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08高丽丽

魅力中国 2020年30期

高丽丽

(乌兰浩特市第十二中学,内蒙古 兴安盟 137400)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情境创设,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对教学课堂进行优化,提供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们细心观察生活,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生物有关的知识和问题,然后根据老师的相应指导,通过自主地进行思考,尝试去解决问题,从中理解生物知识。这些知识可以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是新课改中初中生物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同时也是非常高效的教学模式。因此,如何对初中生物中的问题进行有效情境创设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情境创设在初中生物教学应用重点

(一)创造性

对生物教学进行情境创设的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创造性,这是生物教师最应该重视的一点。对生物问题创设的情境要具有吸引力,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能够主动去思考问题,获取其中要学习的知识,不断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到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课时,可以积极开展各种绿色环保理念的想法和创意交流,讨论人与大自然如何和谐共处,帮助学生理解绿色植物对于人类世界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绿色出行,节约能源,帮助学生理解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

(二)趣味性

趣味性是创设情境时也同样必须进行考虑的原则。有趣味的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他们在生物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这样就可以使教学活动的效率得到提高。因此,教师要通过利用多媒体设备,根据自己的课程内容及目标设计一些趣味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要有目的性和启发性,才能提高学生讨论问题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三)生活化

生物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学科,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初中生物知识没有那么多枯燥抽象的概念和计算,更加具象和生动。由于在初中之前没有开设生物课程,初中生也没有过多的接触生物知识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积累了之前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生物问题,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帮助理解生物知识,提高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情境创设在初中生物教学应用策略

(一)紧密联系生活

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与生物有关的问题,将生物教学与日常生活进行结合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因为这两者之间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生物教师在进行创设情境的时候应该将这一特点进行充分考虑和利用,让生物教学更加生活化。在刚开始接触生物学科的时候,每一个学生都会有很强烈的好奇心,会觉得这个新事物非常有意思,因为对生物学科还不是很了解,也会有一定的陌生感。但是,学生对于自己每天的生活环境却比较熟悉,生物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候如果能够将其与日常生活实际进行联系结合,就会减少学生对生物的陌生感,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生物的信心和兴趣,提高生物学习的效率。如在酵母菌和霉菌相关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通常什么环境食物容易发生霉变?”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很快得出在温度较高的潮湿环境下食物容易发生霉变。教师可以继续追问,“那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避免食物发霉呢?”根据生活经验所得,学生很自然能想出采用低温、干燥的方式。这种紧密联系生活的情景创设方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运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重视生物问题的情境假设

生物老师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想让情境得到有效创设,就应该将自己的每个教学环节与情境假设进行充分的融合,针对初中生好奇心较强的特点,设置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情境。学生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实践来对问题进行思考,这样可以极大帮助他们对生物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并且提高学生生物学习的能力。可以通过一些新闻热点中所包含的生物知识向学生进行提问,在学生进行思考过后,教师可以给出与蛋白质结构,在这个基础上得到答案,通过问题的创设来帮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三)实践性探究

初中生普遍处在一个对事物保持兴趣的年纪,对于各种生物的知识都有着不小的兴趣。因此,如果只是进行传统枯燥的生物教学,势必会引起他们的排斥,他们会更愿意接受能够进行活动的实践课堂。生物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这一天性,并遵循这一发展规律,让创设的情境更加具有实践性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例如,在讲授到种子植物课程时,可以让学生从家中带来自己认为是种子的物品,教师课堂上指导学生如何辨别什么样的东西是植物种子,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地进行指导解剖,小组之间也可以进行配合,这样的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不仅能够加强学生本身对于知识的理解,同时能够增强团队自己的协作,培养他们互相合作的精神,对学生的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初中生物教学当中使用情境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地感受到生物的魅力所在,帮助提高学生对于生物知识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实现学生在生物学科综合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