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园体育教师教导权的必要性及合理运用
2020-12-08吕康杨雪
吕康 杨雪
(1.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一、幼儿园体育教师教导权内涵
教师教导权是体育教师为了保证在实施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正常秩序,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对于违反学生规范和学校制度等不合理行为的学生施加一定影响,进而促使学生矫正其不合理行为,养成良好习惯的权利。在学校教育中,教导是一种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的方法,即通过教导的方式或手段来帮助学生戒除不良习惯。在幼儿园中,幼儿园体育教师教导权则是幼儿园体育教师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以尊重幼儿与不损害幼儿身心健康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针对幼儿的不合乎社会规范的行为施加影响,进而促使幼儿矫正其不合理行为并养成良好习惯的一种权利。但有些幼儿家长不赞同甚至排斥幼儿园体育教师使用教导权,反对幼儿园体育教师使用教育教导的家长一致认为幼儿园体育教师实则在惩罚幼儿,她们将教育教导等同于惩罚幼儿。合理的幼儿园体育教师教导行为是幼儿园体育教师依据一定规范,以不损害幼儿身体健康和心里健康为前提,制止与消除幼儿不合理行为,帮助幼儿改正不良习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由此可见,有部分家长对于幼儿园体育教师教导权的认识存在一定误解,幼儿园体育教师教导权并不等同于惩罚幼儿。
二、幼儿园体育教师教导权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幼儿改正不良习性,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教师教导权能够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让幼儿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使幼儿在心中树立一个“界限”,而这个“界限”的设立则需要幼儿园体育教师实行必要的教育教导。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结果。幼儿在幼儿园内做出的不合理行为之后,幼儿园体育教师及时制止并实施合理的教育教导,会让幼儿明白此行为是“不正确”的,这样幼儿在之后与其他幼儿进行相处中会避免此类行为的发生。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其他幼儿也起到一定的启示与预防作用,幼儿通过观察到犯了错误的幼儿 得到了一定的教育之后,明白了此类行为是“不正确”的,在与幼儿相处与游戏过程中也会避开此类行为的发生。其次,这也会对其他幼儿有一定启示作用。幼儿园体育教师教导权对于幼儿责任意识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为幼儿树立“界限”,让幼儿明白哪些行为是不能逾越的,犯了这类错误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从而使幼儿养成幼儿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
(二)有利于幼儿园教师管理班级事务
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的要求,幼儿园体育教师要结合本幼儿园课程设置和本班幼儿的特点、个体差异,及时制订好各类保教工作计划并认真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班级保教工作;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观察了解幼儿,引导幼儿主动学习,记录分析并正确评估幼儿发展情况,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然而在幼儿园体育教师在安排班级事务过程中以及在组织幼儿教学活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幼儿做出不合理行为,如果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幼儿园体育教师并没有及时的阻止和纠正幼儿不合理行为,其后果会造成幼儿并不知道自己犯错,甚至会增加其再次犯错的可能性,也会导致其他幼儿进行模仿性行为的发生,其后果不堪设想。幼儿园体育教师所面对的是一群个性各异、生动活泼的孩子,他们年龄小,辨别是非的能力差,这就需要幼儿园体育教师耐心教导,当然也需要必要的纪律、制度约束,更需要幼儿园体育教师合理使用幼儿园体育教师教导权,帮助幼儿纠正不良行为,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且更好的管理班级事务。
三、幼儿园体育教师教导权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一)教导权立法问题
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尚没有对体育教师教导权进行立法,这就导致幼儿园体育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实施教导权缺乏一定的法律依据,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酿造两种后果。一是幼儿园体育教师不敢使用幼儿园体育教师教导权,社会上存在很多关于幼儿园体育教师教导权的纠纷现象,幼儿在课堂上或是与其他幼儿游戏过程中,犯了错误之后老师给予了相应的惩罚,幼儿放学回到家后向父母或是爷爷奶奶陈述,由于幼儿表达能力尚未成熟,且幼儿带有一定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年龄特征,在表达这一过程中主观色彩严重,觉得在幼儿园受到了“委屈”,这造成了家长对幼儿园体育教师教导权存在误解,而幼儿园方存在息事宁人的思想,一味地迁就幼儿家长,这种现象助长了幼儿家长很轻易地和体育教师发生纠纷的风气,加大了幼儿园体育教师的压力,一部分幼儿园体育教师基于压力会出现对犯了错的幼儿不管不问的现象。第二种后果是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幼儿园体育教师实施教导权过程中随意性行为的发展,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幼儿园体育教师教导权也没有明确的界限,会导致幼儿园体育教师在管理班级事务过错中以及在开展幼儿集体活动时,对犯错误的幼儿施加影响并无明确的依据,幼儿园体育教师会出现“不知道该管还是不该管”或是“从哪里管?”的问题。
(二)体育教师教导方法不当
由于体育教师教导权立法缺失,使部分幼儿园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师教导权的含义理解不透,在实施教导权过程中存失当现象,在实施教导权过程中对幼儿身心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违背了教导权实施的初衷。一是幼儿园体育教师在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中会有教导缺失的现象发生,这与家长和幼儿园有关,特别是私立幼儿园,家长在家可以连接到幼儿园体育教师的摄像头,教师迫于家长和幼儿园的压力不得不放弃教育教导的权利。幼儿园体育教师教导方式不当也与幼儿园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关。部分幼儿园体育教师推崇赏识教育,完全以表扬鼓励代替教导,将表扬鼓励当作教育幼儿的唯一手段。二是幼儿园体育教师教导过度。幼儿园体育教师忽略了对幼儿的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过度依赖教导甚至陷入误区,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三)社会舆论问题
幼儿家长与幼儿园体育教师教导权纠纷中,社会舆论存在错误的导向,一般是一边倒,习惯于将幼儿家长、幼儿定位在弱势群体,社会舆论的不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幼儿园体育教师教导权问题。有家长认为对幼儿实施教导就是不正确的。如果幼儿园体育教师对幼儿实施了教导,就被幼儿家长视为不利于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再加上舆论,不但使原本就缺乏法律具体清晰界定的教导难以正常实施,而且实践中也出现了幼儿园体育教师实施合理教导而使得自身被误解的现象。
四、思考:幼儿园体育教师合理实施教导权措施
(一)完善幼儿园体育教师教导权立法
完善教导权立法是确保体育教师合理、合法使用教导权的基础,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导权法律,从而对体育教师实施教导权进行引导,并规范幼儿园体育教师教导行为。当前我国法律没有针对幼儿园体育教师教导权做出明确的规定,只是在《教师法》中提出体育教师拥有指导评价权,体育教师指导评价权的规定也不够明确。这需要我国根据当前学前教育的需要,借鉴国际上的先进做法,对体育教师教导权进行立法,对体育教师实施教导权做出明确的规定,并通过完善法律规范幼儿园体育教师教导行为,并对体育教师不合理使用教导权的行为从法律层面做出规定。且要明确教导权实施细节,体育教师教导权的立法要达到预期效应,要明确幼儿园体育教师教导权实施的细节,制定详细的条例和规则,特别是针对当前幼儿园体育教师教导权纠纷中的焦点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将幼儿园体育教师惩罚和教导区别开来,对于幼儿园体育教师实施教导权的具体方法、情形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为幼儿园在开展幼儿日常活动提供教导依据。
(二)幼儿园要创新办园理念,为幼儿园体育教师合理实施教导权提供保障
良好的环境是实施体育教师教导权的有效保障。幼儿园要和家长进一步增进理解和互动,基于家园共育的初衷,提高家长教育认知,并利用家长学校、家校活动日、互联网平台等,为家长构建有效的互动渠道,并确保家长倾诉、维权渠道的畅通,完善告知制度,让家长获得幼儿园体育教师教导权知晓权,从而增进家长对学校、体育教师的理解。二是幼儿园要提高幼儿园体育教师准入门槛,完善幼儿园招聘制度体系。招聘过程中,要避免仅注重考察弹唱跳等艺术素养的误区,应注重考核应聘人员的心理与专业伦理素养,加强幼儿园体育教师的师德修养,经常性组织幼儿园体育教师深入学习学前教育法规与政策。三是应关注幼儿园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与情感需求,定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缓解幼儿园体育教师的消极情绪,避免幼儿园体育教师的不良情绪影响到幼儿。
(三)幼儿园体育教师应树立合理的教导理念
幼儿园体育教师应树立合理的教导理念,要提高个人素质,避免由于不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而随意使用教导权的行为。幼儿园体育教师在科学合理地使用体育教师惩戒权的同时要善于运用体育教师机智,提高体育教师教育管理艺术。新时期体育教师要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谨慎使用幼儿园体育教师教导权,要充分体现以生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情怀,关爱幼儿,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爱心,多一些童心,视每一位幼儿为己出。在实施教导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接受感,尊重学生教导方式选择权利,并且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对待不同幼儿要有不同的教导方法,将教导效果发挥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