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语的针对性运用
2020-12-08
(桓仁县北关小学,辽宁 本溪 117200)
小学语文课堂之中评价语的作用十分巨大,对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有着不可磨灭的价值。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应科学化运用评价语,改善传统教育理念之下,对学生自尊心的践踏。小学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发挥教师个人魅力,以此充斥教学热情,以更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得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一、小学语文评价语的作用
(一)具有激励性作用
小学生由于性格与年龄因素的影响,使得每一位小学生在性格表现上都具有不一样的表现形式,即便如此,小学生仍然在不同程度上喜欢获得教师的评价语赞美。而评价语的科学化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学习自信心,并通过教师认可,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以此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
(二)具有指向性作用
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之中通过分析与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适当的课堂评价,以此激励学生再接再厉,这种评价方式,使得学生充满学习热情。但是,小学语文教师也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合理化研究学生性格特点,来开展具有指向性的评价内容,使得每一位学生评价体系都不相同,以此强化学生在语文课堂之中的个人表现力。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语的针对性运用
(一)注重评价语具体性
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具体表现,来对学生表现优点与缺点进行适当点评。当然,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之下,小学语文教师不会顾忌学生主体性地位,从而随意践踏学生自信心与自尊心,以此影响学生学习热情。大部分情况之下,小学语文教师通常会给予不错、很好的统一性评价,对于学生评价语缺乏针对性与具体性,使得评价语千篇一律,学生也提不起丝毫学习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科学化运用评价语中,应更多的关注学生个体化差异,给予不同的评价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评价之中找到自己的缺点,以此加以弥补。
比如,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充分运用评价语进行激励,当学生朗读课文后,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这样评价:“语句通顺,朗读情感很饱满,词语把握很准确,但是最好能够投入点自己的个人语气,强化一些角色属性。”“你的声音非常响亮,如果速度再放慢些,并注意语气,一定会更好!”这样的评价语非常具体有效,既指出了学生的长处,又告诉了他存在的缺点,让课堂交流更有厚度,更有意义。
(二)注重评价语趣味性
相信没有任何一位学生能够拒绝趣味性因素的内容吸引,并且对于趣味性因素通常充满了无限好奇,以此推动自身不断探索。而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评价语设计时,应该考虑趣味性因素的引入。小学语文教师借助趣味性评价语,能够在课堂之中为学生带来无尽欢乐,让学生在学习之余不再感到无聊和枯燥,更多的是充满乐趣。
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晏子使楚》课文内容时,其中一个学生读课文读得很不流畅,加字、漏字现象时有发生。这个时候小学语文教师并不应该生气,当然也不应该进行批评。而应该尽可能缓和学生情绪,拍拍他的肩,笑着说:“假如你是晏子的话,我看可能难以完成使命。明天,再请你读课文,要读得流畅,有感情,不加字、漏字。你可得当个合格的‘晏子’啊!”学生腼腆地笑笑点了点头。可见小学语文教师采取幽默风趣的评价语言,能让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的美好境界。
三、启发性评语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使得小学生能够在生活之中将课堂所学得以运用,以此强化语文核心素养。而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之中应充当起指引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课堂学习问题,以此思考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感受语文魅力。而评价语在其中也应该充当一定启发者的角色,在评价语设计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尽可能关注启发点,通过评价语来帮助学生认清自身学习方向和学习行为,使得学生能够将评价语作为自己的指路明灯,时刻警惕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在开展小学语文《触摸春天》课文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会邀请学生进行朗读,这时候肯定有的同学朗读得十分流畅,但是,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在文章朗读中加入自己的感情。而这时小学语文教师便可充分运用启发性评价语:你读的时候口齿清楚、声音洪亮、非常流利,但是如果在朗读的时候你能够营造出更加真实的春天情景,那么我相信你的朗读水平将会更上一层楼。这种评价不仅可以鼓励学生,同时也能够传达教师对学生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