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教师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2020-12-08陈晓晨

魅力中国 2020年24期
关键词:工匠培育思政

陈晓晨

(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台州 317000)

工匠精神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也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更是高校思政教师必备的职业精神。从高校党建工作视角看,工匠精神是推动高校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推动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所以应以高校党建和思政教育相统一的视角出发,审视思政教师工匠精神培育问题,探索高校思政教师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

一、党建视域下高校思政教师工匠精神培育的意义

党建工作和思政工作协同发展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重要方式。所以应从党建工作出发看待高校思政教师工匠精神培育问题,考察高校思政教师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意义。

(一)化解高校思政教学困境。从高校党建工作视角看,思政教师习惯于自上而下的思政教学模式,以传统授课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弱化了大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话语主体地位,这种“学徒制”式的师生关系也固化了教师的角色和身份。此外,高校思政教育是以传统价值观、传授意识形态等教育目标的,具有较强的政治性、理论性和思想性,教学内容多为政治理论、政策形势、法律法规、道德律令等,让许多大学生“一看就头疼”。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的思政教学模式,导致思政课枯燥乏味、毫无生机,弱化了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和地位,许多学生都戏称思政教师为“老学究”。最后,在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思政教师多将培养听话的“好学生”作为教学目标,以整齐划一的方式培养“标准化”的好学生,这种思政教育理念与价值多元化、知识碎片化的教育情境越来越不适应,并成为制约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重要障碍。面对高校思政教育的诸多问题,思政教师应当坚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断转变思政教育理念,创新思政教育方法,探索破解思政教育困境的方法路径。

(二)提升思政教师专业素养。在自媒体广泛普及的互联网时代,科技、文化和价值观等都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和新挑战,比如网红经济、知识付费、网络短视频、共享经济等新事物的兴起,给高校思政教育和党建工作带来诸多挑战。但是思政教育学科的成立时间较短,理论基础薄弱,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面对思政教育新形势、新任务时许多思政教师“力不从心”。此外,高校思政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工作枯燥乏味,许多思政教师都对思政教育产生了职业倦怠,对思政教学敷衍了事,甚至将消极情绪、负面心理等带到了思政课堂,这些影响了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工匠精神是一种崇精尚巧、追求卓越的劳动精神,也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每个高校思政教师必备的职业品质。工匠精神有助于发掘教师的创造精神,将精益求精的劳动精神内化为教师的行为自觉,将思政教师淬炼成崇精尚善的“工匠”。

二、党建视域下高校思政教师工匠精神培育的内容

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而思政教师是开展党建工作和思政教学的重要力量。所以应当高度重视思政教师工匠精神培育问题,将乐业、精工、尚巧作为高校思政教师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内容。

(一)培养思政教师乐业的职业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热爱劳动、向往劳动、在劳动中实现自我价值等为前提的,只有当思政教师热爱教育事业,能够不断从思政教学中获取满足感和幸福感,才能潜心钻研思政教育理论,全身心投入思政教学实践。从业者如果仅仅是为了物质回报、权力地位等“违心”地从事某项工作,必然会将劳动作为谋生手段,陷入“劳动异化”的生存教育。从高校党建工作视角看,思政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政治观和人生观等为重要目标的教育活动,教师的工作态度、职业观念和价值观念等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教师应当从内心深处热爱思政教育事业,将教书育人、淡泊名利、热爱祖国等内化为自己的价值信仰,全心全意投入思政教育事业。

(二)培养思政教师敬业的职业态度。工匠精神是一种把事情做精做透的、精益求精的精神,《诗经·卫风》中就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考工记》以“圜者中规,方者中矩”表达了对战国编钟的赞美。这些充分说明,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是将事情做精做透的重要前提,也是高校教师所必备的职业精神。在高校思政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还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严谨的逻辑思维、丰富的教学经验等,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比如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模式、社会结构、发展环境、主要矛盾等发生了深刻变化,多元文化思潮不断发展,不良文化肆意泛滥,对思政教师的理论功底、分析能力和专业素养等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思政教师需要有一种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刻苦钻研思政教育理论、马克思主义思想等。

(三)培养思政教师尚巧的教学技能。工匠精神还体现为巧夺天工、独具创新的优良技艺,《荀子·荣辱》中有“百工以巧尽械器”;《考工记》中也有“材有美,工有巧”,这些都论证了精良技艺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内容。但是掌握精良技艺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在技艺训练上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庄子·养生主》中庖丁掌握了“以无厚入有间”的道滞后,才能游刃有余。同样,在高校思政教学中,教师需要反复揣摩思政教学规律,打磨思政课堂教学技能,把握新时代思政教育话语、手段、载体等,运用新手段、新话语、新方法等开展思政教育,才能取得良好思政教育效果。如果教师固守传统教学理念,可能会带来话语滞后、方法落后和模式陈旧等问题。所以思政教师应当有尚巧的工匠意识,反复打磨自己的思政教育技能,探索思政教育规律。

三、党建视域下高校思政教师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

从党建工作视角看,工匠精神是高校思政教师必备的职业精神,也是推动高校思政教学改革、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效果的有效途径。所以应高度重视高校思政教师工匠精神培育问题,以制度建设、道德教育等方式培育高校思政教师的工匠精神。

(一)以制度建设培育思政教师的工匠精神。当前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高等教育也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成为推动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途径。所以,应当以工匠精神为价值内容的思政教师考核制度,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师培训、思政课堂教学、思政教学评价等环节,为思政教师工匠精神培育提供制度保障。此外,应当将思政教师工匠精神培育与高校党建工作结合起来,以工匠精神指导思政教师学习培训制度、组织管理制度、职称晋升制度等,在制度建党中培养高校思政教师的工匠精神。比如在互联网时代应当与时俱进地建立思政教师网络培训制度,对思政教师进行思政理论、马克思主义等专题培训,提高思政教师工匠精神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进程。还应当破除党建工作和思政教学之间的制度壁垒,建立两者互联互通的工作机制,吸引思政教师参与党建工作,提高广大思政教师的政治觉悟。

(二)以道德建设培养思政教师的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内容,也高校思政教师所必备的职业素质。但工匠精神培育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在国家层面大力弘扬和长期培育,才能逐步形成认同工匠身份、崇尚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所以高校应当高度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培育思政教师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将党建工作和职业道德要求内化为思政教师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促进思政教师的工匠精神养成。此外,应当将思政教师工匠精神培训与思想建党结合起来,对思政教师的政治素质、思想觉悟等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每个思政教师都能具有共产主义信仰、坚定政治信念和爱岗敬业精神。比如可以将高校的党员实践活动、党员学习活动等与师德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在活动中培养思政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

(三)以管理创新保障思政教师的切身利益。马克思说过,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与自己的利益有关。同样,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也离不开物质利益保障,如果崇尚和践行工匠精神者无法获得必要的利益回报,甚至个人利益还遭到损害,那么就没有人愿意自觉践行工匠精神。所以,在思政教师工匠精神培育时,应当在职称晋升、物质奖励等方面进行支持,促使教师自觉钻研思政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此外,可以将思政教师工匠精神与党的组织建设结合起来,鼓励思政教师参加党建工作,利用思政教师的理论优势和教学能力推动党建工作创新,在党的组织建设中培养思政教师的工匠精神。应当建立党建思政一体化的教育机制,提高党建工作在思政教师考核中的权重,引导思政教师参与党建工作。

思政教育和党建工作是高校“三全”育人的重要支点,也是培养政治素质过硬、道德品格高尚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从唯物辩证法视角看,思政教育和党建工作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党建工作为思政教育指明了政治方向,思政教育为党建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所以,应当以党建工作为出发点推动思政教师工匠精神培育,建立形式灵活、方法实用的思政教师工匠精神培养机制。

猜你喜欢

工匠培育思政
90后大工匠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工匠风采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工匠神形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