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药物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2020-12-08岳华完燕华李然
岳华,完燕华,李然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0 引言
在临床中,喹诺酮类药物属于广谱抗菌药物,无明显交叉耐药性,效果显著,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在机体各个系统的感染治疗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优势,药物的使用量越来越多,需要注意的是药物使用越多,出现的不良反应也就越多。因此,应该提高其重视程度,保证临床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1]。喹诺酮类药物属于常见的合成抗菌药物,对支原体衣原体等均具有较好的抵抗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喹诺酮类药物抗菌效果较好,且具有使用便捷的优势,是临床中重要的感染治疗药物,应该分析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类型,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借鉴价值。本文择取2017年04月至2019年03月时段服用喹诺酮类药物且出现不良反应的68例患者,观察喹诺酮类药物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效果,现有以下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时段2017年04月至2019年03月,择取服用喹诺酮类药物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68例展开研究,其中女29例,男39例,年龄19-81岁,平均(45.31±6.32)岁。根据感染类型可分为:15例消化系统感染、21例皮肤感染、17例消化系统感染、15例妇科感染,对比一般资料,无差异性,P>0.05。
1.2 方法。根据硅诺酮类药物的相关标准进行筛查,分析其不良反应,实施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总结不同药物的不良反应类型,不良反应强度,给药途径以及预后情况等[2]。以患者的年龄、性别、器官系统作为基础进行分析。患者在服用硅诺酮类药物后引起的症状严重程度就是不良反应的强度。药物服用后患者的预后情况主要分为四级:一级是指患者在服用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生命安全。相关人员必须立即撤药,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且患者的不良反应时间超过30 d。二级是指患者不良反应症状比较明显,在进行实验室检查后,器官具有生理改变现象,不良反应时间在7 d以上。三级主要是指患者服药后对不良反应不能忍受,药物的使用剂量被迫减少,实施相应的对症处理,不良反应有所好转,对于患者后期康复影响甚微[3]。四级主要是指患者对药物不良反应能够忍受,被迫停药或者减量现象较少。实施对症处理能够快速恢复,不会影响患者康复治疗。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的相关规定为基础,然后进行汇总和分析。
1.3 观察指标。分析不良反应涉及药物,主要包括: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以及氟罗沙星,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详细记录进行统计[4]。分析给药途径,主要分为:静脉给药、口服给药等,观察患者给药途径,详细记录进行统计[5]。分析不良反应强度,详细记录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资料用过EXCEL软件计算分析。
2 结果
2.1 分析不良反应涉及药物。结果显示,氧氟沙星致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例数为16(23.53%)、加替沙星8(11.76%)、左氧氟沙星14(20.59%)、洛美沙星18(26.47%)以及氟罗沙星12(17.65%),详见表1。
表1 不良反应涉及药物分析(n,%)
2.2 分析不良反应强度。结果显示,患者Ⅰ级例数为0(0.00%),Ⅱ级例数为14(20.59%),Ⅲ级例数为36(52.94%),Ⅳ级例数为18(26.47%),详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强度分析(n,%)
2.3 分析给药途径。结果显示,患者静脉给药例数为49(72.06%),口服给药例数为19(27.94%),详见表3。
表3 给药途径分析(n,%)
3 讨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药物治疗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方式,人们提高了对硅诺酮类药物的重视程度,研究内容不断深入。近年来,硅诺酮类药物众多且效果不一,应该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内容:硅诺酮类药物对人体的钙磷代谢具有一定的影响,长期使用硅诺酮类药物,会出现骨关节软骨病。因此,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应该禁止使用。倘若细菌对硅诺酮类药物比较敏感,应该充分分析利弊后再使用。有关研究表明,在儿童中使用硅诺酮类药物,应该熟悉掌握相关的适应症,对使用剂量进行控制,并缩短治疗时间[6]。除此之外,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患者以及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谨慎使用该药物。归诺酮类药物的配伍禁忌为:该药物和金属离子会发生络合反应,降低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因此,两种药物应该不可同时使用,对于奥美拉唑以及雷尼替丁等抗酸剂和硅诺酮类药物共同使用具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环丙沙星药物和硅诺酮类药物联合使用,会降低肾小管溶解度,造成结晶体析出现象,从而送伤患者的肾脏[7]。除此之外,碳酸钙,咖啡因以及硫酸镁等药物和硅诺酮类药物联合使用,会降低药物治疗效果。因此,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提高配伍禁忌的注意事项的重视程度,不可盲目联合使用。通常情况下,相关人员应该询问患者过敏史以及病史等,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针对硅诺酮类药物过敏患者需要减少药物的剂量,在必要时使用替换药物,从而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本文研究可以发现,分析不良反应涉及药物,结果显示,氧氟沙星致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例数为16(23.53%)、加替沙星8(11.76%)、左氧氟沙星14(20.59%)、洛美沙星18(26.47%)以及氟罗沙星12(17.65%)。分析不良反应强度,结果显示,患者Ⅰ级例数为0(0.00%),Ⅱ级例数为14(20.59%),Ⅲ级例数为36(52.94%),Ⅳ级例数为18(26.47%)。分析给药途径,患者静脉给药例数为49(72.06%),口服给药例数为19(27.94%)。
综上所述,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硅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相关人员需熟悉掌握用药适应症,并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从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药物对人体的损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