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公共空间构建策略
——基于北京X 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人类学考察
2020-12-08杨思圆
杨思圆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北京 100081)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城乡壁垒的逐渐被打破,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的全方位、立体化的互动交流日益升温,以“民工潮”为特征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批流动则是此次潮流的显著特点之一。这个庞大的群体为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却并未共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他们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面临着户籍制度、就业困难、社会交往、身份认同等诸多方面的困境。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城市社区,农民工群体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还没有得到完全的保障,社会生活还没有得到必要理解和尊重。不久前民政部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描绘了农民工参与社区生活的发展路线。《意见》提出要“为有需要的农民工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在社区平台上提供家庭服务、教育培训、维权增能、社会沟通、文化融合等专业化服务,促进农民工的社会融入。
田野点选择
在社会工作业内朋友的推荐下,我与北京X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后简称“X”)建立了合作研究的关系,并以志愿者的身份进入田野,通过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开展研究。选择X组织作为田野点原因有二:第一,X具有民间公益组织的特性。X的主要工作多致力于为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民工群体培育志愿能力与孵化自组织,采用政府投入、社会捐赠相结合的多元资金筹措模式,同时也更注重“社工+志愿者”的联合服务模式,因而更具有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的公益特性,更能考察民间社会工作组织法在介入农民工服务方面的特性。第二,具有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的典型性。X是全国第一批民间公益组织,十几年里持续开展农民工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服务,积累了丰富的公益项目服务经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公众影响力,其在管理制度、服务能力与经验上具备良好优势,值得关注农民工社会服务发展的社会工作人员借鉴。
农民工公共空间的构建策略
X在农民工公共空间上的构建策略主要四个方面进行,包括生活便利型、文化娱乐型、权益维护型与能力提升型。
生活便利型公共空间。X所构建的生活便利型公共空间主要通过建立二手公益商店的方式进行。商店运营人员由社工专员、高校学生志愿者及农民工志愿者组成,商店目前分布在北京各郊区城中村附近,以远低于市场上衣服的价格义卖,所获金额再用来支付门店租金、志愿者补贴以及运输费用等非营利性事物。公益商店除了各类生活物资,还设置了图书阅览角,工友可以免费进行借阅或以低价购买。二手公益商店吸引了城中村不少的农民工群体,成为了工友们聚集交流的日常公共空间,在这里满足着当地工友的消费、交往、信息的传播等需求。
文化娱乐型公共空间。农民工除了日常生活需求之外,也有着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市区的一些公共性的娱乐场所由于打工群体聚集区大都在偏远的郊区在距离上形成阻碍。X所构建的文化娱乐型公共空间主要通过与社区居委会协商场地合作,在城中村社区建立自助图书馆、文化沙龙、话剧表演、社区电影院等方式进行。文娱空间的构建除了满足满足了工友们休闲、娱乐的需求为工友提供了一个拓展社会支持网络、积累社会资本的平台。
权益维护型公共空间。X在成立之初就开始了关于工友权益维护方面的探索。X所构建的权益维护型公共空间主要通过开设问题协助热线,对工友的权益问题个案进行协助,或是邀请律师或专家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后来在X逐渐发展后建立了工友互助之家,其实行会员制,每年对组织领导者与成员都会进行公开民主的换届选举。工友互助之家是一个满足工友休闲娱乐、教育培训、权益协助需求的平台,是一个属于工友自己的组织。互助之家主要的服务是针对农民工群体进城务工面临的问题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建议,还为遇到工伤事故生活困难的农民工提供紧急基金援助使其渡过难关维持基本的生活。
能力提升型公共空间。在工友互助之家成立后,X尝试着为工友们搭建一个可以促进其能力提升,传播教育知识与发展生活技能公共空间,其主要通过开办工人学习中心,以教育辅导与技术培训等方式帮助农民工及其子女学习知识与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工及其子女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技能和知识得到了补偿,具备了有尊严工作和生活的能力,从而产生了改变、谋得更好发展的自信和动力。
本文基于对X中心的人类学考察,总结了其为农民工群体所构建的生活便利、文化娱乐、权益维护与能力提升四种公共空间的策略,并分析了其对农民工在城市生存的重要意义,为农民工的社会工作服务提供了更多的介入视角与策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