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对策探讨

2020-12-08朱晓军

魅力中国 2020年24期
关键词:后备网球教练员

朱晓军

(武汉传媒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网球运动自1885 年传入中国以来,在中国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后,网球运动得到了空前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女子网球在国际赛场上频创佳绩,使得中国网球运动蕴藏着无限希望。

后备人才储备的数量是竞技网球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和成长模式都是呈金字塔形的,其塔底宏大,基础深厚,塔顶就会伸展更高,竞技成绩就会更突出。所以竞技后备人才储备的数量和质量不仅反映当时该运动项目开展的状况和水平,而且是该运动项目能否有效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一、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训练与培养体制的不协调

首先,在我国普通人民心中只有读好书,有好的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才能有好的出路。而竞技体育的宗旨是取得优异比赛成绩。一味追求竞技成绩,就得付出更多的学习时间来训练,所以忽视了文化知识的学习就成了必然结果。因此家长不支持子女参加竞技体育训练,这也就是竞技网球后备人才生源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运动员的再就业安置一直是一件老大难的问题,目前对网球运动员的退役就业问题尚未做出明确的处理办法,因此当面对未来就业困境时,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从事竞技体育训练是一种没有前途的事情,这也间接导致运动员生源日益枯竭的这一现象。

(二)教练员对于质量与需求失衡

有其师,必有其徒。优秀的教练员是培养出高水平运动员的前提条件。网球运动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选拔和培养教练员的科学体系尚未成熟,因此教练员队伍的能力也尚需提高。首先,目前的网球教练员师资力量相当薄弱。其次,教练员梯队建设中以年轻教练员为主,教练员执教经验不足。

二、网球后备人才培养对策探讨

(一)拓宽后备人才培养输送渠道

各级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竞技网球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和输送工作,在科学选材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符合网球后备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育才体系。鼓励体育运动学校的毕业生通过普通高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招生和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等单招或统考形式,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积极发展高等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开展运动员职业转岗和职业培训工作。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与体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做好退役网球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和支持退役网球运动员进入高等学校和各类职业学校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帮助运动员实现职业转换。建立网球运动员自主择业经济补偿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各地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指数等因素适时调整经济补偿金标准。网球运动员自主择业的,按规定享受相应的就业扶持政策。

(二)推进各市网球普及工作

网球运动传入我国时间较晚,很多人都尚未接触过该项目。因此,主管各市的网球管理部门应联系政府部门、教育部门和社区团体等,应进一步向民众普及网球运动;在社区建立关于网球运动的宣传栏;在中小学中开设网球校本课程,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享受网球运动的乐趣,为我省竞技网球后备人才做出大量的储备。

(三)提高教练员的工作积极性

教练员的全面素质水平对青少年网球选手的影响特别大,教练员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对年轻选手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网球协会应把教练员的培训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采取确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定期举行教练员培训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训教练员,提高教练员的文化素质和科学训练水平。加强与国际网联ITF 的合作计划,引进国外先进的教练员培养体系,扩大和规范网球教练员的培训制度。加强教练员之间的交流,向成功的教练请教意见和指导建议。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培养出一支工作能力强、善于钻研创新、对不同队员运用不同训练方法的高水平的教练员骨干队伍,以带动教练员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为培养青少年锻炼后备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总结

后备人才的储备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需要将网球运动的普及从中小学生当中做起,让他们从小接受网球技术的熏陶,养成网球运动的习惯,让更多的青少年通过了解网球运动,参与到网球运动中来。此外,还应不断健全和完善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管理制度,促进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其向多元化发展。不断的完善网球教练员、运动员奖励制度,要为网球教练员、运动员提供足够的动力及保障。并且要对网球运动员进行科学管理,使网球后备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后备网球教练员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学校外聘体育教练员的二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