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以“三育人”机制为构建模式

2020-12-08

山西青年 2020年14期
关键词:教书育人管理制度育人

刘 宁

沈阳大学,辽宁 沈阳 110044

“三育人”理念早在上世纪就已经被提出,经过三十余年来的研究与完善,目前已经在高等教育领域得到了实践应用,但由于很多高校对“三育人”理念理解不深,因此其在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并非得到充分发挥,而在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发展转变的背景下,基于“三育人”理念对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进行协调,则正是十分可行且必要的。

一、“三育人”理念概述

三育人理念简单来说就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相结合的一种全新人才培养理念,对于当前高校改革与育人模式构建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从高校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的角度来看,三育人理念的作用也同样十分关键。一方面,在网络信息时代下,互联网逐渐成为了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这虽然帮助学生开阔了自身视野,但由于网络上充斥着很多错误的言论与思想观念,对思想价值观念尚未完全定型的大学生来说影响较大,因此高校必须要通过思政教育工作及党建工作来对其进行思想上的引导与管理,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与健全人格[1]。而在另一方面,由于当今社会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而很多工作所需能力素养又无法在专业教学中进行培养,因此高校同样需要以党建工作为基础,引领当代大学生在多样化事件中实现各方面能力素养的持续、全面提升。

二、“三育人”理念下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明确教书育人职责

高校人才培养是一项十分系统的工程,而教书育人则正是这一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主体,虽然从目前来看,高校教书育人工作的展开仍然是以教学工作为主要渠道,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教书育人渠道是无关紧要的,相反只有做好了其他方面的教书育人工作,才能够让高校教学工作更好的进行下去。因此,未来各高校还需对三育人理念中的教书育人内涵进行全面认识,明确党建、思政教育工作在教书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针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现状,将校内思政教育人员、党建工作者的教书育人职责明确下来,对阶段性的工作目标与工作细节要求进行详细描述,这样才能够让教书育人理念在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中得到充分贯彻,并将多项工作有效协同的育人模式建立起来。

(二)完善管理育人制度

高校教育管理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一直都比较受重视,但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整体背景下,由于很多高校都未能及时对教育管理制度进行及时更新与完善,因此关于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的相关制度并不明确,而这也对管理育人在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中的贯彻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基于这一现状,未来国内各高校还需针对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在管理育人方面的作用职能,对现有教育管理制度进行补充、调整与完善,从而为管理育人在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中的真正落实打下良好基础[2]。例如当前很多高校的教育管理制度都是以行政性的要求、命令为主,并未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学生对管理制度缺乏深入的理解,认同度也比较低,有些甚至还存在着一定的抵触情绪。对此高校就可以从思政教育工作入手,在思政教育制度中明确要求相关教师充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对校规校纪、学生行为规范等制度准则进行详细解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教育管理制度的正确性与必要性,并真正对制度要求产生认同感,愿意在实际生活与学习中按照教育管理制度来进行自我要求。

(三)强化服务育人意识

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着较强的自我意识,如果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盲目对学生加以管束,而不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与问题,那么人才培养工作就很难有效开展下去[3]。因此在未来的高校育人模式构建过程中,高校还需以“三育人”理念为基础,对党建工作者与思政教育工作者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强调为学生服务的核心工作宗旨,提升其服务意识,针对学生实际需求展开工作规划、组织,并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与需求展开探究。这样一来,思政教育、党建工作者与学生间关系会更加密切,工作更具针对性,工作效果自然也会得到有效提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社会人才需求逐渐发生转变的背景下,高校育人模式同样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而要想以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为基础,建立全新的协同育人模式,则还需在教书育人职责、管理育人制度、服务育人意识等方面采取合适的工作策略。

猜你喜欢

教书育人管理制度育人
制度与规范:近现代设计管理制度研究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2019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动
篆刻
《教书育人》编辑部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