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不良习惯成因
2020-12-08
(湖北省鹤峰县邬阳乡栗子小学,湖北 恩施 445806)
一、留守儿童不良习惯的表现
在留守儿童中最普遍的现象就是性格比较孤僻、内向、不爱说话;还有一些小朋友可能会不合群,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交流,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也没有其他小朋友的天真活泼,更多时候是自己一个人,让别人感觉很自我;还有一些儿童因为是由祖父祖母照看,由于太过娇惯而且管束较少,就容易导致儿童出来比较自私而且爱撒谎的习惯;在活动课以及课堂学习中会有一些儿童不能集中注意力,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而且还经常打乱别人,一般出现这种情况的儿童是因为比较缺少自信心,不懂得团队合作,并且实际的操作能力较差;对于一些留在亲戚家里或者年长的老人家里的孩子,一般监护人只是保证孩子的温饱没有问题,并不会进行太多的管束以及习惯的培养,什么都帮孩子处理,这就会导致孩子的卫生习惯较差,而且没有太强的自我约束以及自理生活的能力。
二、留守形成不良习惯的原因
(一)没有监护人严格的监护
留守儿童一般都是父母需要出门打工赚钱,将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这就会导致孩子缺少人进行监督以及教育,就会导致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父母并不清楚对孩子的责任是什么,只是想着多赚钱给孩子生活所需就可以了,甚至有些父母并不觉得自己的教育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觉得只要将孩子送到学校让教师去教育就可以了,自己只用负责给孩子负担相应的费用。还有的父母是因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对于孩子的品德教育很少,而且孩子自己又没有太强的自控能力,受到周围环境以及人群的影响就容易导致孩子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还有些父母因为自己的文化水平很低,就导致不能对孩子的学习进行辅导,所以父母更多的做的是顺从孩子的想法,对孩子少有约束,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就会导致留守儿童失去改变命运的机会,没有通过学习、通过知识改变自己以后的生活。
(二)留守儿童在感情上的缺失
由于父母更多的时间是在外面打工,这就会导致留守儿童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有机会看到父母,有的父母过年时候不回家,留守儿童会两年甚至三年时间没有见过父母,这就会导致留守儿童在内心非常缺少关心关爱,这也会导致留守儿童性格的改变以及行为习惯的改变。甚至有些留守儿童会表现出比较偏激的行为,造成其产生心理的偏差,产生偷盗等坏习惯。留守儿童更多的与父母沟通都是靠电话,在电话里父母可能经常答应孩子过一段时间回去,或者下一次回去就让你和我们一起,但是父母只是为了安抚孩子,并没有真的做到,这就会导致孩子不再信任父母,不再信任任何人,甚至有些孩子还会因此产生撒谎的坏习惯。
(三)留守儿童身边所有的力量没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留守儿童所在的家庭、社会环境以及学习的学校并没有集合在一起深度考虑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以及管理,所以就会导致留守儿童出现管理以及照顾上的缺失,就会导致留守儿童不良习惯的养成。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不在家,并不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所以也就会缺少和教师的沟通,还不能对孩子辅导,并没有尽好父母应尽的责任,这就会导致孩子的学习情况得不到改善,教师也不能充分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甚至有些时候会因为学生的日常表现误会学生。在留守儿童所生活的环境中,社会上其他人员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程度也不够,也不能做到对留守儿童辅助教育的目的,甚至有些时候还受环境的影响导致留守儿童产生不良的行为习惯,阻碍留守儿童的成长。
三、改善留守儿童现状的有效策略
改善留守儿童不良习惯,就要父母、学校以及社会共同努力。首先父母应该多花时间陪伴孩子,让父母多和孩子沟通,可以利用现代化设备和孩子视频沟通,培养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不要只是满足孩子的物质,孩子情感上的满足也非常重要。父母还可以给孩子多提供一些正能量的书籍,培养孩子正确的道德观念,在孩子长假期间父母可以让孩子来身边,实现对孩子的陪伴。其次,在学校方面,教师应该加强对孩子的关注,关注孩子平时的行为习惯以及学习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还可以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实际情况。最后,在社会方面,留守儿童所在的当地政府应该关注留守儿童,关心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保证儿童健康的发展。
总结:
留守儿童产生不良习惯的原因有很多,父母、学校以及社会上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以及照顾,实现留守儿童的良好教育。父母要对孩子有足够的关爱,多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爱护。学校也应该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的情况,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社会上也应该给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为留守儿童创建更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