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新疆歌曲创作几点创新思考
2020-12-08徐光春
徐光春
(新疆石河子市艺术剧院绿洲乐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一、新疆歌曲创作简单来看分为两个类型
(一)后期加工编创
这种类型的歌曲是根据原有的音乐素材,通过新型的作曲方式对素材进行加工和改编,此类音乐要求作曲者必须对民间音乐有极大的了解,功底深厚,能够在众多音乐素材中筛选出旋律动听的素材作为创作依据。
(二)完全原创
20 世纪90 年代开始,新疆的歌曲创作就进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期,国家对新疆的歌曲创作也提供了众多的政策支持,比如自治区宣传部组织的三届“新歌唱新疆”等活动,产生了大批的新疆原创歌曲。刀郎是一个代表性的音乐人物,他创作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一经问世就传遍了大街小巷,受到众多人的喜爱。但是此后能够像这种大范围传唱的原创歌曲却越来越少,原创的辉煌时代逐渐远去。除了原创作品数量较少的原因之外,歌曲的传播方面也有很多不足。其实有很多获奖的新疆原创歌曲,质量也可以与内地音乐相提并论,而且创作手法也非常先进,但是却远没有《2002年的第一场雪》传唱度广。
二、新疆歌曲创作现状
(一)音乐节奏
新疆民歌的节奏特征太明显,基于舞曲性格的固定节奏音型,在早期凸显性格的岁月里,尤其为了展现外显性喜乐情绪的情境中,它确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分子和标签,从而使《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阿拉木汗》《亚克西》《克拉玛依之歌》《怀念战友》《一杯美酒》《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我们新疆好地方》《青春舞曲》《祝酒歌》《打起手鼓唱起歌》《喀什葛尔女郎》等作品,直观地展现出新疆区域性节奏律动的热情奔放。但在新时期更为追求音乐内显性格的情境下,尤其注重作曲家个性音乐语言表达的氛围中,年轻一代的创作者就觉得受制于节奏的鲜明共性,从而畏手畏脚,难展拳脚,难以突破。
(二)地域影响
新疆民歌的旋律音调尤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带中立音的七声音阶既是其外在特点极为鲜明的表征,也是束缚新创作难出新法的重要原因。像《掀起了你的盖头来》,每一句都会强调fa(4)这个宫调式的清角音,“1-4”“2-4”“3-4”等旋律进行使得音乐极富地方特色,也使人易于记忆。但鲜明的个性却为进一步的新创作埋下羁绊,有一位曲作者说,他想摆脱旋律中这些特定音调的束缚,但若完全避开的话,就失去了新疆的特色,而用上的话,又感觉作品少了创新性,变成了似曾相识的旋律,这些地域性音调使其极为困惑。笔者调研了近年来新出品的某些新歌,也都因这些原因,虽然使其在征歌中拔得头筹,但并未更广地流传开来。
(三)内容方面
新疆题材歌曲多为表现爱情题材的,要想突破其内容苑囿,必需有长期的接触与浸染,像雷振邦、田歌、施光南等作品中那些反映更广内容范畴的探索,还必须与特定的情境营造相关联,如雷先生的作品是通过电影《冰山上的来客》那些极具指向性的场境,从而赋予演唱者、欣赏者艺术想象的具象感,使作品易于走心。笔者在一次教学活动中听到某位知名声乐教授也是极力建议学员去观赏一下电影,才会更准确地诠释《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首歌。事实上,现在的年轻曲作者、演绎者、欣赏者多不可能会花大量时间力图成为新疆民歌钻研的“局内人”,很多都是摘取一点素材而已,急功近利的创作思想,使其很难从内容上获得突破;而身居新疆的“局内人”又可能缘于“深陷其中”而难以跳出来。
三、新疆原创音乐创作创新思考
(一)建立原创音乐扶持机构
申请创立音乐创作专项基金,建立原创音乐产业基地,为新疆音乐人争取扶持资金,推介新疆原创歌曲演唱会,为原创作品提供展示、评选舞台,甄选出优秀的原创音乐。
(二)建立评选、展示的平台
目前新疆音乐活动参赛门槛高,题材有限,这就造成通过此参与方式评选出来的新疆原创音乐少之又少,也就达不到传唱水平。因此新疆应该设立自己的音乐评选活动或者音乐节,为原创音乐人提供展示的平台,评选出各类奖项,鼓励优秀人才,大力推广优秀的新疆原创音乐。
(三)提高音乐人的创作水平
新疆的原创音乐要想发展就必须打破以往单一的音调,惯性的变化手法,要有家国情怀,音乐创作要偏向受众群在青年这一代。要适应新的时代创作出新的艺术作品;多参加提高创作技术的专业培训班;音乐创作要以全国优秀省份为标准,尽可能与内地城市的音乐创作与制作水平较统一。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新疆的歌曲创作面临众多挑战,在创作方面,音乐人才的培养储备不够;在传播方面,音乐产业链不完整,相关的政策规定不健全,这就导致了,即使有好的佳作但是又传播不出去,或者传播范围受到限制。因此,只有全力打造一条媒体传输道路,推动新疆歌曲的产业化进程,寻找新的增值途径,不断加强音乐人才的培养,创作出符合时代发展的歌曲作品,才能实现新疆音乐创作的真正意义,促进新疆音乐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