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挫伤及隐性骨折的MR检查
2020-12-08黄勇
黄勇
(重庆市开州区中医院,重庆 405400)
0 引言
临床中膝关节骨挫伤及隐性骨折较为常见。就骨挫伤而言,其主要表现为病变部位存在水肿、出血以及微小骨小梁断裂等情况,该情况在使用X线检查时,往往会显示正常。但在临床中使用CT对该疾病进行检查时,同样会显示正常,同时使用该方法会检查出骨质有稀疏现象(轻度)。由此可见在临床检查时,膝关节骨挫伤隐性骨折的诊断率较低,而且还会发生误诊、漏诊的情况。基于此,为了能够提高膝关节骨挫伤及隐性骨折的诊断准确率,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部分患者进行分析,所有的患者接受MR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此探析MR在膝关节骨挫伤及隐性骨折检查中的价值,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选取于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膝关节骨挫伤及隐性骨折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本次研究对象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阶段处于15-70岁,平均(42.33±6.92)岁。所有的患者中右侧、左侧膝关节骨挫伤及隐性骨折患者分别为22例和18例,其占比分别为(55.0%)、(45.0%)。患者受伤后,5 d内接受X线检查,经过检查得知所有的患者均无阳性特征。
1.2 方法。所有的患者接受MR检查,在此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为超导磁共振成像仪(型号:飞利浦Achieva1.5T),在使用该仪器扫描之前,相关医务人员要引导患者行正确体位,以仰卧位为主,检查时要以由足至头的顺序,完成冠状位、矢状位横断扫描,此时需要使用到表面线圈[1]。矢状面SE T1W1序列的TR、TE、FA分别为(500 ms、17 ms、90°);TSE T2W2的TR、TE、FA分别为(2800 ms、80 ms、90°)。矢状面PDW SPAIR序列的TR、TE、FA分别为(3000 ms、30 ms、90°)。冠状面SPAIR T2WI序列的TR、TE、FA分别为(5530 ms、60 ms、90°);横断面SPAIR T2WI序列的TR、TE、FA分别为(3520 ms、60 ms、90°);横断3D WATS序列的TR、TE、FA分别为(20 ms、8.5 ms、25°);控制好层厚、间隙,分别为3 mm、0.3 mm;160 mm≤704 mm=FOV,2≤4=NSA,并控制好矩阵以512×512为主。
1.3 疗效判断标准。经过检查后MRI的T1WI信号表现为线状、条状和片状且信号边缘模糊;而T1WI上的信号与T2WI上的信号相比,其片状信号长于T2WI信号,还有可能呈现出较为混杂且高低不等的信号,MRI信号在PDW SPAIR序列上的显示主要有网格状、片状及线状,而且与T2WI序列相比,该序列现状信号长于T2信号。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中涉及的数据较多,需要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完成处于,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进行描述。
2 结果
使用X线对所有患者膝关节进行正侧位检查时,没有检查出患者有骨折征象,而使用MR对患者进行检查时,则发现患者膝关节存在隐性骨折。使用MR检查时发现,有隐性骨折和骨挫伤的患者,其MRI信号在矢状面T1WI序列的表现主要是不规则的低信号,且呈现出小片状、线状信号。而MRI信号在PDW SPAIR序列上的信号则为高信号,通过检查发现,颈骨外侧平台挫伤、颈骨内侧平台挫伤、股骨挫伤、腓骨小头挫伤、合并半月板损伤、合并韧带损伤、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分别有34例、29例、14例、6例、31例、22例、3例、1例,所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85.0%)、(72.0%)、(35.0%)、(15.0%)、(77.5%)、(55.0%)、(7.5%)、(2.5%);其中合并半月板损伤的患者中,有23例患者合并单侧半月板损伤,在22例韧带损伤的患者中,有11例内侧副韧带损伤,另外11例是外侧副韧带损伤。
表1 膝关节骨挫伤及隐性骨折的MR检查结果[n(%)]
通过分析可将隐性骨折分为3种类型,具体依据为检查后患者有无损伤累积情况、皮下骨松质、骨性关节面和关节软骨情况等。三种类型包括隐性皮质下骨折为Ⅰ型,此类患者共计22例;骨皮质骨折为Ⅱ型,此类患者共计11例;骨软骨骨折为Ⅲ型,此类型有7例。另外隐性骨折常被称为骨挫伤,其最明显的体现就是骨小梁断裂,是微骨折的一种,当隐性骨折发生后,损伤部位就会初选水肿、充血或出血的现象,此时出现断裂的部位是骨小梁,但骨皮质未发生断裂,骨髓局部受外力的影响,初选水肿和充血状况,这些局部的变化对导致MR检查时成像有所有影响,主要体现在成像时间方面,也会导致检查时出现信号异常的情况,此时,T2W1呈高信号,同时初选高信号现象的还要T2加权脂肪抑制,呈低信号的是T1W1。关节面向骨干走行呈现出线条状,同时还有不规则状或网状,这主要是SE T1W1序列中隐匿性骨折线的状态,此时小片状低信号骨挫伤是明显体现,高信号骨髓被低信号替代,具有较大的反差,那么就能够将病灶位置明显的显现出来。此外,线样等低信号是骨折线在TSE T2W1序列中的表现,能够将骨髓水肿高信号清晰显示,与SE T1W1序列相比其特应性较高,且与TSE T2W1序列相比,有较高的分辨率,同时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因此不规则状、网状和线状是隐性骨折的骨折线表现。
骨骼MRI的主要信号表现是骨髓信号,如果骨髓在T1W1 T2W1序列中呈现出高信号,长T1和长T2信号能够明显的表现出关节损伤后的骨髓水肿或充血,此时T2长信号会在T2W1中显示,且相比骨髓内脂肪驰豫时间,无明显差别,且对比度降低,此时对病变显示的能力减弱,在此过程中使用脂肪抑制技术能够有效解决问题。该技术的使用,不仅能够衰减频率,还能够反转恢复序列,具有良好的脂肪抑制效果。
所有的患者通过MR检查后MRI信号在SE TIWI序列中显示为低信号,且信号表现出不规则线样的患者共计33例。所有患者的检查信号的边界均较为模糊,信号显示为片状,表示均有骨挫伤状况。在TSE T2WI序列中MRI信号为低信号的有6例;另外,显示高信号且信号边缘模糊的患者有2例。MRI信号在PDW SPAIR序列中显示高信号(线样)的患者共计22例。
3 讨论
临床中对于膝关节外伤患者使用普通X线进行正侧位片检查时,难以发现隐性骨折的存在,这种情况下,临床诊断不仅会出现漏诊现象,还会出现误诊的现象。一旦出现此类状况,患者的病情就会延误,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导致患者的恢复时间延长,其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2]。严重的情况下,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会逐渐丧失,甚至导致患者残疾。据临床研究显示,合并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或断裂,是多数膝关节骨挫伤及隐性骨折患者常会发生的不良反应。如果临床通过X线检查未发现任何不良现象,但是患者挫伤部位有明显的疼痛感,或肿胀感,为了检查结果的准确,对患者提供正确的诊疗,需要及时进行MR检查,提高检查效率和结果的准确性[3]。临床中将所说的骨挫伤包括隐性骨折,其主要临床表现是骨小梁断裂,临床中又将其称为微骨折。对于此类骨折患者需要使用MR进行检查,才能够有效的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4]。本次研究表明,不同部分的损伤,MRI信号在不同序列中心信号的反应特点也不相同,通过这一特点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明确,从而确定检查结果,以此为依据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方法进行治疗。X线对所有患者膝关节进行正侧位检查时,没有检查出患者有骨折征象,而使用MR对患者进行检查时,则发现患者膝关节存在隐性骨折。通过这一点可以看出,MR检查相较于X线检查而言,其临床中的诊断准确率较高[5]。
综上所述,使用MR对膝关节骨挫伤及阴性骨折患者进行序列检查,其中高信号(T2)特点是PDW SPAIR上的共同特点,通过这一特点能够将患者的损伤部位进行清晰的显示,同时还能明确损伤的程度,在对患者诊断的过程中,以无创检查的方式提供依据,该方法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