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08刘丹丹
刘丹丹
(大连市第四十七中学,辽宁 大连 116000)
引言: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初中地理课堂教学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彰显出主人公的地位,逐步增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此,探究式学习已成为一个更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等价值的教学方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需要将其与课堂教学全面融合,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探究、自主讨论,由此确保教学活动能够有条不紊、高标准地推进下去。
一、探究式学习的概念及优势
探究式学习是指对某一问题展开深入性探究的一种学习方式。对于问题的筛选来说,一定要体现出新颖性、开放性、趣味性、创新性等特点。具体来说,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发挥主导者的作用,为课堂活动的推进明确具体的教学计划与方法。教师不但要整合教学资源,而且需要设计出与课堂重难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自主或合作交流地进行思考及解答,由此能够达到研究的目的。
由于初中生的心理活动比较活跃,再加上初中地理学科具备较强的开放性,所以,极易引起学生的关注与喜爱。对此,将探究式学习与初中地理课堂相融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探究精神,促使其创新能力不断提升[1]。
二、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点
(一)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空间
在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之前,必须要整合相关学习资源,加强师生与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与互动。对此,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与交流空间,帮助学生积极质疑与探究。针对一些典型或有难度的地理问题,学生需要在探究期间进行反复推敲、综合运用与梳理,这必然会消耗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对此,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安排充足的时间去收集、整理素材,而且需要为学生进行充分思考与交流提供充足的空间。
(二)质疑是全面探究的源头
只有质疑,才能形成探究的动力,若失去了质疑,自然就失去了探究。对于初中地理教师来说,需要鼓励学生积极质疑。一方面,需要为学生创设活泼、自由、轻松的课堂氛围,提出一些与课堂重难点相关的课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然后提出自己的疑问。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有标准地筛选学生提出的问题,将一些有代表性、科学性、必要性的问题提炼出来,明确学生的探究目标。
(三)探究式学习要摆脱虚张声势的干扰
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对相关知识点深入理解与掌握,以便于更好地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在此期间,学生一定不要为了探究而探究,却需要明确真正的课堂学习目标与思考方向。一些教师完全将这一教学活动当作课堂教学改革的模板,课程设计华而不实,虽然课堂氛围活泼、热烈,但是学生并未学到有用的知识。
三、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一)探究地理现象,用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一个必要条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位基层教师需要承担的责任。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初中地理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环境等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这对于学生理解地理课程的相关概念及理念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当学习《气温与降水》等章节的知识时,教师需要提出一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何有时会下雪,为何有时会下雨?”“下雨前气候为何非常闷热,下雨后为何气候非常凉爽?”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例如,一般常规答案是什么?学生最初的认识有哪些?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获得了哪些进步?由此帮助学生运用课本知识去解答、去讨论,这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其学习兴趣大大提升。
(二)探析时事热点,获得新认识
在学习初中地理知识的时候,不但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而且还必须要着眼全球,了解一些地理领域的热点资讯与内容。例如:在世界大战中,世界能源分布、供应关系等对战争带来的营销是什么?这里不但有政治因素,而且还有地理资源的分布与利用等。那么该如何将其更好地联系在一起呢?教师则需要鼓励学生关注一些时政新闻、热点资讯等,由此将其与地理知识相融合[2]。例如生态污染破坏,则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不过从现实角度来看,则与国家经济、世界文明发展等密切相关,也能够站在地理层面对其进行探讨。
(三)探究突发性问题,思考新生地理事件
对于新生地理事件来说,一般代表着突发性的,之前没有发生过的。例如:雾霾则是一个新生事物,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与警惕。这一 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处理?会带来哪些影响?这些都需要通过地理学知识进行分析与探究,学生唯有具备相关的探究意识,方可更好地理解与学习,由此更好地把握地理知识的运用方向。
四、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因为这一学科的知识具备较强的开放性特征,对此,一般需要在课堂上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鼓励学生深入思考与理解。不过在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标地学习,帮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由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逐步增强探究学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