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的可行性分析及总体设计

2020-12-08陈希

魅力中国 2020年24期
关键词:经济学基础育人

陈希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1)

长期以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课程教学存在“两张皮”的问题,专业课程更多地承担传授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任务,在育人环节是有所缺失的。课程思政是以专业教育课程知识为载体,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本文针对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从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课程思政内容,课程思政实施及课程思政评价等四方面,探讨课程思政改革,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有效结合,使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达到立德树人育人的作用。

一、《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经济学基础》是高职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主要涵盖西方经济学部分,是用于研究稀缺资源合理利用和配置的科学。其中,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经济总量,找出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宏观经济政策。这些理论是经济学家对西方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历史及现实经验教训的总结与描述,在解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经济政策等方面具有科学性,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同时,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与同学们的经济生活是息息相关,教师利用同学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思政素材作为教学案例,实现“知识传授”和 “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提升大学生价值选择的能力。

二、《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的总体设计

(一)教学理念。《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应该同时满足知识需求和育人需求。首先,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遵循必须、够用原则,既要讲授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还要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做好理论铺垫;其次,西方经济学理论与人们的经济生活息息相关,课程注重将现实经济问题植入理论讲解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分析、判断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最后,西方经济学要承担育人的责任,课程注重将课程思政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和社会责任等。

(二)课程内容。将《经济学基础》的思政要素,与现行的教学体系有机融合,既保证课程的科学性,同时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政影响。

1.优化《经济学基础》课程框架。西方经济学理论抽象,晦涩,数学工具应用广泛,高职学生学习普遍存在困难,因此,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应该简化课程内容,尽可能减少经济理论的推导和数学工具的使用,将教学重点侧重于普及经济常识,建立经济学思维以及运用经济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等方面。

2.合理嵌入《经济学基础》的思政素材。在优化《经济学基础》课程框架基础上,针对各章节的知识点,挖掘思政素材,合理引导。消费者行为理论部分,重点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消费观;生产与成本部分,重点培养学生学会用机会成本进行理性分析的思维,特别是让学生分析读大学的机会成本,引导学生思考的大学意义;市场结构理论部分,重点论述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国民收入核算部分,重点建立对GDP 和GDP 增速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的国情观;宏观经济政策部分,重点介绍政府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树立正确的大局观。

(三)课程实施。《经济学基础》一般采取讲解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专题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将思政要素结合现有的教学方法,有机融入经济学课堂上去。涉及价值观的内容,可以采用辩论的方式,例如对于理性经济人的认识等,通过辩论,思想碰撞,最后得到正确的价值观。涉及国家政策的内容,可以采用课后知识拓展的方式,比如补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知识;涉及经济常识的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利用网络收集和分析资料。例如,GDP,CPI 等宏观经济数据,可以让学生在国家统计局网站上搜集相关数据,加强学生对宏观经济指标的理解。

(四)课程评价。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的考核,将从单一的专业维度转向专业维度与思政维度相结合,在原有专业知识考核的基础上加入社会责任、国家情怀等思政要素的考核。考核体系由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构成,过程性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课堂作业,调研报告的完成质量。总结性评价实已期末考试的形式呈现,目的主要在于考查学生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学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经济学基础育人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不等式”基础巩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整式”基础巩固
简明经济学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