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小学美术工笔人物画教学的色彩浅析

2020-12-08韩昆澎

魅力中国 2020年41期

韩昆澎

(张家口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一、引言

二十一世纪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如今的教育方向不只局限于对素质教育的开展,更加注重艺术教育的发展,美术作为一门单独的艺术种类更是尤为重要。美术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与创作能力。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从古至今人们都没有停止追随它的步伐,色彩教学是工笔重彩画的重要一环,色彩对于小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不只影响我们的情感更影响我们的价值观,所以如何让色彩更好地在小学工笔人物画教学中应用就变得尤为的重要。

二、工笔人物画色彩的发展演变

(一)工笔人物画的发展

工笔人物画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绘画形式,从古至今人们都没有停止对它的追求,可见它的重要性。可是工笔花鸟画最早雏形起于战国时期《人物龙凤帛画》,兴起于唐代,发展成熟于五代,在两宋时期达到鼎盛时期,随着文人画兴起,追求形似、色彩艳丽的工笔人物画开始趋于衰落。时过境迁,在注重多元化的发展的今天,工笔画的设色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西方与日本的色彩运用元素,特有的装饰性和符合当下人文、审美的图式,使如今的工笔人物画得以复兴,受到美术界和社会的极大关注与认可。

(二)工笔人物画色彩的转变

我们都知道中国画也称为“丹青”,这里的“丹”就是丹砂,就是我们用的朱砂,而“青”就是石青,用颜色来作为中国画的代名词,由此可见,色彩是多么的重要。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精勾细染,巧妙运用植物色和矿物色,色彩浓郁,变化丰富为特征。而当代工笔画突破了传统工笔画的样式,包容地吸收了版画、水彩、丙烯,以及民间工艺美术的元素,材料工具也不仅限于传统的纸、笔,染法和机理擦洗叠加上处理的也花样多变,增加了画面视觉效果,极大地拓展了工笔画图式语言的表现空间。比如张见早期的绘画作品,有意识地把各个颜色纯度降低,试营造一个和谐安宁的古典气息图式结构,后随着画家意识的转变,逐渐探索更为模糊的同色调的关系中去,之后的《失焦之二》便向我们呈现他新的理念,大胆运用桃红色等传统色彩管相忌的色彩,体现氤氲朦胧的美感。与张见作品色彩形式不断变化不同,高茜一直探索同色调的层次变化,如《忧郁症》在暖灰色调的大背景下,画中台布的彩色条纹中使用蓝灰、绿灰等冷灰与外围大色调进行对比,同时密集的彩色条纹台布与单色的背景形成强烈反差,在平面的色调中形成奇特的空间关系,为画家表达主体情感营造了氛围,又比如徐累的《青花池》在蓝色调中变化调整,不追求过多冷暖变化和环境色变化,强化物体本体的固有色调,而同是注重单色调的高茜,无论是其暖灰色调还是冷灰色调的创作中,都能看到画面微妙的冷暖变化。

工笔人物画画面的语意结构虽有着其特有的线和形作为其符号语言,但其色彩在一定程度上更能隐现出作品的内在精神,承载画家的审美取向,符号化的色彩图式拓展了新工笔画更多的可能性。

三、工笔人物画色彩的艺术表现

(一)工笔人物画的艺术审美意旨

艺术的审美不能只局限于空想,要知道想象也是来源于生活,绘画来源于生活,我们要通过观察,绘画出的作品才能更好地体现它的情感与价值。与其他几种绘画形式相比,工笔人物画更能给人一种更加细腻、柔和的感觉。而人物本就来源于生活之中,所以更加注重对生活的观察,贴近大自然,通过感悟观察生活中的景象来更加直观的了解与描绘对象,赋予描绘对象情感。在观察中体会生活,提高对周围的审美意旨,打开心灵的窗户,用心感悟生活,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

(二)工笔人物画色彩的情感因素

小学生的情感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因事物的影响变化而改变。这种影响可能是色彩冷暖变化对其思想情感的影响。有的颜色让人感觉到冷而有的颜色会让人感觉暖洋洋的,所以不同的色彩会影响一个人的情感与感受,反映出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这样就让人们有了色调冷与暖的区分。

我们需要体会生活,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把情感寄托于平时的一点一滴上。人物画的色彩可以愉悦心情,引起感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只有在创作时在画面中赋予情感,才能更好地以画来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情感。

(三)工笔人物画色彩艺术的形态表现

工笔人物画色彩的形态表现实际上是使创作画面让观看者看起来更加舒适,需要有视觉冲击感却又不能显得突兀。我们如何使一张工笔人物画作品,达到人们的审美性,使整个作品具有一定创造性。这就需要我们对画面整体有一个精准的把控度,不仅要符合美的规律,达到构图的完整以及合理,还要让色彩搭配更加协调,色彩搭配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地位。首先我们要考虑整个画面的冷暖对比以及浓淡变化,分清主次变化使画面达到和谐统一的目的。物体与物体之间颜色的相接一定要有变化,如果色彩对比太过强烈,会使画面变得突兀,视觉冲击过强,让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而有些地方就要有明显的对比,比如说背景与人物主题,突出重点,所以我们要更好地运用色彩的形态表现,使画面更加丰富。

四、小学色彩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建议

(一)小学色彩教学法现今的发展趋势

现如今美术教学中,绘画中多以线条为基础,无论是国画、插画、动画都离不开线条的运用,而只用线条作画又不能更好地表达画面的情感,画面表现较为单一,缺少画面对人的吸引力,所以色彩对于美术教学的课程来说就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国画教学中利用工笔人物画丰富色彩变化表现画面,能够更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学习了以国画为媒介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从而提高教师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让原本单纯的国画工笔课成为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品德的综合素养课。

现在的社会,国家对艺术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学校对于美术教学课程与活动的开展也越来越多,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陶冶情操的意识。而且现在的小学教育课程的内容让学生们更加容易接受与学习,并且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学习基础的美术知识,提高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水平与能力。在美术教学中色彩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五彩的色彩更能引起小学生对于绘画的兴趣与好奇,这样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学习吸收学到的知识,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美术绘画的学习兴趣。小学色彩教学中,色彩可以更直观刺激学生视觉感观,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情景,激发了小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在尝试、探索、创作中获得自信心。色彩是可以看见的,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更直观地传达给学生,课程更加注重让学生通过自己切身的观察,体会色彩的多种多样,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镜,从而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快乐与美好。

(二)改进小学色彩教学法的设想和建议

我们以音乐引导学生,通过音乐的节奏,让身体跟随音乐舞动起来,音乐也可以使色彩动起来,色彩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同的色彩搭配出来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同时让学生对课程充满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观察不同的色彩画面带给人的不同感受,跟随音乐带来“动、静”不同的变化。学生们通过音乐对色彩的变化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在当今这个社会背景下,我们不能只拘泥于传统教学方式,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接受与学习,我们应该换一种学习方式,多用于联想和想象,在实践中去发现色彩变化的美与形式美,我们可以让学生发现身边的色彩,去观察我们的教师里都有什么颜色?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更直观的观察色彩,发现色彩多种多样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实践中学习与感受,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的。

五、结语

色彩是我们在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形式,它可以更直观的反应出我们的情感,当今社会下的小学美术教育中对于工笔花鸟画的教育教学中,对色彩的教学应该更加地重视起来。美术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现如今更加受到重视,开展美术学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创作能力。老师打破陈规,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贴近自然在实践中观察事物色彩,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色彩的变化,通过色彩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