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让学引思”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2020-12-08
(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贡川乡中心小学,广西 河池 530802)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探究教学过程的设计,重视学生主观学习意识的激发和引导,所以就需要运用“让学引思”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数学探究学习中有主体作用的发挥,保证教学的效果,也引导学生做有效学习,建立学习兴趣,在知识获取中养成数学核心素养。这样就能保证学生知识理解的有效性,也能实现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让学引思”教学模式概述
“让学引思”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让”和“引”两个方面。“让”是教师在教学中设计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做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确保自主学习过程的正确性,也培养学习能力和兴趣,确保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完成有效学习。“引”是要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情况,使其能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在学习中建立数学思维,有数学思想方法和核心素养的养成,促使综合素质的发展。“让学引思”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落实,符合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需要,能够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和学习的全面性。
二、“让学引思”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基于“让学引思”教学模式的内容,小学数学教学就要开展“五让三引”,以此来落实教学模式,也让教与学能够有机结合。
(一)让学生去做知识探究
无论教学改革,还是教学模式的创新,让学生能够有效学习知识内容是不变的核心[1]。而在“让学引思”教学中,教师要从小学生的知识探究过程为平台,将“让学”渗透其中,以定目标、提问题、找规律、做活动、讲收获为方法,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探究,并能在探究中有效完成知识的理解认识。这是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应该进行的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到学生兴趣和能力的不足,以分步的指导保证知识学习的效果。
让学生定目标是鉴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不强,很多学生依赖教师的讲学和课后的补课,严重影响了数学思维的发展。对于此,数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为自己定目标,引发学生的自觉意识,使其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
让学生提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使学生可以在教学中变得积极主动,有质疑思维的形成。比如,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教师就先让学生去做个人认识的表达,将学生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当做教学资源,以此来活跃课堂氛围,也让学生能够产生探究学习的意识。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对人民币的理解和计算要采取鼓励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理解中的难题提出来,然后组织学生共同去做解决,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快乐学习,也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找规律是数学逻辑思维的落实,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数学知识内容,完成数学理论的逻辑推理,提高知识理解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做教学内容设计,以保证学生逻辑思维探究的效果[2]。例如,在《小学乘法》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内容设计成乘法、小数性质、小学乘法三个步骤,以此让学生可以有效探究,有数学思维的发展。
让学生做活动是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习思维的主要教学方式。教师通过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做成趣味活动,能够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愿意去做探究性的理解分析,也就可以有数学思维的发展,也会有学习兴趣的建立。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入设计生活中的快递包裹问题,让学生充当快递员,为客户选择合适的箱子。通过实际生活问题的引入,学生就会有活动的兴趣,而且在其中能够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应用立体知识,有助于立体思维的构建。
让学生讲收获则要教师结合提问题一同进行,组织知识认识和学习理解的表达,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能够有表达的机会,这样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就会更加全面,学生之间的能力和知识得到了互补,能够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数学学习感受。
(二)引导学生做自主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有效获得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保证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而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得到延伸,课前、课堂、课后都需要教师的引导。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高效进行,培养综合素质[3]。在教学中的引导策略上,教师要在课前引导主动学,课堂引导互动学,课后引发灵动学,使小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自发的进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提高数学教学效果。例如,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将分数的概念和具体的性质制作成教学视频,然后推送给学生,使其能够进行课前预习,能够进行主动的自主学习,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也能使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意识。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则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分组,组织讨论教学,使知识理解更为深入,数学思维也能得到交流。最后在课后的教学中,则布置多元化作业,让学生有所选择去完成,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也提升对分数的认识。
结论: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需要“让学引思”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让学生有效的进行自主学习、理解知识内容、掌握学习方法、建立学习兴趣,还能引发学生的思维探究、思想总结、素养形成,使教学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有效性,基于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情况,作调整和反思,以此使“让学引思”教学模式能够变得完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