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虾良种生产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建议

2020-12-08郭丽芸王庆周国勤

中国水产 2020年11期
关键词:青虾亲本太湖

文/郭丽芸 王庆 周国勤

青虾养殖由于投入少、周期短、病害少、效益高等优点,深受养殖户欢迎。青虾良种是实现青虾大规模养殖的前提,良种的产业化依赖良种体系的建设,因此合理建设青虾良种生产体系对于推动青虾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青虾,学名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俗称河虾、湖虾,隶属甲壳纲、十足目、沼虾属。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大众喜爱,消费市场巨大,养殖经济效益一直较好且稳定。青虾由于养殖投入少、周期短、病害少、效益高等优点,已发展为我国大规模养殖的淡水虾中唯一本土品种,2009年起被列为江苏省水产十大主推品种。

一、青虾养殖品种的历史沿革

青虾养殖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中期,青虾养殖业发展之初,市场上的商品青虾主要靠采捕天然资源。60年代初中期,随着不断摸索尝试,研究人员以大规格野生虾进行养殖试验,并初具规模,但由于野生虾养殖成活率低、数量有限、产量不稳定等因素,严重制约了青虾养殖业发展。

杂交青虾“太湖1号”是由同为沼虾属的日本沼虾和海南沼虾进行杂交选育获得,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傅洪拓研究员团队研制、培育的水产新品种,于2006年在南京开始试验性推广,2009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委员会认定,是我国审定通过的第一个淡水虾蟹类新品种。与野生青虾相比,杂交青虾“太湖1号”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生长速度优势,在池塘人工养殖条件下,20d~30d就开始有部分达到上市规格(300尾/千克),生长速度比普通青虾提高15%~25%;二是成品体型有优势,个体可达140尾/kg~160尾/kg,大虾比例远远高于普通青虾;三是体形、体色具有优势;四是抗逆性强,耐操作、耐运输,捕捞运输成活率高。由于“太湖1号”属杂交种,每代都需要配种杂交,即将母本群体的雌虾与父本群体的雄虾配种,然后才能繁殖杂交虾苗,而配种前还必须从母本群体挑选出雌虾,从父本群体挑选出雄虾,工作量巨大且效率极低,导致杂交青虾“太湖1号”的亲本以及种苗数量难以满足面上养殖生产需求,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矛盾凸显。因此,青虾养殖业迫切需要培育出制种方便、性状更加优良的新品种,以进一步扩大良种的推广范围,提高良种覆盖率,推动青虾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图1 三级青虾良种生产体系的计算

表1 南京市及江苏省良种全覆盖所需的三级生产体系面积

杂交青虾“太湖2号”是以杂交青虾“太湖1号”为基础,采用群体选育技术进行选育,一年一代,连续选育6代获得的新品种。选育的目标性状为收获期个体规格大、体质健壮、活泼有力、无伤无病、体型标准的青虾个体。相比于杂交青虾“太湖1号”,杂交青虾“太湖2号”优势更明显且遗传稳定、制种方便,不需要每代进行杂交配种。

二、青虾良种生产供应体系建设

(一)为何要建设良种体系

青虾寿命很短,仅1年左右,因此良种青虾亲本无法重复使用,保种和亲本生产的难度很大。相比其他水生生物而言,青虾个体小、抱卵少、育苗周期长、成活率低,但养殖放苗却高达10万尾/亩。受到青虾良种制种规模的限制,江苏省无锡青虾原种场年制种量在1万kg左右,仅靠原种场无法为青虾养殖提供足量的优质亲本,也不利于良种的快速推广。此外,青虾不适合长途运输,对运输时间、运输方式和环境条件等要求很苛刻,因此亲本只能就近供应。为此,在开发应用“太湖系”青虾优良品种的基础上,创新构建出多级良种生产繁育体系,能够促进良种青虾的快速普及,有效解决青虾良种亲本供应和优质种苗短缺问题。

(二)什么是三级良种生产体系

三级良种生产体系包括:一级制种场,由良种研发单位负责良种的制种,又叫原种场;二级良种扩繁场,负责良种亲本的批量扩繁生产,为养殖基地、繁苗场提供亲本,又叫良种繁育场;三级优质苗种生产场,开展育苗生产,负责为面上养殖供应优质苗种,三级苗种生产场包括繁苗场和养殖户。通过三级良种生产体系,科学有效地利用良种资源,提高良种资源利用效率,可大幅度提高优质良种虾苗的生产供应量,满足面上养殖良种需求,快速提高良种覆盖率。

(三)如何构建良种生产体系

依图1可计算1亩一级青虾原种场可为多少面上青虾养殖场提供亲本和虾苗。南京目前青虾主养面积约8万亩。要满足“太湖2号”良种全覆盖目标,为8万亩主养面积提供充足的优质良种虾苗,需建设一级原种场107亩,二级扩繁场533亩。江苏省青虾主养面积28万亩,则需建设一级原种场373亩,二级扩繁场1867亩(见表1)。

南京市在2008年创建了江苏省首家“太湖1号”青虾省级良种繁育场,在青虾重点产区建设良种繁育场,在主要养殖基地建设苗种扩繁场,形成了三级良种生产供应体系。到2013年,南京市建成杂交青虾“太湖1号”省级一级原种场1个,面积100亩;二级青虾良种场2个,总面积200亩;三级青虾优质苗种繁育场10个,总面积2600亩,青虾良种生产体系一直稳定在3000亩左右。目前南京市青虾养殖良种覆盖率超过80%,良种体系的创建为南京青虾养殖业规模化发展解决了良种虾苗供应这一瓶颈问题。2019年南京市开始推广新品种杂交青虾“太湖2号”,南京市青虾良种生产体系也将会在杂交青虾“太湖2号”的快速推广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

三、青虾良种培育依然存在的问题

(一)青虾种质容易退化

在青虾养殖生产过程中,大多数养殖户采取自繁自养、多代同塘的养殖模式。长期捕大留小及近亲繁殖等逆向选择方式,导致青虾养殖群体出现抗逆性下降、商品规格小和生长速度慢等种质退化现象。杂交青虾“太湖1号”的生长优势体现在第一代和第二代,第三代生长优势就会发生明显退化,需弃用。

(二)良种资源不足

江苏省青虾养殖规模大,青虾用苗量大而育苗量相对较低是造成新品种推广速度较慢、良种覆盖率低的瓶颈问题。其原因在于江苏省青虾良种产业获得的支持尚有不足,良种生产体系并不够完善,产出的良种青虾不足以支持江苏省全省使用。且江苏省青虾良种产业分布不够科学合理,有些良种青虾生产地区距离需要地区很远,造成一部分良种青虾在运输途中死亡,降低了良种青虾的利用率。

四、进一步建设良种生产体系的建议

(一)宣传青虾科学养殖方式

江苏省各级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应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推广外购苗种、只养一代、当年养殖青虾全部出售的青虾养殖方式,防止养殖过程中近亲繁殖造成青虾种质退化。此外,要积极组织技术培训,提高基层技术推广人员相关知识储备,从基层做起,一点一滴渗透,逐步改进江苏省青虾养殖方式。通过直播课堂、明白纸等线上、线下方式,积极引导,让养殖群众了解落后养殖方式的弊端,从根本上接受养殖升级。

(二)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青虾养殖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完善的青虾良种生产体系之上。建议政府部门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支持当地农业及水产相关部门扶持有能力、有规模、有带动性的养殖公司或个人建立二级良种扩繁场及三级苗种繁育场,为青虾养殖生产提供足量优质安全的亲本及苗种。相关管理部门在筛选扶持对象前,应进行周到、详细的实地调研,并走访当地养殖户,确保繁育点能够得到当地养殖户的普遍认可。以政府扶持带动青虾良种体系的建设,并鼓励民间加大亲本培育,加强苗种繁育技术及模式创新,尽快提高青虾养殖良种覆盖率,促进江苏省青虾养殖产业升级。

(三)合理布局良种体系

要在不同区域合理布局各级原良种体系分布,保证各个片区能就近获取优质青虾良种。如南京市,可在青虾养殖较为集中的江宁区、高淳区、溧水区和浦口区分别设置一到两个二级良种扩繁场,供应当地片区,缩短良种运输时间,提高良种成活率。还要根据当地养殖水平合理计算良种体系每级所需的面积,并根据实际生产进行不断调整,找到最佳的良种体系比例设置,防止资源浪费或良种供应不足。上下级良种场之间要建立稳定、紧密的联系,保质保量提供良种。

猜你喜欢

青虾亲本太湖
《太湖冬景》
太湖茭白
甘蔗常用亲本的田间自然耐寒性测定及评价
杉木育种亲本生长和结实性状早期测评与选择
北方高寒地区淡水青虾孵化育苗试验
Autosomal recessive 333 base pair interleukin 10 receptor alpha subunit deletion in very early-onse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盐碱地区南美白对虾、青虾混养技术
30 个常用甘蔗亲本资源初步评价分析
橡胶树魏克汉种质资源亲子代生长遗传规律分析
爱美的小青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