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燃料管理信息化应用分析
2020-12-08袁立华
袁立华
(唐山开滦东方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北 唐山 063100)
我国燃煤电厂装机规模大,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燃料,约占总成本的百分之七十。燃煤电厂在经营过程中想要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要对燃料成本进行合理的管控,并以此来达到提升企业运营能力水平的目的,增加其在火力发电企业中的市场竞争力。我国属于人口大国,各种资源都十分有限,尤其是燃料市场更不乐观,这对燃煤电厂的发展极为不利。
一、电厂燃料管理问题
(一)无法完全兑现煤电合同
发电企业在燃料管理必须要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不能一味地沿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则会对企业的后续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首先,燃料市场近年来变化巨大,燃料价格主要跟随市场行情变化,这是发电企业所无法控制的,导致燃料的成本也在不受控制的攀升。其次,燃料合同,若出现燃料突然涨价现象,合同中签订的内容便无法兑现,降低了合同的执行效率。若是不能科学管理合同,必然会影响燃料成本管理的有效性。
(二)燃料质量无法保证
发电企业所采用燃料的质量存在较大问题,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燃料采购过程中,受市场行情或者出矿燃料质量波动的影响,采购的燃料质量存在忽高忽低的情况。第二,受到电厂经营形势的影响,发电企业采购的燃料质量有可能无法达到最初的设计值,燃料质量不达标会影响设备运行,降低锅炉燃烧效率,生产经营成本也会逐渐攀升。再就是我国煤炭资源对煤炭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高品质煤炭的存量低自然无法保证煤炭质量。
(三)燃料配比和掺烧不均匀
燃料掺烧和配比若是在掺配过程中存在不均现象,会导致入炉燃料的热值忽高忽低,从而导致锅炉燃烧不稳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另外部分发电企业在进行燃料配比和掺烧过程中并未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最有利于锅炉燃烧的燃料掺配方式,导致最终燃料质量不能达到标准要求,降低了锅炉的燃烧效率,增加发电煤耗。
(四)燃料管理工作欠缺
第一,发电企业在工作过程中使用的燃料品种极多,不同燃料指标参数会有不同变化,管理过程中不能对其进行正确分类必然会影响燃料正常使用。第二,燃料没有合适的存储空间,使用计划制定不合理,导致供需无法满足运行周期、设备效率、合格燃料等指标。第三,燃料管理模式缺乏有效创新,调度工作不贴合实际导致燃料质量受到影响。
二、电厂燃料管理中信息化分析
(一)对燃料政策和市场变化进行充分的了解
在对燃煤电厂的燃料进行成本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需要重视信息化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然后,在进行燃料的采购前对相关市场政策进行相应的了解,以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计划。企业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燃料市场进行关注并抓住最佳实际,同时,要根据价格的变化对燃料价格发展趋势进行详细分析,制定科学的燃料采购方案,提升燃料采购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要关注运输、储存、调配等工作,确保燃料采购活动的合理性,降低燃料成本。
(二)对燃料计划与合同进行有效的信息化管理
在企业相关部门对燃料市场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之后,应当要慎重的选择供应商,在选择前需要对多家供应商进行了解并对比,最终选择信誉良好、燃料质量佳、价格实惠的供应商,并与其签订长期合作合同,在合同中需要明确双方的责任,提升合同的执行效率。在签订合同时必须要向供应商了解清楚,确保合同中所制定的条款都能够兑现。合同中的措辞必须要准确,不能出现模糊性的词语,维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在签订合同过程中不能一味的要求一方规范自身工作,而是要以共赢的态度来进行友好合作。
(三)实行燃料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为实现有效的燃料成本信息化管理,相关信息化管理人员需要采取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模式,从各个环节对燃料成本展开控制。出矿环节需要做好监装工作,避免出现燃料掺假的情况;煤矿在运输过程中需避免掺入矸石等现象,需要加强运输过程中的治安工作;燃料在入库前需要进行相关的验收工作,该环节是燃料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相关人员必须要根据规范化标准对燃料进行严格验收,避免因质量不合格在后期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提升验收过程中有关采样、制样、化验等环节的专业程度,必须要根据不同批次的燃料进行相应的检验工作,确保燃料在入库前的质量无任何问题;燃料入库后,对不同品种、不同批次的燃料合理规划存放区域,并记录清楚;对锅炉的燃烧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对燃料的掺配情况、品种、批次进行详细记录,结合锅炉燃烧效果及时对不同燃料掺烧配比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摸索出适合本厂机组需求的掺烧配比方式。
总结:综上所述,信息化的背景下对电厂的燃料进行精细化管理可以最大程度上减轻和降低成本,并通过数据的汇总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并能够通过网络进行正确的传输。相关的管理人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更容易制定出符合实际生产的计划,能够帮助电厂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精细化管理对加强部门间的合作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最大限度提升部门之间纵向横向的联系,加强部门间的沟通,是企业联合成为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有助于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