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园共育视角下幼儿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策略探讨

2020-12-08罗晶

魅力中国 2020年44期

罗晶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青龙镇公办中心幼儿园,江西 赣州 341000)

一、家园共育视角下幼儿健康教育的问题

(一)健康教育不关注幼儿兴趣

幼儿教师在确定健康课程内容的时候,一般会参考现有的教学材料以及工作经验,基本上不会考虑幼儿的兴趣取向,但是想要做好幼儿的健康教育,就必须要重视幼儿的爱好,否则健康教育的效率很难提升。诚然,一些教育方面的指导文件和参考材料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但是这并不代表可以不加考虑的照搬照抄,幼儿教师在确定健康教育内容的过程中,需要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情况入手,确定幼儿是否具有基本知识和技能,对幼儿的兴趣取向、生活经验等进行仔细调查,最后经过有效整合来提升幼儿教育活动的质量。

(二)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得不到锻炼

幼儿能否产生稳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事关其身心健康的发展,家长在教育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提供的生活环境,则决定了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水平。根据相关调查数据可以发现,中低学历的家长在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时往往更有优势,农村地区的家长在这方面更有优势,经分析可以发现这主要是因为这两类家长都更倾向于让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并且让他们与同龄人共同玩耍成长;但是高学历家长在这方面则存在一定的不足,他们本身的学习需求和工作需求比较高,在教育理念上更容易接受先进的思想,但是在带领幼儿进行户外社交等方面则略显欠缺,最终导致幼儿的适应性难以得到提升。

(三)家长参与度不高

实际上,家长的育儿观念是否合理、创造的家庭环境是否稳定、教育方法是否科学,都会对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在家园共育视角下,家庭和幼儿园必须要同步参与到幼儿健康教育当中去,形成有效的、积极的双向互动,共同配合为幼儿提供教育支持,这样一来幼儿的身心健康才能在生活的每个细节当中得到锻炼和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家园共育幼儿健康教育工作中人们发现,部分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或者由于工作等原因没有时间参与幼儿教育,导致幼儿教育家长方面出现了一定的缺失,这显然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顺利发展。

二、家园共育视角下幼儿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传导经验共同发展

在家园共育视角下,家长和幼儿园方面的观念必然会逐渐接近,家长必然会不断地参与各种活动,且他们参与幼儿教育的积极性和热情会不断提升,幼儿园方面可以打破过去“园方主导教育家长负责配合”的教育模式,真正提升家长之间、家校之间的合作力度,对健康教育经验进行传导,综合社会、教育机构和家庭的努力,完成健康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比如说,幼儿园方面可以组织家长参与幼儿健康教育知识讲座、鼓励家长分享自己在健康教育等方面积累的经验,从幼儿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性教育等方面分别入手为家长提供支持与帮助,让家长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和进步。另外,幼儿园方面还需要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和再教育,让他们能够掌握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每隔一段时间组织幼儿教师进行健康教育研究活动,提升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新标准的理解程度,借助研究教学一体化、研究学习一体化等模式,完成幼儿教师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为促进幼儿健康教育发展做出努力。

(二)统一观念升级认知

科学合理的幼儿健康教育观念实际上是人们对健康教育不断探究的结果,能够在确定健康教育目标、确定健康教育内容、确定健康教育水平评价策略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从20 世纪20 年代开始,就有教育领域专家开始关注幼儿健康教育,他们认为幼儿的很多不良生活习惯都来自家庭环境,家长对幼儿的影响至关重要。家庭环境是幼儿从出生到上学接触较多的环境,因此家庭教育可以说是幼儿身心健康的基础,家长必须要对自己的教育理念进行反复的分析,根据幼儿成长的特点,从家庭教育角度出发帮助幼儿树立健康观念,为后续的健康生活、健康行为培养做好准备。另外,在家园共育视角下,提升家庭成员对健康教育的关注度,也是幼儿教育机构不可推卸的责任,幼儿教育机构必须要和家长统一教育观念、合理进行合作,以提升家长对健康教育的认知水平为出发点,给家长普及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家庭环境的重要性。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家园合作方式推送信息,让家长能够看到幼儿的健康状况和体质状况的变化,常用的方法有家校联系册、幼儿园宣传栏、家长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等,都有助于提升家长对健康教育的认知水平。能够让家长在看到这些信息的同时,更新自己的健康教育理念,并且将新的合理的教育思路贯彻到家庭教育当中。另外,幼儿教师必须要牢牢抓住生活化教育的要点,通过各种方法和家长取得有效沟通,做好科学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保证家长和园方的教育观念能够统一,最终达到提升幼儿健康教育合作之间的目标,为幼儿的长远发展做好准备。

(三)加强交流发现心理问题

除了在园期间之外,幼儿的大部分时间都和家长朝夕相处,因此和家长加强沟通,是保证幼儿健康教育最终效果的选择,比如说定期组织家长会就是解决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策略,家长会上教师需要把幼儿的平时表现传达给家长,采取恰当的表达方式和家长进行沟通,根据家长的性格特征和年龄特征等调整交流方法,从而提升沟通的效果,更好地了解幼儿心理成长的过程和情况。而家长也需要借助家长会这样的机会,对自己过去的教育方式进行反思,改变过去和孩子交流的方法,和孩子进行有效的亲切的沟通,建立健康亲密的亲子关系,跨越交流和心理上的鸿沟,切实参与到幼儿的健康教育当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逐渐迈进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发展,部分家长从幼儿教育阶段就对孩子的文化成绩要求甚高,一些幼儿教育机构为了适应这种需求,也开始增加文化课的课时等。然而人们必须要认识到,幼儿教育阶段对幼儿的身心健康进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会影响到幼儿世界观、人生观的树立以及体魄的强健,对幼儿的成长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