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文化在思政教育育人中的探索
2020-12-08郑恩航
郑恩航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0)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当代,毫无夸张地说,全民已经进入数据化时代,突破传统的生活模式,60后的萌娃、70后的“尬舞”、80后的佛系、90后的主播自拍,每一分钟播出的零碎视频,点赞率可高达几万。有数据表明,可分为三大“高峰期”:12—13点午高峰、18—19点晚高峰、21—22点夜高峰,如今的“抖音”“小红书”“B站”等占据了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花费了当代大学生大部分的休闲娱乐时间,目前,如抖音在国内日活用户突破2.5亿,月活突破5亿,越来越多人通过新媒体网络看到更辽阔的世界,云遇见不同的人群,感受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数据化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给现今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工作带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一、音乐文化在思政教育中育人的意义
从音乐文化的理论意义来说,音乐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范畴一致的。青年学子作为受思政教育的主体,可以在自主接受音乐文化熏陶感染的同时,润物细无声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更好地发挥主体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与思政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音乐文化来源于生活,表达的是大多数群众的物质和情感,即使是歌颂岁月、赞美伟人,诉说的也是平常人的故事,是平常人的喜怒哀乐,从心灵深处展开一幅生活画卷。音乐文化的接受主要强调自主性,慢慢地自主接受的过程,思政教育融入音乐文化,弱化了思政教育的说教性,促进青年学子由被动接受转化为自主接受,促进青年学子对思政教育的认同感和喜爱,实现思政教育的潜移默化和稳定发展功能。
从音乐文化的实践意义来说,音乐文化是一种动态的声音文化,具有舒缓心情、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甚至宣泄情绪的作用。孔子说过,音乐可以改变人们的风俗习惯,高尚的音乐可以引导整个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从慷慨激昂样板戏、高昂理想斗志的戏曲,再到婉转悠扬的流行歌曲,历史流淌在歌曲里,歌声中闪现历史的记忆。与思政教育的任务是一致的。面对数据化新媒体时代的全球思想文化交锋、多元文化的相互较量,某些青年学子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面对如此的心灵缺失,需要音乐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中央1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的、积极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等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之中。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深层次体现的是一种文化内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可见,音乐教育在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音乐文化在思政教育过程中的实现
(一)增强对思政教育的情感认同
音乐美学家汉斯立克说过,音乐比其他任何艺术美都能影响心情……音乐的影响不仅更快,而且更直接、更强烈。在高校思政教育的对象是青年学子,培养对思政教育的认同感极为重要。要达到思政教育的吸引人、触动人心、激励情感,是思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手段。音乐文化作为思政教育过程中的载体,有利于改变以往的死板、严肃的课堂氛围,营造生动、愉快的课堂气氛,有利于青年学子化被动为主动,自主接受思政教育的内容,并以音乐的感化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学子的行为。如最近广为传唱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歌词朗朗上口,歌曲旋律优美动听,无不抒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无比地热爱和深刻地赞美。歌曲赋予了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不仅仅是一首歌词的表达,更是情感的传达。不经意间鼓舞着人们走遍祖国美好河山,叮嘱无论走到哪里心系祖国,唤醒人们心灵深处对祖国的回忆,唤起人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不自觉地与祖国命运、荣辱相联系,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二)促进思政教育过程的践行
用经典音乐诠释伟人,用音乐践行不忘初心。经典音乐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文化成果,具有艺术性、群众性、思想性和娱乐性。不但能提升青年学子的审美性和艺术性,而且能让青年学子在审美的愉悦中产生心灵共鸣,唤醒其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历史使命感,激发青年学子的敢于担当的热情,投身于祖国伟大建设中。如红色经典歌曲《歌唱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歌曲表达了塑造了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品格,诠释祖辈们在苦难中寻找生活的出路,在逆境中奋勇拼搏的精神,激励青年学子积极向上、迎难而上具有积极作用。
三、结语
面对数据化媒体时代,音乐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将音乐作为育人的载体,让青年学子感受到与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增强青年学子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时,有利于提升青年学子的艺术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标准。把音乐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育人的全过程有利于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