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内科护理服务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2020-12-08布帕提古力艾合买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1期
关键词:心内科住院实验组

布帕提古力·艾合买提

(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新疆 和田 848000)

0 引言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在心内科的就诊患者越来越多。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水平及医疗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1-2]。优质的护理措施是以患者为中心,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注重患者的饮食结构,实时关注患者心理并给予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3]。在本次研究中,根据我院近一年的60例心内科患者分组实施护理措施,比较优质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讨论研究对象是我院60例心内科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在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将所有纳入此次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心内科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7-78岁,平均(59.23±1.83)岁,心力衰竭患者有15例,冠心病患者9例,扩张性心脏病患者5例,其他1例;实验组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8-79岁,平均(60.93±1.35)岁,心力衰竭患者有13例,冠心病患者有7例,扩张性心脏病患者6例,其他4例。对照组和实验组心内科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性良好。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常规检查患者,并告知患者基础护理的注意事项;实验组心内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①提高护理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心理素养,提高专业技能,医护人员在给患者进行实际操作时要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减轻患者的疼痛,医护人员要换位思考,对病患要有一颗宽容理解的心,微笑工作,对工作充满热情,真诚面对每一位患者;②提供良好的体检环境,保证心内科病房环境的整洁舒适,检查仪器与设备的干净清洁,并且设置一些休息区,为家属与患者提供电视、杂志等缓解等待检查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情绪,在患者等待输液时能够有休息区,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水,安排志愿者指导患者有序就诊;③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对待患者保持热情的服务状态,微笑服务每一位体检者,使用温柔的语言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在沟通之后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细节以及身体是否有不舒服需要帮助之处。心内科患者身体有多种不适,面对疾病存在恐惧和焦虑,因此,对此类患者要多进行鼓励,减轻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困扰,保持患者的心理健康[4]。④合理安排护理流程:心内科病房制定合理的家属探视制度,规定每天晚上的5点到8点为探视时间,在此时间,亲属可以陪伴病患,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与疾病做斗争,探视时间太久,将会影响患者的休息,影响心内科患者的身体康复[5]。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心内科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焦虑抑郁评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差,总分10分;从情感感情、生理功能和肢体功能方面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心内科患者的临床观察数据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护理满意度属于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住院时间属于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如果两组数据间的差异P<0.05,则表明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内科患者情绪评分的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降低,实施护理前比较无差异,P>0.05,但实验组患者的分数更低,两组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 心内科患者情绪评分的对比(±s)

表1 心内科患者情绪评分的对比(±s)

组别 例数 焦虑评分(分) 抑郁评分(分)实验组 30 6.39±1.23 5.39±1.36对照组 30 8.84±1.53 7.47±1.74 t - 6.8357 5.1587 P - 0.0000 0.0000

2.2 两组患者临床数据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住院时间短,比较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数据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数据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生活质量评分 住院时间(天)实验组 30 86.48±3.28 7.32±1.24对照组 30 74.29±2.83 12.48±1.63 t - 15.4122 13.7997 P - 0.0000 0.0000

2.3 两组患者临床数据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3.33%,比对照组高20.00%,比较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心内科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患者的病程长、基础疾病多、病情复杂,部分高龄患者身体情况欠佳,入院接受治疗过程中,受新环境、疾病折磨等因素影响,极易导致患者生理、心理发生重大改变,加重患者病情,甚至恶化[6-8]。因此,积极探索一种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对患者的恢复具有重大临床意义。既往临床所采用的常规护理模式,着重患者病情的观察、体征的监测,并未意识到外部环境对患者心态变化从而导致疾病恢复的影响[9-11]。而优质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充分体现人性化的护理特点,加上心理疏导与知识普及,进一步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促使患者在住院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12-13]。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60例心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两组进行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疗效好,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明显好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且患者的满意度高,缓解医护紧张关系,提高护理有效率,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因此,优质护理对心内科患者的护理作用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猜你喜欢

心内科住院实验组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浅谈心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和应对策略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