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高校0-3 岁早期教育师资培养经验及启示

2020-12-08熊珍妮

魅力中国 2020年44期

熊珍妮

(江西省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抚州 344000)

我国一直以来比较注重的是3-6 岁儿童的教育,也就是学前教育,而0-3 岁早期教育是近年来才被提出并引起重视的,因此在0-3 岁早期教育师资培养方面还处于薄弱的状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要重视“0-3 岁早期婴幼儿教育”,面对着社会强烈的需求,教育部门已经意识到尽快建立0-3 岁早期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重要性。由于美国在0-3 岁早期教育师资培养方面专业能力更强,培养规格高且课程体系更加完善,因此借鉴美国的早期教育师资培养经验,对于我国早期教育师资培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高校0-3 岁早期教育师资培养经验

美国较为注重0-3 岁早期教育师资培养,这体现在无论是从政府层面还是社会专业团体层面以及高校层面都对此予以重视。

(一)美国政府部门重视0-3 岁早期教育师资培养

首先在政府层面,美国政府非常注重0-3 岁儿童的早期教育,并将其师资培养纳入到国家正式教育计划当中,也出台了相关教育方案,以更为适应早期教育师资培养。比如说会通过设立师资准备及培养计划、发展适应性早期教育方案、制定0-3 岁早期教养人员从业资格等形式。美国还特别资助5 岁以下幼儿教育教师的相关项目,并将提升教师质量列为国家重要国策之一。特别是2009 年奥巴马政府还专门设立了由总统直接领导的专门行政领导机构,也就是总统早期学习委员会,可以说这一领导机构引导着全美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并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高级别的学前教育领导机构。

(二)美国社会专业团体重视0-3 岁早期教育师培养

其次在社会专业团体层面,在美国专门针对幼儿教育成立全美幼儿教育协会。这一教育协会主要关注的是0-8 岁儿童的教育质量,但专门为0-3 岁早期教育,教师制定了相关的从业规范与标准,以起到更好的约束作用。全美幼儿教育协会也会定期出台一些有关幼儿教师的准备标准和专业标准对其行为进行约束,这在对美国高校培养0-3 岁早期教育师资队伍方面提供了专业的指导与有效的参照。

(三)美国高校重视0-3 岁早期教育师培养

1.开设相关专业

美国高校专门针对0-3 岁早期教育开设了相关专业,来对于早期教育人才进行培养。培养的形式来看有三种,一种为专门培养,一种为一体化培养,一种为合作培养。专门培养则是专门针对0-3 岁早期教育教育专业,只要是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一般都会设置这样的专业。而一体化培养则是0-8 岁之间的幼儿,他们从托班到幼儿园、再到小学一体化的师资培养体系。在这之中0-3 岁早期教育知识作为基础是必须掌握的内容。

2.注重知识、技能和素质综合培养

美国非常注重0-3 岁早期教育人才专业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也使0-3 岁早期教育师资的基本质量得以提升。NAEYC 为了培养0-3 岁早期教育人才设置了三种职业标准,分别是专科水平的副学士学位标准和本科水平的初级许可证标准以及研究生博士水平的高级许可证标准,在这些标准当中明确规定了幼教职业候选人在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具备的核心标准。

二、美国0-3 岁早期教育师资培养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借鉴美国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先进意识

我国想要更好地进行0-3 岁早期教育师资培养,可以适当借鉴美国的经验。首先要树立起0-3 岁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识,以先进的观念建立起0-3 岁早期教育专业的师资队伍。可以在中专、大专、本科开设0-3 岁早期教育专业,借鉴美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其列为独特的专业,或是在原有3-6 岁儿童学前教育专业中增设0-3岁早期教育专业方向。专门为0-3 岁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制定相关培养标准,考虑到0-3岁幼儿自身的生理特征,动作发展情况以及情感分化等等来设置专业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标准。

(二)注重专业性与实践性打造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既注重理论又注重实践性,在对0-3 岁早期教育师资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其专业理论知识,又注重其专业精神与能力,并在理论课程基础上安排一些实践课程,能够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并且在理论课程的设计方面要考虑到核心知识的讲解,注重内容要求的结构化,并要求部分理论专业课程必须放到实践环节当中。

(三)注重实践课程的开展

要注重课程体系的打造,0-3岁早期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必须既具有理论性又具实践性。实践方面也要摆脱以往内容和形式上的单一,要将理论融入到实践当中,对实践活动进行科学的指导和评价。可以通过探究式实验课程的形式,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批判、质疑并自主探究与发现,进而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从实践内容来看也要包括儿童的观察、教育的观摩、交流汇报以及案例反思等等。安排学生在早期教育机构实习,实践也必须要修满足够的学时,才能真正提高学生步入社会之后的实践能力。这种探究式实践的形式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沟通力和探究能力。

三、结语

人才培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从教育立法、政府重视、财政投入、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等方面来保障和促进0-3 岁早期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要积极主动地为政府提供决策服务,及时分析人才培养的困难与需求;要与权威专业组织及早期教育机构积极互动,合作开展相关研究,为自己及学生寻求更多的学习、研究平台,以更好地促进0-3 岁早期教育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