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汽车专业的发展
2020-12-08罗兰
罗兰
(重庆市轻工业学校,重庆 400000)
一、职业院校的机遇与挑战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职业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以为国民提供技术培训、在短时间之内让民众掌握一门能够安身立命的专业技能而得到社会的欢迎,并且随着我国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步加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出来。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中的重要阶段之一,在当今社会,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一线工作者,这不仅能够让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时还能够在此基础上促使其得到有效发展,但是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不能够跟上社会的节奏,这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一线劳动者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价值。
启动1+X 证书制度试点,是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途径,对于构建国家资历框架、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1+X 证书制度试点是职业院校面临的一次重要发展机遇。
首先,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X 证书制度试点精准指向“打造学生一技之长”这一职业教育的本质特性要求,可以有效解决“教学脱离实际、专业脱离职业、学生脱离岗位”等难题。其次,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1+X 证书制度试点给了教师更大的压力,必须将教学与实践更加紧密的结合才能适应岗位的发展。最后,有利于试点院校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1+X 证书制度试点过程是学校主动对接产业需求、专业主动对接职业岗位、课程主动对接技术进步的过程,导向是产教更加融合、校企更加紧密、工学更加贴近、知行更加契合。
职业院校的领导和教师应有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充分认识1+X 证书制度试点的意义和机遇。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国家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已成为新时代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着高处着眼、实处着手的原则,在1+X 证书制度试点初期,需要认真思考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如试点工作面临着的风险:是在培训设施建设、教师培训、培训课程、培训教学等方面增加开支,形成试点初期投入多于直接收益的财务风险等应如何应对。
二、“1+X”证书制度实施必要性
从《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到《关于做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我国系列文件的出台,标示着我国职业教育未来将重点围绕服务国家需要、市场需求、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同时在教育部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整体规划、部署和宏观指导下,在中央财政将建立奖补机制的激励下,除了在建筑信息模型(BIM)、Web 前端开发、物流管理、老年照护、汽车运用与维修、智能新能源汽车等6 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进行项目试点外,其他领域“1+X”证书制度必然是我国职业教育未来研究和实践的热点。
加强引导,加快教师根本意识转变。实践表明,教学的主体虽然是学生,但是作为引导者教师也在其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1+X 证书制度下,教师意识的转变关系着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关系着教学任务的顺利实施。针对当前职业学校教师的基本情况,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意识,积极参与1+X 证书制度下课程改革的多样活动,比如,教师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在“双师型”教师的理念之下,认真钻研职业教育理论,并寻找到新的教学方法。
三、“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与目标
“1+X”证书制度中,“1”指的就是学历证书,而“X”则是指其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学历证书是基础,它能够全面反映院校的教育质量,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则是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体现,它表现的是个人职业生涯与职业活动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我国推行“1+X”证书制度就是为了对职业院校学生获得学历证书进行鼓励的同时,激励他们能够主动去获取更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使学生的创业、就业道路得到拓展。将专业人才培养与“1+X”证书制度有机结合,以专业技能等级标准为基础,融合培养方案与职业技能,重新构建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优化,科学统筹教学实施与组织,持续推进教学改革,是我们提升职业院校汽车专业人才质量的重要方式。
现有的一些教学手段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实训教学,需要我们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实训课堂教学,建立优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企业实际工作场景的教学场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充实实训课堂,这样的实训课堂会更好的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最大限度地与企业实现零对接。
总之,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应不断根据学生的实际,寻求最佳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让更多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到实训课堂教学中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