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2020-12-08缪成彪
缪成彪
(江苏省淮安市徐杨中学,江苏 淮安 223001)
现代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体育活动大部分在实践中进行,它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观察、思维、操作和实践的表现机会,但在体育教学中有些老师通常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健身技能方面的知识传授,却很少注意学生心理方面的变化,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而新课标下的体育课程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学校体育教学是以育人为宗旨、与智育和美育相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科学实践活动。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心理素质,是当前体育教师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意义
(一)能有效调节学生心理。心理调节的方法很多,体育运动就是十分有效的一种。科学安排体育运动,开展一些体育竞赛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的身心得到适当地放松,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沟通与协作,增强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非常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二)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在体育运动中,学生的身体、心理可以得到锻炼,意志也可以得到磨砺。特别是通过开展一些体育精神活动,同伴之间通过相互协作、相互帮助,能够增进了解和友谊,更容易解决实际问题,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从而让学生体验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帮助学生排泄消极情绪。
(三)体育运动通过活动肢体和筋骨,能够使身体关节能加灵活与协调,从而增强学生的直觉判断能力,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阳光健康的心理。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
(一)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信心
教师要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运动、兴趣、性格等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分类,分门别类地有采取针对性地措施,因材施教。一是分类分层训练。可以将内向、缺乏自信的学生分为一组,对于该组学生,安排的体育运动应是比较简易的,如短跑、跳绳、踢毽子等;将急躁、紧张的学生分为一组;将体育素质较高的学生分为一组,这组学生可以安排难度较大、技巧性强的体育项目,如健美操、跨栏、铅球等运动项目。二是注重正面激励。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时期,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鼓励,因此,教师必须根据这一心理特点,坚持以正面积极的教育评价为主,要多表扬少批评,多宽容,少苛求,增强学生学好体育的自信心。
(二)挫折教育,锻炼学生意志
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以此增强学生抗击挫折、经受逆境的意志,从而提高学生抗压能力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一是强化动作技能训练。二是适当磨砺学生意志。在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要巧妙应用恶劣天气等外在环境来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如在下雪天,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打雪仗的游戏活动。三是在关键节点磨砺意志。
(三)开展比赛,让学生学会竞争
当前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如果缺乏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就会被时代所淘汰,被社会所抛弃。因此,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生正处于精力充沛的青春期阶段,也是身体和心理全面转型的重要时期,他们大多具有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教师应该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积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开展各种体育竞赛活动,为他们的健康快乐成长搭建平台。一是通过竞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二是通过竞赛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在激烈的体验竞赛中,学生为了获得成功,就必须克服一系列困难,还需要突破自身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运动素质等方面的限制。在无数次的跌倒中爬起来,在面临众多竞争对手时,必须要充满必胜的信心,也就需要克服懦弱怯场的不良心理,从而增强学生的抗压心理素质。三是通过竞赛增强学生的乐观心理。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必须将学生乐观心理素质的培养作为重点。通过体育运动,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理。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挑战,面对竞赛失败,尽可能地减少对心理的负面影响,促使学生养成乐观向上的处世态度。
(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对于少数个性随意、易有偏见的学生,要主动与他们交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进行心理分析,对其积极的一面给予充分的肯定,指出不正确的地方,加以引导,让学生树立信心,认真练习,持之以恒,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比赛,使学生学有信心,赶有目标,喜欢的项目更加得到深化,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对其他项目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这样,学生能得到体育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升华。
总之,初中生正是人生的黄金阶段,是身体与心理全面发展和转型的重要时期,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任务。因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高度重视初中体育教学中心理素质的锻炼,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切实有效地培养,不断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健康水平,从而促使学生身体、心理都能健康和谐地发展。