剧;但是,如果及时发现、应对有力,并转危为机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将会使学生受益一生。

通过总结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角下王某的心理干预和疏导案例,可以认为: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和疏导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

(一)重视心理危机的日常防范

加强日常防范教育,是心理干预与疏导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心理危机是否会出现,不仅与外界应激源的大小以及其对当事人的刺激强弱有关,更与当事人自身对此事件的看法和态度密切相关。因而,重视日常防范教育、加强主动引导尤为重要。比如加强对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方面的引导,鼓励其关注可靠的权威媒体和信息平台,增强净化信息、判断信息的网络安全能力。

再者,要引导大学生理性面对各种事件,练就理性平和、从容不迫的心态。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提出:“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个体对事物的认知导致了不良的情绪行为反应。”如果个体主观臆断地片面夸大事件产生的相关负面影响,很可能就会引发自身强烈的生理心理不良反应。

另外,加强警察职业教育,不断壮大公安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警察职业自身具有责任重、风险大、挑战性强等特点。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社会治安形势不断变化,公安民警的工作任务日趋复杂,其心理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公安民警更容易出现亚健康心理,若应对不当,则可能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乃至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因此,加强公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从预备警官阶段就培养和练就过硬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公安院校应广泛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将关心和干预公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纳入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范畴,并贯穿于教学、警务化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地把预备警官的心理素质筑牢筑硬。

(二)提高心理危机干预和疏导的效率和能力

心理危机若得不到及时疏导和干预,轻者可能会使个人认知习惯、行为方式等方面受到一定的影响,重者则可能会失去理智,做出种极无可挽回的行为。虽然各大高校在寒假期间开展了心理健康服务,但是专业人员少,学生众多,比例超过1:100,力量远远不够,“一对多”的心理服务不够精准有效。因此,高校应该整体协调、统筹规划,动员辅导员、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建立从上到心理危机疏导机制。

学校应通过培训和组建大学生心理教育专业团队,编写假期应如何应对各种不良心理的相关指南,增设“假期学生心理正确的自我调适方法”等心理课程以及在线咨询专家等途径来促进特殊时期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要确保及时掌握学生心理状况,并不定时进行谈心交流;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总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下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当好大学生良好心理状态的指明灯;专业课老师要注意渗透式育人,在自己所教授的专业课程中穿插心理教育方面的积极引导和暗示,形成“无意间”的渗透式灌输。

此外,高校应把学生心理健康培育纳入人才培养质量体系,如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测试,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并进行相关干预;集中开展积极健康的学习娱乐活动,尽快激活学生的心理潜能,使其心理状态步入正轨。

(三)增强心理危机的善后处置

心理危机干预和疏导工作的终点不仅仅是解决或者控制危机,而是需要更进一步,将危机转变为成长的契机,在长时间持续干预和引导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自身的抗压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并塑造其正确的认知习惯,引导其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如,春节假期期间,学校应立足整体、统筹兼顾,通过相应网络平台适时开展有针对性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例如,爱国主义专题活动,加强红色大主题教育,积极弘扬正能量,强化核心价值引领;自主能力培养专题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时间,练就过硬本领,合理安排假期生活,使生活充实有意义;亲子关系专题活动,强化与父母的沟通技巧,引导学生客观、一分为二的认识自己的家庭等。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特别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正处于一个人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以及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如何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是需要迫切解决和不断完善的问题,因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关乎学生个体的发展、家庭的幸福、学校的和谐乃至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稳定。只有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大学时代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健全其人格发展,塑造其乐观自信、健康平和的积极心态,构建幸福家庭、文明校园、和谐社会。

猜你喜欢

寒假王某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快乐寒假
代管人可以变卖失踪人的财产吗
一匹“宝马”引发的无间道
寒假留学攻略
快乐寒假
女遝碼稱貴賓廳帳戶可賺回傭騙客50萬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