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初步探索
2020-12-08
(河北省魏县第一小学,河北 邯郸 056800)
新时期的小学数学的教学不仅需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质量,而且还要对学生的课后作业的情况予以关注。就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来看,虽然在课堂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依然有不少的问题存在于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其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后作业的完成以及质量不够重视,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较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应有效果的发挥。
一、对学生进行分层
受思维方式、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影响,每个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对数学习题的解答、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效率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准,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教学当中,对于课后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性予以重视,通过对学生按照学习情况进行分层,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图形的运动”一课中,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把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分为一组,把数学基础中等的再分为一组,剩下的基础较差的分为一组。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分组情况,对不同组别当中的学生制定与之相符合的教学内容,其中,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对于他们的要求少一些,除了要求他们掌握本节课当中的重要内容以外,还可以为这些学生设计一些练习题,进而巩固基础。对于数学基础中等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为这些学生制定一个稍微高一点的学习目标,除了要求这些学生掌握好本节课当中的重要内容外,还需要让学生进行发展性学习,为他们设计一些拓展性的习题。对于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制定一个高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求这些学生学好课堂所教授的知识内容,而且还要让他们进行综合性的联系,做到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通过对学生进行分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的内容,而且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动力。
二、对数学作业进行分层
由于小学数学的课后作业大部分选用的是课本上的原题、练习册上的题目或则是从书店网上购买来的习题,而这些习题由于难度不一,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往往忽视了学生数学基础的差异性,导致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于一些有难度的题型解答不出来。因此,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课后习题,布置不同层次的数学作业。进而让所有学生都可以通过完成数学作业来实现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巩固的发展。
例如,在“面积”一课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可以利用面积公式进行一些简单的面积计算。在本节课的教学当中,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可以改变以往的命令性、强制性的方式,而把课后作业设计成自选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数学基础进行选择性答题,如此一来,不仅可以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作业中来,而且还可以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完成自己的任务目标,实现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巩固。
三、对学生评价进行分层
对于学生的评价进行分层,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信心。由于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是有一定差距的,对于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的完成度也是不一样的,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课后作业的完成是比较容易的,而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课后作业的完成具有很大的困难。因此,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以分层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和鼓励。
教师的鼓励对于学生来说是最好的学习动力。我们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基础学生对于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对于那些完成课后作业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鼓励。借助教师的鼓励,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还可以引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致。
四、丰富作业内容,创新分层作业形式
教师应该遵循新课标的理念,丰富数学作业的内容以使作业具有多元性和趣味性,富有趣味性的数学作业可以提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创新分层作业的形式如操作型作业,即通过实验和测量的方式让学生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既能让学生体验数学中的乐趣,也能使学生通过完成作业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布置《认识周长》的课后作业时,可以根据教材上的内容设计操作型作业:学生利用所学周长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在家里、学校或者公园选择几种物体的表面对其进行周长的测量。对于学优生,教师可以提高要求让学生测量足球中黑色正五边形与白色正六边形等多边形的周长;对于中等生,教师可以让学生测量三角板、文具盒等三角形或四边形的周长;对于学困生,可以降低要求让学生对简单的一元硬币、西瓜等多种圆形进行周长的测量。通让设计操作型作业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在观察和测量后进一步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了解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对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进行分层设计是对教学模式的改革,不仅仅需要教师的努力,而且还需要学生踊跃的参与进来。正是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必须因材施教,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作业的布置,都应该有一定的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准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