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开天门干预维持血液透析并发头痛患者的效果评价
2020-12-08杨存兰
杨存兰
(青海省中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中,头痛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有的患者甚至因为难以忍受头痛而提前结束透析,从而加重病情,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尽快缓解患者头痛症状至关重要[1]。本次研究针对临床所选病例,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开天门干预,并探讨其对患者头痛症状的效果,旨在指导临床。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抽取对象均源于我院2018年7月~2020年5月收治的维持血液透析并发头痛患者,对总80例展开研究结果评测。80例患者临床资料完整,自愿签署相关协议书。排除合并有其他重大疾病患者。纳入对照组的40例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5~68岁,平均(46.81±10.55)岁;纳入观察组的40例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5~71岁,平均(47.12±10.46)岁。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均给予口服降压药,吸氧等常规护理,同时给予安慰等心理疏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技术开天门干预,即在血液透析期间发生疼痛时,即予开天门穴位按摩,包括推上星、推头维、抹眉、叩印堂和百会、揉太阳穴、轻拍头部、对双侧风池穴即肩井穴进行按压,按压时间约30 min;之后进行穴位按摩,选取穴位包括内关、太冲、合谷、三阴交等穴位,均为双侧穴位,每个穴位按揉2 min。在护理上,做好患者健康宣教工作,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减轻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指导患者贼血透期间定时测量血压;在饮食上指导患者多摄入低脂或物质、低盐饮食,少吃或不吃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保持充足的睡眠;保证血透室安静、舒适;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通过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对头痛的的注意力。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头痛疗效;(2)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头痛症状开始缓解时间及完全缓解时间。
1.4 疗效标准
即刻显效:护理干预后30 min内头痛马上消失或下降超过6个疼痛指数;有效:护理干预后60 min内头痛得到缓解,下降超过5个疼痛指数;无效:未及上述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实验所涉及数据均用SPSS 22.0测验,组间头痛疗效评估所得结果即计数用%表述,独立样本x2检验,组间患者头痛缓解时间用时即计量用(±s)表述,独立样本t值检验,标记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组间头痛护理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头痛护理疗效即刻显效24例60%,有效14例35%,无效2例5%,总有疗效95%(38/40);对照组患者头痛护理疗效即刻显效12例30%,有效18例45%,无效10例25%,总有疗效75%(30/40)。组间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²=6.275,P=0.012<0.05)。
2.2 组间头痛缓解时间对比
观察组40例血液透析并发头痛患者护理干预后头痛开始缓解时间平均值经测评为(38.46±16.55)min,与对照组的(56.79±26.81)min对比,行独立样本t值检验,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9,P=0.000<0.05)。观察组患者头痛症状完全缓解时间平均值经测评为(79.31±36.88)min,相较对照组的(169.54±107.25)min,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32,P=0.000<0.05)。
3 讨 论
中医上所说的头痛是指头部经脉或因绌急,或因失养,引起清窍不利,从而导致以头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2]。开天门是一种极具中医特色的疗法,其作用原理是运用各种推拿手法,作用于头部或面部相关穴位,通过对末梢神经的刺激作用,疏通经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增强机体代谢功能。开天门具有疏风解表、通络止痛、开窍宁神等作用,在平衡阴阳、缓解头痛上效果明显。对合谷、太冲二穴按揉,可起到调和阴阳、清心安神、祛风通络的作用;三阴交穴是足三阴经的合穴,按揉该穴位,可滋补肝肾;按揉内关穴,有理气止痛、宁心安神、调节自律神经的作用[3]。同时对血液透析中合并头痛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强化健康宣教,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减轻患者紧张、焦虑心理,进一步帮助缓解头痛症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远高于对照组,在缓解头痛症状的用时上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维持血液透析并发头痛患者中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开天门干预,有助于快速改善患者头痛症状,增强疗效,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