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2020-12-08潘阳

魅力中国 2020年30期

潘阳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河南 中牟 451450)

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发挥重要作用,其中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如果能把文学教育引入其中,不但能让思政教育手段实现丰富,还能使教育途径变得有效,加快法制建设,以此培养大学生道德方面素养。

一、文学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一)可以提供教育资源

文学有着某些独特性,其属于审美意识形态,所以能够对社会需要进行满足,比如运用潜移默化形式使得人们观念甚至意识发生改变,从而起到影响作用。与此同时,恰恰是这种影响使得思政教育具有一定力量,能够达到道德教化效果,从而成为有力工具。在这个过程中,文学作品必不可少,无论是《论语》还是《毛诗序》都比较注重诗歌包含的道德教化价值,其中《论语》以及《毛诗序》都属于我国早期诗歌,无数诗人甚至作家都从中借鉴,不仅对创作者品格起到一定影响,而且把诗歌教化人伦这一作用逐渐流传下来。到了三国时期,曹丕曾在他的著作《典论.论文》中有效强调文学作用,并把其上升至治理国家这一层面,又文学作用得到明显增强,还对后世文学以及创作产生较大影响。纵观中国文学作品,都或多或少留下文学救国的痕迹,其中鲁迅是最为典型的例子,最初鲁迅从事医学,但后来他逐渐发现医学无法改变人民愚昧且落后思想,他开始弃医从文,并以辛辣的文笔对封建社会予以揭露。因此,当学生读鲁迅先生文学作品时,不仅会对当时社会历史加以了解,还能从作品中树立新思想,同时形成正确三观,提升综合素养。另外,不少文学作品都是运用生动或者直观方式对历史进行陈述,这样既能对新社会中真理进行证实,深化学生认知,另一方面能为思想转型做准备,从而提供一定思想依据。当前文学教育日益承担道德教化甚至思政教育的重责,所以,应落实好文学教育,让学生能够以史明鉴,从而形成科学法制观念。

(二)可以拓宽教育方法

从某些方面看,文学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都包含相同教育目标,之前人们看待文学教育经常从狭义层面出发,认为文学教育只是包含文学史或者文学理论方面教育,没有对背后内涵加以掌握,如今在新形势下,既需要人才能够知法懂法,还要求其思想健康,同时人格健全。在此期间,文学教育能够提供某些教育素材,使得思政教育方法达到拓宽,从而完成立德树人这一任务,强化学生品格。在新时期,要想完成好思政教育,不但要对大学生个人思想特点进行把握,了解他们成长有关规律,同时还要让教育方式实现创新,进而丰富思政教育总体内涵,以多样化形式影响学生。其中文学具备较强情感性,既能对学生进行动之以情,还能使其晓之以理,借此培养高尚情操,高效完成思政教育有关任务。另外,教师还应借助文学方式合理拓宽教育方法,一方面能让思政教育具备实效性,紧密联系时政,另一方面能使创新教育变为可能。从本质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终究离不开“人”,既需要“人”对工作进行完成,同时又要对“人”进行教育,而文学教育与“人”联系比较紧密,所以应用文学教育这一方式,能让思政教育得到创新发展,提升教育成效。

二、文学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文学作品通常来自生活,这也使得文学拥有认知功能,让大学生运用文学对历史或者社会形成认知,进而深化理解。但作家并非历史学家,他们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必然会融入情感或者个人价值观,并且借助艺术形象对生活进行反映,从而展现人文关怀。这样当学生读某些文学作品时,既能从作品形象中受到感染,激起内心情感,还能使学生品质得到改善。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全部文学作品都会给学生带来这种积极影响,相反,只有那些可以揭示规律或者本质的作品,才会使学生获得向上力量,以此认识社会以及认识自己。文学教育包含诸多内涵,其不但属于认知教育,强化学生辨别是非方面能力,还能看成思想教育,也就是对文学类课程进行挖掘,丰富当前思政资源,从而展现思想育人价值。另外,文学最为突出特征应是审美性,人们通常看作是艺术感染力,与其他形式作品不同,其大多来自作家塑造出的某个文学形象,并有效表现出作家较为丰富的情感或者深邃思想,使学生感受审美愉悦。并且此种艺术感染力一方面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其赞叹美,另一方面能对学生进行感化,从而鼓舞其对真善美热烈追求,从而弘扬正气。在当前社会中,尤为需要大学生具备正气精神,因此,应通过文学形象深刻体会作家人格魅力,借此完善品格,让不健全品格得到修正,实现全面发展。

三、结语

思想教育属于长期过程,并且具有挑战性,所以,教师应对文学教育价值加以了解,这样既能避免文学教育走向没落,还能使思政方式甚至途径得到改善,增强大学生社会以及政治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