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之我见
2020-12-08赵鹏飞
赵鹏飞 高 静
(延安大学 陕西延安 716000)
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既关系着自身价值的实现,又维系着国家经济持续健稳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和谐安定,党中央高度重视毕业大学生就业并对创新创业予以政策扶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1]。然而,在国家极力倡导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同时,就业出现了“异变”——“慢就业”成为高校毕业生所追逐的一种潮流。浅析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成因并采取合理的态度看待,对于大学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充分就业和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高校“慢就业”现象成因分析
所谓的“慢”分为两种,积极地“慢”与被动的“慢”,积极地“慢”是学生主动选择就业,但是在择业方面表现出犹豫,造成慢就业,被动的“慢”,不主动就业,没有合理规划,应对就业选择逃避。所以高校现在应对慢就业的情况要进行分类分别,区别对待。造成这种“慢就业”的现象,我们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我认知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市场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据教育部2020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指出,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2]。随着我国现阶段高校的扩招,务必会使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但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因而为“慢就业”现象提供了客观条件。同时,就业市场化与毕业生滞后的就业观之间矛盾突出,就业市场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无疑在助长“慢就业”族缓缓抬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日益完善,“互联网+”带动传统产业与新兴技术的无缝对接,科技的进步导致机器设备对劳动力产生猛烈的冲击,一些岗位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伴随着产业升级,市场更多地转向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这种供需不平衡的现状,使得刚刚走出校园的毕业生选择“慢就业”的方式来延缓就业。
学校的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市场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对高校人才培养规格提出更高的要求,倒逼高校朝着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专业化人才而努力。但高校专业的设置对于市场专业化人才的需求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企业对岗位与专业的匹配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对一些冷门专业的毕业生需求微乎其微,导致这些毕业生被迫加入“慢就业”族。目前国内的普通高校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过分追求理论的灌输,忽视了能力的提升。此外,在高校院系负责制下对于职业规划的教育也多流于形式,缺乏专业化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学生缺乏个性化、精准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使得毕业生对于未来一片茫然,试图用“慢就业”的方式来暂缓就业。
家庭对子女择业的干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看似细微,实则对孩子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甚至就业观念有着极强的导向作用,“95后”这一代高校毕业生父辈们的就业观念多保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找一份离家近又相对稳定体面的工作,在他们的传统认知里,高考填报志愿应该选择教师、医生等热门专业。毕业后青睐于让孩子深造或者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等“铁饭碗”。更有甚者,一些家长宁愿让孩子在家待业,等待政府统一招考也不愿意让出去找一份临时的工作,这些立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子女的就业择业观。当然,也不乏有一些明智的家长,充分地尊重孩子的选择,不干涉孩子的择业,允许毕业生按照自己的人生轨迹去生活、去闯荡。此外,富足的家庭条件使得现在的高校毕业生获得“慢就业”的资本,孙雨晨认为“‘慢就业’通常发生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家庭条件好的群体中。”[3]在父母雄厚的资本支持下,他们不必苟且将就,有时间更有资本去探索诗和远方,这样的家庭多培养出具有创业潜质的孩子。
毕业生不当的自我认知。每当毕业季总有一批学生不知所措,他们对自己缺乏合理准确的认知和自主理性的择业观,对未来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更有甚者,盲目地从众,看别人创业成功自己也一拥而上,看他人准备公务员考试,自己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随波逐流,表现出的多是人云亦云,盲目跟从。也不乏有一些毕业生倾向于按照自己内心向往的生活方式去择业,从而选择“慢就业”的方式来规划自己个性化的人生轨迹。此外,一些毕业生心高气傲,对自己的能力没有准确定位,表现出过高的优越感,盲目追求一线城市的就业岗位,导致在就业过程中屡屡碰壁。还有一些毕业生缺乏自信心,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自惭形秽的自卑心理。此部分毕业生通常会表现出畏惧、担心被拒绝的心理特征,行为中采取逃避就业的方式,他们过分的看重了自己的短处,否定自己的长处。
破解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路径
高校“慢就业”现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随着我国经济跨越式的发展,经济结构日益完善,高校毕业生毕业后面对的就业竞争压力也愈来愈大,择业时承受着来自社会、高校、家庭等各层面的心理压力,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瓶颈,调适消极“慢就业”现象需要各个层面共同作出努力。
培养毕业生树立市场化就业意识。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每年从学校走出去的毕业生越来越多,但市场上提供的就业岗位增长缓慢,这种供求总量的矛盾迫使一些毕业生不得不加入“慢就业”一族。面对优胜劣汰的就业竞争严峻形势,帮助毕业生树立市场化就业意识是必要的,提高他们就业市场核心竞争力,将深厚的理论功底与娴熟的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赢得就业竞争的优势。此外,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下,人才流动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调配,毕业生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跳槽”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正所谓“良臣择主而已,良禽择木而息”,每一位毕业生都有寻求符合自身个性化需求的岗位来实现自身价值的权利。
学校构建体系化的破解机制。攻克消极“慢就业”现状,需以学校为载体,与政府、企业、家庭等各类主题共同协力,为“慢就业”大学生构建“一体三位”的解困机制,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学校要真实准确的为政府反馈毕业生就业信息,以便政府能出台科学的就业创业政策。此外,学校要根据市场对人才所需规格来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计划,用市场经济的方式发展校企合作,加强与企业沟通联系,保证提供给用人单位的毕业生质量,做好跟踪调查和服务工作以及充分发挥和利用校友资源,拓展就业渠道。[4]并有针对性的为每一名学生提供清晰、明确的规划。消极“慢就业”一族普遍存在着自负、自卑或偏执的心理,学校要帮助毕业生脱离消极“慢就业”,就需要协助家长培养毕业生心理调适的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穿插在就业指导课程当中,引导毕业生进行合理归因,准确定位,降低不当的择业期望值。从而提升心理抗压能力,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就业心态。
家庭转变认知偏差,助力毕业生自主择业。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择业偏好和就业准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5]。家长对子女较高的期望值会在无形中加大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家长要转变传统保守的就业观念,尊重孩子的选择,灌输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的就业心态。对于正在寻找更适合的工作不愿意暂时的迁就这类积极“慢就业”者,除了经济支持外,要多一些精神鼓励。孩子终究是要长大走向社会的,不能一直捆绑在自己的身边,家长也需要主动了解一些国家就业的相关政策,帮助孩子转变就业观念,支持引导孩子自主择业,传递一种“先就业后择业”、从“铁饭碗”到“金饭碗”过度的观念,鼓励孩子到基层和环境恶劣地区去磨炼和奉献。
个人不断“充电”,提升就业能力。随着市场经济跨越式的发展,人才市场的竞争表现为综合素质的竞争,作为就业的主体,毕业生理当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具体来讲,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合理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轨迹,有针对性地对自己各方面素质进行培养。只有不间断的充电,才能持续不断的放电。充实理论知识的汲取和实践操作的锻炼,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毕业寻求工作时因为自身实力不足而处处碰壁。同时,大学生要摒弃传统保守的“官本位”就业观念,树立竞争就业观和自主择业观,根据自己的专长和条件去选择职业。树立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干一行,爱一行,不管在哪一个岗位上,只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就能有所作为。
今年,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面对风云变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2020 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慢就业”现象更加突出。大学生“慢就业”是时代的产物,积极的“慢就业”有利于大学毕业生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职业准备和职业选择,避免因时间仓促而做出草率和对自己不负责任的选择,但也不乏有一些毕业生表面打着“慢就业”的幌子,实则借其提供逃避就业竞争。我们需合理的审视“慢就业”这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