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法和策略分析

2020-12-08柳俊林王文侠焦庆远

魅力中国 2020年44期

柳俊林 王文侠 焦庆远

(鲁南技师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0)

根据对用人单位人才实际需求进行调查与有关方面的分析,对于当下环境来说,用人单位对技校毕业职业素养的有关方面越来越高,同时也十分的具体化,对技工院校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非常的重视,以及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对企业所具有的虔诚度都有明确的要求。职业素养的培养绝对不是简单依靠有关的课程教学就能够得到实现,而是通过长期性的学习,以及教学所取得的良好的职业素养、正确的价值观。

一、职业素养培养的基本步骤

(一)职业素养的含义

职业素养主要涵盖的层面有:第一对于工作层面而言,主要有基础信息技术、自我管理、时间管理、价值观;第二人际交往层面而言,主要有人际能力、良好的沟通、团队协作、客户导向、文化理解;第三对于认知领域而言,主要有学会学习、处理问题、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第四对于适应性领域而言,主要有灵活性、适应性、处理冲突、谈判技巧[1]。对于技校学生来说,必须要做到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有强烈的责任感,是技工院校学生所具备的职业素养,同时也是核心部分。

(二)职业素养主要的形成过程

职业素养逐渐形成和改变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感知、认同、内化、行动四个阶段,而认同是其中的关键点。根据这样的规律,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知晓、理解、评价、行动,将这四步采取循环教学的方式,1.认知层面,主要是将话题进行巧妙性的引入,激发相应的兴趣,通过实际的案例,提出问题引发思考;2.概念层面,对价值观冲突情境采取合理构建的方式,使学生体会身临其境之感,然后去认真地感知、体验、分析、拟定策略、解决问题;3.情感层面,确保价值概念能够在情感方面得到充分的肯定,关键教学策略的侧重点是体验与反思;4.行动层面,将道德观念有效合理地转化为对道德行为,行动要比语言实际且也更加的具有效果,是学生迈进社会,融入生活价值观的重要表现[2]。

二、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基本情况

根据有关方面数据调查报告显示,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基本发展情况是:

(一)对外在评价指标重视,忽视内在素质的培养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学校学生对学习成绩非常的重视,以及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都非常关注。主要是因为将其认为是硬性指标,而对软性指标素养培养采取的忽视的态度。因此,技工院校在对学生职业培养的过程中,通常会对职业技能培养加以重视,而对职业素养的培养则采取习惯性忽视的行为,使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得不到平衡的发展。

(二)技工院校学生自我培养意识需要强化

目前,大部分技工院校学生在职业素养的主动培养意识方面非常的匮乏,对人才培养单位过分依赖,当技工院校学生走进职场以后才意识到,由于职业素养的匮乏,导致学生不能快速地融入到社会和工作环境中,因而会出现人职难以得到匹配的现象。

(三)职业素养培养与企业对人才实际需求脱节

技工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这才是技工院校职业素养培养的“风向标”[3]。但是部分任课教师由于在实战方面的检验有限,对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没有得到充分的了解,所以导致职业素养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职业的培养与用人单位没有达成一致,造成认知上的偏差。

三、职业素养的有效策略与方法

职业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的方式有:课堂教学课程、活动课程、训练课程、专业渗透等。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体验教学、情境教学、互动教学。除了采取课堂教学方式以外,还需要对多种方法和途径加以应用,从而可以做到显现和隐形课程有效结合的方式。在进行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主要应用的各种方法是:

(一)文化传递法以及设身处地的思考

文化传递法主要指的是对道德或者是价值观,采取直接灌输的教学方式。而采取设身处地的方式,主要通过针对性教学的方式,对学生存在的不信任、恐惧等有关的心理活动起到一定缓解作用,从而有效地使学生很快融入社会群体中,以及在职业团体中得到良好的协作,在对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

(二)道德上良好认知、角色扮演教学方法

技工院校教师在进行职业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要对道德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性的考虑,并展开相应的探讨,掌握学生对道德认知的基本情况,以及对存在的各种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帮助[4]。角色扮演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职业生涯中的实际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进入到职业生涯以前,对职场有全面性的认知,以及为后期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的准备。因而不仅要做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准备工作,还需要将职业素养也提高,所以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目前,技工院校在进行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专业知识和技能引起高度的重视,还需要对职业素养也加以重视。因为学生在职场生存的过程中,必须要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才可以得到长远的发展,同时也是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需要对职业素养引起重视,使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得到全面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