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2020-12-08黄春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1期
关键词:紫癜过敏性肾脏

黄春

(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儿科,广西 百色 533400)

0 引言

小儿过敏性紫癜(Pediatric allergic purpura)为小儿常见血管炎性疾病,患儿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消化道黏膜出血、关节肿胀和肾炎等症状[1]。西医治疗中以寻找并清除过敏原、口服抗变态反应药物扑尔敏4 mg,以维生素C来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以静脉注射为方法。在治愈患儿的同时,极容易复发。故此,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的提出,或能从根本上实现对患儿疾病的有效治疗。本研究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特选定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为课题研究对象,具体实验对比观察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医学研究观察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以来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门路[指南]》的诊断标准。按照治疗环节所选路径方法不同,随机对照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列。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14岁,平均(10.0±0.1)岁;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7-13岁,平均(10.0±0.1)岁。两组患儿在临床基础资料在年龄、就诊医院过敏原、生活环境等方面差异不明显,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给予对照组应用西医治疗路径治疗,观察组行中西医联合治疗,临床比对和观察两组总改善率和预后情况。西医治疗路径:设法除去致敏因素; 单纯者应用复方芦丁、钙剂、维生素C、抗组治胺制剂;发热及关节炎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免抑制剂等。中西医联合治疗:上述治疗措施基础上,组方大黄、干姜、龙骨各60 g、桂枝45 g、甘草、牡蛎各30 g、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90 g,上药共为粗末,每次用4-6 g,以水贰小杯煎煮3-4沸,去渣,分两次温服。大便干燥者,可稍加量。大便溏泄者,可稍减量,或一日服1次,灵活掌握[2]。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3]。纳入标准:0-14岁儿童;血常规检查、凝血时间测定、血沉检查、C反应蛋白测定、血清免疫学检查、尿常规检查、脑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确诊;弥漫性腹痛、任何部位活检示IgA沉积、关节炎/关节痛、肾脏受损表现(血尿和(或)蛋白尿)。排除标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外科急腹症,肾脏症状突出者排除细菌感染、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IgA肾病。

1.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将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显效、复发三等级。痊愈:患儿临床症状症状消失,无进一步恶化或预后不良症状;显效:患儿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无复发;复发:患儿治疗痊愈后再次复发。总改善率为痊愈率加显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4.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样本率比较采用%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对比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总改善率和复发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改善率对比为93.33%(28/30)和70.00%(21/30),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参见表格1所示。

表1 两组总改善率和复发比较[n(%)]

2.2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情况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在l临床不良症状消失情况、消化道病变、关节肿胀、肾脏病变数据对比分别为(6.7±2.1)和(5.6±2.0)、(5.0±1.4)和(4.3±0.9)、(5.7±2.2)和(4.8±1.6)、(11.2±2.7)和(9.8±2.5),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参见表格2所示。

表2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l临床不良症状消失情况消化道病变 关节肿胀 肾脏病变对照组 30 6.7±2.1 5.0±1.4 5.7±2.2 11.2±2.7观察组 30 5.6±2.0 4.3±0.9 4.8±1.6 9.8±2.5 t - 2.772 2.874 2.317 6.477 P - 0.048 0.049 0.049 0.036

3 讨论

中医将小儿过敏性紫癜分为风热伤络型、血热妄行型、气不摄血型、阴虚火旺型等诊断证候。中西医二者共同作用于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是以综合治疗为疾病治疗出发点的尝试,并一度为学者们的研究结论相证实。文献资料数据进一步佐证,痊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比分别为26例和15例、有效14例和13例、无效3例和14例、总有效率93.02%和66.67%,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为96.67%和73.33%;皮肤水肿、恶风、肌肉酸痛、咽痛、痒感等临床症状有统计学意义(P<0.05)[5]。CD3+、CD4+、CD4+/CD8+、CD8+、IgA水平、药物不良反应率对比为7.9%和23.7%、复发率对比为14.28%和38.10%(P<0.05)[6]。尿红细胞相关数据对比为临床控制21例(70.0%)和14例(46.7%),显效6例(20.0%)和6例(20.0%),有效2例(6.7%)和6例(20.0%),无效1例(3.3%)和无效4例(13.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7]。

综合本研究的治疗实践结果表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改善率对比为93.33%(28/30)和70.00%(21/30);l临床不良症状消失情况、消化道病变、关节肿胀、肾脏病变数据上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认为本病与外感风热、饮食失节、瘀血阻络等因素有关;西医治疗同样发挥了院方内治疗成效;二者共同施治路径的开展,达到了标本兼治的效果,整体上实现了对患儿的综合治疗和预后临床症状改善。

综上所述,中西医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并显著降低患儿l临床不良症状消失情况、消化道病变、关节肿胀、肾脏病变临床症状,提高患儿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猜你喜欢

紫癜过敏性肾脏
保护肾脏从体检开始
人人享有肾脏健康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肾脏衰老与老年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3种冠状病毒感染后的肾脏损伤研究概述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儿童过敏性紫癜饮食影响因素分析
玉屏风散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