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类型与方法

2020-12-08

魅力中国 2020年18期
关键词:创设政治情境

(四川省元坝中学,四川 广元 628021)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高中教学理念发生质的变化,对学生的培养由重知识转向知识能力并重,由重教学结果转向过程结果并举,由重教学教师讲授转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等。而高中思想政治是面临改革的主要学科之一。思想政治教学由于本身概念性、抽象性、思维性较强的特征[1],想要让学生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自主探究意识、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就要着重变革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情境,以情境营造探究氛围,调动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积极运转,从而顺利推进课程的学习,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整个情境的设置中,教师作为设计主体,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殊性与知识的关系,结合具体学习内容设置不同类型的情境,以多样化的方式方法来丰富学习情境,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以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针对具体的教学案例,简要分析教学情境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的多种类型与操作方法。

首先,实体情境的创设是借助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来设计教学情境的主要类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思想政治理论指导现实生活,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2]。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善于调动学生的日常生活积累,以此来加强对政治理论或概念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我国基层民主制度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社区或村委会民主选举时使用的选票、宣传单,通过观看实物,学生了解居民委员会或村委会的职能以及管理方式,增强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通过详细的阅读了解实物,激发学生对基层民主制度对情感认同,在班级中营造浓厚的学习探究氛围,也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的思维习惯,提高整体政治素养。

实体情境的创设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教师要善于关注日常生活,积累教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和接触的范围出发,以此尽可能搜集可以运用的教学资源,做教学的有心人。二是,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预习热情,发动学生自主寻找身边与思想政治学习有关的事物,或者进行手工制作。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能力,让他们参与到情境的创设过程中,达到的教学效果要更加理想。比如,在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时候,如果正逢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教师鼓励学生搜集实体材料,学生自主呈现人民代表大会的流程、主要任务、会议研讨的主要内容、决定事项的规则等等,学生在可以学习中会更加自觉探究交流,让国家制度真正走进学生心中,而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其次,模拟情境的设置主要是考虑到实体情境创设受到时间或空间的限制,有些实体我们也无法在课堂上进行重现,而模拟情境既可以发挥计算机网络教学技术的优势,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实现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模拟情境既可以是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设计出融合视频、声音、图像等为一体的情境;还可以是学生自主设计创设的模拟情境,相对于实体情境要更加灵活自由,真实感和参与感丝毫不逊色。例如,在学习不同国家政治制度的时候,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中国的制度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如果只是通过不断的知识点讲解重复记忆,学生学得枯燥乏味,还容易遗忘。并且,被动的记忆和灌输的学习方式,违背新课改提倡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理念。但是教师如果让学生分小组扮演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外在表现,借助于模拟的形式,重现各个国家的决策流程,对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使用方法进行重现,可以成功激励学生自主辨析国家之间政治制度的差异性,并在亲自参与的角色扮演中,加深对不同政治制度的优劣情况之理解,使学生整节课的学习都十分活跃,思维清晰,理解深刻。由此观之,模拟情境的设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自主理解、自主探究,以创新的方式表达对知识的看法,营造高效活跃的学习氛围。

再者,创设语言情境是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语言组织能力的方法。思想政治教学本身就是借助于语言工具,向学生传递信息,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而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使用语言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都直接影响课堂的学习进程。语言情境就是教师以语言为主要交流工具,在课堂上营造一定的学习背景,吸引学生加入,通过语言调动学生的思维,对政治问题产生独特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哲学的唯心主义、唯物论等概念的时候,这部分的辨析既是基础,又是学习的重难点,如果概念理不清,学生就无法进一步学习其他世界观和方法论,更无法使用哲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这时教师通过生动的教学语言,为学生朗读不同哲学家的经典名句,注重朗读的声调抑扬顿挫,还要加以肢体语言的再现,激发学生对哲学家语言背后体现的哲学观点的探究兴趣,把抽象理论以生动的语言情境表达出来,让全体学生顺利进行学习的情境中,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可见,语言情境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自身教学素养的提升,丰富教学技能,充分发挥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的教育功能。

最后,设计问题情境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内在认知驱动力对自主探究的推动作用。高中生有探究问题、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他们对知识已经具备理性的探究需求,并且会在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中获得自我效能感。这就需要教师适时转变教学情境的类型,创设问题情境,满足学生思考问题、自主获得知识的心理需求。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备一定的难度,并且允许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和探究之后能够解决问题,从而建立思想政治的学习成就感,提高课堂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问题情境的设置还可以与其他情境类型相融合,搭配使用。

综上所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情境的设置类型与方法不一,教师要善于转变教学思路,以创新的方式选择适合具体课堂教学的情境类型,做好教学设计,呈现更加优质的课堂。

猜你喜欢

创设政治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政治攀附”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